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贵州省遵义二中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发布:2024/5/1 8:0:8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影创作了一批战争、历史主题的作品,并形成了一种雄浑高亢的审美风格,其中的代表就是《冰山上的来客》。这部电影片长100分钟,情节跌宕起伏,矛盾冲突鲜明,风格浑朴自然,树立了电影叙事的高度。
从叙事的深广度上看,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对战斗本身着墨不多,将叙述的重点放在了敌我双方斗智斗勇,争取民心凝聚民意之上。这种叙述手法的历史渊源,我们可以在《左传》《史记》等作品中看到,它不仅增强了战争画面的立体感,更增添了影片的艺术魅力。
影片十分重视人物塑造的叙事功能,没有刻意丑化敌人。如阿曼巴依,作为最大的反派,他在看到自己大势已去时,依然一脸平静地整理衣装。这一反常态的表现突出了反面角色的复杂性格,也深刻地折射出战争的残酷和曲折,拓宽了电影的叙事广度,影片还特意刻画了解放军围剿敌人时优待俘虏的细节,并通过细节体现了更高的善良意志和价值理想,这增加了《冰山上的来客》的叙事深度。
然而,当代部分影视作品的叙事方式趋于扁平化,缺乏叙事的深度与广度,《八佰》作为当代战争影片的典型,大量使用了直接叙事手法,以单纯的视觉刺激促成大脑的简单接受,而在视觉刺激之外的更为宏阔的时间和空间,则被有意地遗忘了,战斗的叙述看似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而在处理手法上是高度抽象化的,是剥离了历史和现实的。
在叙事逻辑性方面,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情节错综复杂,但逻辑清晰结构完整。故事主要讲述了三个层次的矛盾:一是个人的爱情冲突,二是军民之间的隔阂及其消除,三是敌我矛盾,三个矛盾密切交织在一起,情节发展始终不离敌我矛盾冲突这条主线。这种叙述的逻辑,直接反映出创作者思维的深度和对现实认识的深度。
影片中的情感矛盾在塔吉克族战士阿米尔和真、假古兰丹姆之间。若将三人的情感纠葛放在今天为市场操纵的电影生产机制中,编剧大抵无法触及矛盾的后两层,只会是呈现单一的矛盾冲突,如将三人的矛盾简单处理成三角恋,更有甚者可能试图以三角恋表达“人的复杂”。这样的情节设计虽然不会对影片的基调产生负面影响,但却是没有思想引领意义的。
当代的电影生产机制与20世纪60年代已全然不同,它是一种在市场主导下的电影资源配置方式。市场会严格遴选能让资本增值的因素,并让不合格的因素被淘汰,被遗忘。为了尽快回笼资金,完成资本增值,必然会生产出大量平面化的、丧失了叙述深度的产品。显然,以市场为主导的文化生产机制,无法生产出表现丰富而深刻的历史事件的作品,因为它意味着更高的投入成本,更长的投资时间,而资金在这种投资循环中,获得回报的不确定因素也会增加。
中国电影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当然也拥有前所未有的机遇。而它所需要思考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认识正在发生的一切,是不是需要继续盲目相信市场对资源进行配置的力量?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中国电影如何调整机制,适应现实和历史的需要,是需要进一步考虑的问题。
(摘编自石天强《从叙事方式看当代中国电影的困境》)(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新中国战争主题电影的代表,《冰山上的来客》在叙事方面树立了标杆。
B.《冰山上的来客》借鉴了《史记》等史书的叙事手法,未过多地描写战斗本身。
C.《八佰》作为当代战争影片的典型,一大缺点是使用直接叙事手法的地方太多。
D.如果电影生产机制纯以市场为主导,《冰山上的来客》这样的佳作很难出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把《八佰》与《冰山上的来客》进行对比,深化了读者对电影叙事的理解。
B.文章从叙事的深广度和叙事的逻辑性两个方面对《冰山上的来客》做了评析。
C.文章举阿曼巴依的例子,论证了优秀电影不会对反派刻意进行丑化的观点。
D.文章通过对编剧处理情感纠葛作假设,指出了市场操纵下的电影生产机制的不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基本不对战斗本身进行描述,而对战斗双方的谋划和准备等描述较多。
B.像《冰山上的来客》那样多设置细节,能体现正确价值理念,增加叙事的深度。
C.创作表现丰富而深刻的历史事件的电影成本太高,不合乎我国的电影生产机制。
D.若继续盲目相信市场对资源进行配置的力量,中国电影的危机可能会日趋严重。组卷:6引用:5难度:0.6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1991年,位于赤道附近的菲律宾吕宋岛的皮纳图博火山爆发,在热带东风的作用下,火山灰从律宾一直飘到印度,火山爆发形成了烟柱,它传播十分迅速,仅3周的时间就形成了一个环绕地球的宽广的烟柱带;火山爆发还产生了大量有害气体,其中二氧化硫就超过1500万吨,受此次火山爆发的影响,中东及南半球南部地区的气温下降明显,1992年的夏天,两地的气温比往年平均值低2℃,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第二年夏天。
为什么会产生火山爆发这一现象呢?这要从地球的内部结构说起,位于地壳固体岩石下面的区域叫作地幔,这里的岩石密度比地壳岩石密度大,但在高温和高压的作用下,这里的岩石就像一层厚厚的液态物。陆地地壳平均厚度约为33千米,海洋地壳平均厚度约为6千米,地幔比地壳厚得多,约为2900千米,地幔一直延伸到地核。位于地幔顶层和地壳下层之间的流动的炙热岩石叫作岩浆。岩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一旦块壳岩石出现裂缝,它就向上涌出,这就是火山爆发的原因。
上升的岩浆堆积在地面以下很深的地壳空洞里,这里叫作初级岩浆室。越来越多的岩浆进入初级岩浆室后,岩浆室里面的压力不断增加,最后岩浆冲破上面的岩石,沿着阻力最小的通道上升,填充了更接近地表的二级岩浆室。当二级岩浆室的压力逐渐升高时,其顶部向上膨胀,使得上面的岩石凸起。在地面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凸起部分——熔岩丘。它的出现说明岩浆室已满,火山即将爆发。
岩浆流动的通道叫火山管。火山的每个岩浆室都拥有火山管。岩浆最后沿火山管冲破上面岩石的阻力,喷出地面。从岩浆室上升的岩浆必须破坏上面的岩石,排除路障。这就会引发许多震级较小的地震。
火山爆发在某种程度上几乎倾空了距地面最近的岩浆室。室内压力下降,岩浆室最后因无法承担上面岩石的重量而塌陷。地面上的塌陷处叫作火山口。
并不是所有的火山爆发都会影响气候。火山喷发时,必须向平流层喷出大量的微小颗粒,才能改变气候。在平流低层几乎不会出现空气垂直运动,但会出现水平运动。这意味着喷射到平流低层的物质会沿水平方向散落,但降落速度很慢,因此它将在大气上层中停留几个月,甚至几年。
如果火山位于赤道附近,那么它爆发后对气候的影响是最大的。因为它会使喷入平流层中的物质运动到另一个半球,一旦这样,它将影响到两个半球的气候。
反射也会影响气候。任何物体表面都能反射光线,表面反射光线的百分比称为反射率,不同物体因性质,形状,大小等因素的不同,对光的反射率也有所不同。整个地球的平均反射率大约是30%,雪花的反射率约为80%,黑色路面的反射率约为7%。一般说来,因为平流层中的空气是透明的,所以反射率几乎为零。然而微小的颗粒却能反射射入的光线,所以增加了平流层的反射率。这些微小颗粒还形成了一层薄雾,这层雾太高太薄,我们无法用肉眼看到,但它却能在一定程度上遮蔽地表,从而起到冷却的作用。
火山爆发产生的气体和尘粒是大气污染的主要自然污染源,它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在我们看来,火山喷出的熔岩流能破坏土地和村庄,但它们还会带来更加不幸的后果:火山喷发释放到平流层中的气体和灰尘将会导致气候变化,这可能会导致饥荒,成千上万的人可能因此而丧命。(摘编自迈克尔•同拉贝《空气中的烟、雾、酸:明天的空气会怎么样》) 材料二:
超级火山是指比一般火山具有更大破坏力的火山,目前最大的超级火山就是美国黄石公园超级火山,黄石公园超级火山大约每隔60万年,就会进入周期性喷发,而现在它已进入喷发周期。
如果黄石公园超级火山爆发,美国3/4的国土将受到影响,最大的危险在方圆1000千米的地区内,这里90%的人口无法幸免于难,大部分人会因为吸进的火山灰在肺里固化而死亡,它也会威胁到整个地球的生态安全,科学家研究发现,火山喷发之后,包括二氧化硫在内的大量气体和火山灰会随着大气循环到很远的地方,这会对气候造成极大影响,根据推算,如果黄石公园火山爆发,地球年平均气温将会下降10℃左右,由此导致的寒冷天气也会危害人体的健康和植物的生长。
人类在面对这种不可抗的自然灾难时,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尽量准确地预测灾难发生的时间,然后撤离躲避,因为人类根本无法与之进行对抗。
(摘编自《世界上最大的超级火山——黄石公园超级火山》)(1)根据材料,下列对“火山爆发”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球内部结构由地光、地幔和地核组成,地幔厚度远远大于地壳厚度,地幔岩石密度也大于地壳岩石密度,地球的这种内部结构特点是火山形成的重要原因。
B.位于地幔底层的岩浆,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开始流向地幔顶层和地壳下层之间,当地壳的岩石出现裂缝的时候,压力就会使岩浆涌向地表。
C.火山爆发前,岩浆进入初级岩浆室后,在压力的作用下,进入二级岩浆室,当二级岩浆室压力升高后,岩浆将通过火山管,冲破岩石的阻力,喷出地面。
D.火山爆发之后,距离地面最近的岩浆室的岩浆几乎会被倾尽,岩浆室内的压力下降,这会导致岩浆室因为无法承担岩石的重量而塌陷,从而形成火山口。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岩浆从初级岩浆室流向接近地表的二级岩浆室,一直伴随着高温高压作用下能量的聚集和释放,火山管是能量释放的主渠道。
B.材料一详细介绍了火山形成和喷发的原因,并强调了火山喷发对气候的影响,这种影响导致的结果比熔岩破坏土地和村庄更严重。
C.物体表面对光具有反射作用,材料一列出地球的平均反射率,雪花与黑色路面的反射率,是为了说明火山爆发后形成的微小颗粒影响了气候。
D.如果美国的黄石公园火山爆发,将会导致全球各地区的气温下降10℃左右,这会给人的身体健康和自然生态带来严重的影响。
(3)为什么皮纳图博火山爆发会导致中东及南半球南部这两个地区的气温下降?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组卷:0引用:1难度:0.5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卢沟桥情思
碧野
①从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我走过了曲折漫长的人生道路。现在,我终于回到了四十年前青年时代来过的卢沟桥。
②四十年前,我们一群,年华正茂,燃烧着青春的热力,满怀生活的理想。那时,我们一群小伙子和姑娘,来到这闻名于世的卢沟桥,最感兴趣的是数两边桥栏杆上的石狮子。
③四十年后的今天,正值初秋,这是引人怀念往事的季节。我重游卢沟桥,凭栏眺望,桥头的柳色还青,永定河细浪粼粼,西山重峦含烟……
④回想当年,我们数石狮子的情景犹如就在眼前。桥栏石柱上的石狮子繁多,大狮子身上、脚下还藏有许多小石狮子,我们小伙子用巴掌拍着石狮子,姑娘们用手指点着石狮子,但每个人的得数都不相同。谚云:“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不清。”桥上飘荡着我们快乐的笑声,充满了我们青春的情趣。
⑤现在,卢沟桥在秋天的阳光下,天青云淡,大地明朗,河水清清,山川灵秀,但在凭栏回忆往事中,我却带点惆怅。据说卢沟桥和西安的灞桥一样,古时都在桥边折柳送别。我望着桥头柳枝,更加怀念我年轻时的朋友。有如八百年来的卢沟古桥,历代有多少行人车马在这里经过,“落日卢沟沟上柳,送人几度出京华。”人生的道路在一个地方起点,但所走的路子却是千条万条。往日我那许多朋友现在到哪里去了呢?我知道有的牺牲在风云滚滚的太行山上,有的死在黑暗潮湿的囚牢里,活着的各自西东,寥寥无几……
⑥记得我们当年离开北平,正是中国人民在卢沟桥上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军放出抵抗的第一枪之后。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表现出为国赴难的精神。卢沟桥下的永定河,古时又名黑水河和无定河。燕山黑水从古以来是征战之地。在点燃民族解放战争的熊熊烈火之初,我们在北京西南一角,曾看见壮士背上飘着红绸的大刀。那凝结着民族仇恨的刀光,使敌人丧胆,而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我们这一群,风尘仆仆,汗流满身,在琉璃厂,在骡马市大街,为抗日英雄们奔走募捐,收集慰问品。中华民族在危难中,祖国一声召唤,我们就纷纷奔赴民族解放战争的各个战场。“卢沟桥”这三个字,已经用金笔镌刻在中国人民革命史上,永放光芒。
⑦现在,四十年后的今天,我怀着对中华民族解放战争的神圣敬意和无限思念故人的深情,重来卢沟桥,带着一颗激烈跳动的心,在卢沟桥上流连徘徊。
⑧今天,在眼前,石狮子依然千姿百态,情调优美,有的低头沉思,有的仰天欢笑,有的伏身静卧,有的活泼嬉戏,各富个性。特别是那些小石狮子,天真顽皮,有的爬到大石狮子的背上,有的咬住大石狮子的颈铃,有的戏弄大石狮子的璎珞。艺术上达到了完整和谐的高超境界。这近八百年前金代的宏伟工程和精湛的雕塑艺术,给中国文化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我们不能不赞叹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奋与智慧。
⑨不仅石狮子是出自慧心的艺术创作,而且长桥的石栏也都是一色的汉白玉石巧手砌成的。有大桥两头树立的四支华表,以及桥头两侧的两对巨大的石狮石像,无一不是精雕细刻,光彩美观。据说这卢沟桥是我国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拱桥,纵然经过八百年的兵灾、水患,但历代修缮保存至今。这足以说明中国人民对这座古桥的爱护和珍惜,它焕发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瑰丽和辉煌。
⑩卢沟桥除了石狮子闻名遐迩之外,还有桥头上一座盘龙碑亭里的一块镌刻着“卢沟晓月”的大石碑使人十分注目。“卢沟晓月”是金代燕京八景之一。卢沟桥早晨的月色特别迷人。黎明时站在卢沟桥上,凭栏仰望,幽蓝的天空上几颗疏星,一钩淡月,远眺永定河从朦朦胧胧的晨雾中蜿蜒流来,晨曦映照,西山像含羞的少女,若隐若现。永定河古称浑河,古诗人对“卢沟晓月”曾经这样描写过:“浑河东去日悠悠,斜月偏宜入早秋。曙色微涵波影动,残光犹带浪花流……”
⑪现在,正是早秋季节,我设想置身卢沟桥上观赏晓月,脚底下是波浪微微闪光的永定河水,头顶上是晴空圆月,周围是曙光照着的苍茫的大地。此情此景,我愿化作汉白玉的石人,与卢沟桥合为一体,永远伫立桥上,在“卢沟晓月”的清辉中,世世代代怀念着我那些年轻时的友人。
⑫但是当我从迷茫的幻境回到现实中来的时候,看午日阳光洒满大地,游云如丝,晴空万里。卢沟桥的永定河上游,京广铁路大桥正在通过千里奔驰而来的蓝色列车,带来了全国各地成绩优异的科学家和劳模代表;下游,公路大桥正不断地行驶着载重汽车,运来了华北大平原的丰富的物资……
⑬正当我为卢沟桥胜地心荡神摇和为美丽的现实礼赞不已的时候,伴我而来的同志忽然告诉我说:“文物队已经数清了卢沟桥的石狮子,一共是四百八十五个!”我惊喜地想起,当年我们年轻的一群,正合石狮子的最后两个字数,十五个!我站在卢沟桥上,凭栏眺望,早秋如画,柳色青青,河水奔腾,大野茫茫,宛平城墙巍峨,西山重恋含烟。我怀念四十年的过去,情思绵绵。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④段回忆当年“我们”数石狮子的情景,与下文写石狮子的造型、姿态,写数清了石狮子数目等内容呼应,使文章衔接紧凑。
B.文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来写作者重游卢沟桥而产生的绵绵情思,联想丰富,想象生动,有诗的意境。
C.文章第⑪段运用写实手法描写置身卢沟桥观赏晓月的情景,自下而上,由近及远,抓住波光、圆月、曙光等意象简笔勾勒,给人以宁静苍茫的美。
D.文章结尾画波浪线的语句写作者伫立卢沟桥凭栏远跳的情景,呼应文章第③段,扣合标题关键词“情思”,突出“怀念”这一主题。
(2)简要分析本文在整体构思上的巧妙表现。
(3)碧野散文的语言具有丰富的美,请通读全文,简要分析。组卷:11引用:2难度:0.7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运动为什么让人觉得很爽?多巴胺能让人更快乐吗?戒烟为什么这么难?这些问题①______,但实际上都与同一种物质相关——我们大脑中的神经递质,简单来说,神经递质就像是大脑的信使,大脑里的细胞用它与其他细胞进行沟通和信息交换,常见的神经递质,包括多巴胺、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谷氨酸等,每一种神经递质都充满个性。
许多人一知半解地将多巴胺视为“快乐物质”,但实际上,多巴胺②______,而是通过“奖励预测误差”而参与了愉悦感产生的过程,吃美食会令人愉悦,就是与此有关。摄入一口美食后,相关信号会快速进入大脑,间接地刺激负责管理奖励系统的神经细胞,让它们分泌多巴胺,进而③______。
相比多巴胺,内啡肽更接近真正的快乐物质,它是一种“大脑自产自销的止疼药”,能够抑制疼痛信号在大脑中的传递,运动在短时间内能够促进内啡肽的产生,是因为高运动量会被你身体的肌肉里的糖原耗尽,这会使你感触到肌肉疼痛。为了让你的身体能够继续运动下去,大胎会释放内啡肽进入身体,给身体止疼。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汉语中,“信使”意为使臣、使者,指奉派担当使命或传达消息、递送书信的人,文中称神经递质为“信使”也很恰当而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说说你的理解。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组卷:3引用:1难度:0.5
四、写作(6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夺胎换骨”“以故为新”是黄庭坚诗歌创作的基本原则;“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是王国维对诗人创作的具体要求;“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是林黛玉传授给香菱的作诗秘籍。
上述三人关于诗歌创作的言论对我们观察自然宇宙、看待万事万物、感悟社会人生也颇具启示意义,你对其中的哪一条感触最深?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7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