2023-2024学年安徽省宿州市泗县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10 12:0:2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0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甲】 解剖学是两个教shòu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cuò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将走的前几天,他叫我到他家里去,交给我一张照相,后面写着两个字道:“惜别”,还说希望将我的也送他。但我这时适值没有照相了;他便叮嘱我将来照了寄给他,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
(节选自《藤野先生》)【乙】
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A三味书屋B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C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D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节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小艺对【甲】语段中拼音对应的汉字和加点字的读音不是很确定,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①解剖学
②教shòu
③挟着
④顿cuò
(2)请你参照《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适”和“值”的部分解释,选出下列对【甲】语段划线词语“适值”的意思解释最恰当的一项
适:①合适;②恰好;③舒服。
值:①价格,数值;②有意义或有价值,值得;③遇到,碰上(某个时间);④轮流担任一定时间内的工作。
A.适合的价格内。
B.正好轮到。
C.恰好遇到。
(3)下列关于【乙】语段中标点符号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A处应该填一个表示提示内容的标点符号,因此应该用冒号。
B.B处前后是并列的成分,因此应该用顿号隔开。
C.C表示短暂的停顿,因此应该用逗号。
D.D处前面句子表意完整,因此应该用表示结尾的句号。
(4)请你判断【乙】语段中加点词“行礼”的词性是
(5)上面【甲】【乙】两语段皆出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组卷:1引用:1难度:0.7 -
2.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诗中有景。《观沧海》中曹操描写林间草木欣欣向荣景象的诗句是“
(2)诗中有情。《江南逢李龟年》中杜甫在江南暮春时节,与故人重逢,对繁华时代落幕的慨叹的诗句是“
(3)诗中有理。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新事物必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组卷:5引用:1难度:0.5
二、阅读(40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乙】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里仁》(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②传不习乎
③于我如浮云
④就有道而正焉
⑤是人之所恶也
(2)翻译下列句子。
①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②敏于事而慎于言。
(3)【乙】文中“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与【甲】文中“
(4)在孔子看来,作为“君子”,生活中应该有怎样的行为准则?请结合【甲】【乙】两文简要概括。组卷:4引用:1难度:0.5
三、写作(45分)
-
7.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莫罗阿说:没有了家庭,在广大的宇宙间,人会冷得发抖。家是一个人心灵的归宿。一家人在一起,有欢笑,有幸福;也会有矛盾,有风波。家人是互相关心、爱护,有了困难共同承担的一群人。家是温馨的港湾,家是最温暖的庇护,家是最温情的乐园。
你与家人之间发生过哪些令人难以忘怀的事情?
请以“难忘那次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字数不少于600字;②自定立意;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组卷:4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