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4章 光的折射-透镜》2017年单元测试卷(1)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 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组卷:1386引用:77难度:0.9
  • 2.如图是一根直树枝斜插在湖水中的一张照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636引用:12难度:0.7
  • 3.用激光笔沿图中所示的PO方向照射,一定能照射到尚未移动的小鱼或小鸟的是(  )

    组卷:2234引用:67难度:0.9
  • 4.下列有关光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67引用:6难度:0.9
  • 5.如图是德国设计师设计的一个球形透镜太阳能系统,通过透镜聚光之后再发电。此透镜是一个(  )

    组卷:4205引用:85难度:0.9
  •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应用这一成像原理的是(  )

    组卷:767引用:63难度:0.9
  • 7.在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图的(  )

    组卷:612引用:50难度:0.9
  • 8.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透镜及其组合所成的像是各种各样的,其中只能成实像的是(  )

    组卷:1948引用:15难度:0.9
  • 9.昆虫观察盒的盒盖是一个凸透镜(如图所示),盒盖到盒底的距离为10cm,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像的原理可以方便地观察小昆虫。在一次实验中,小明不小心把盒盖上的凸透镜打碎了。为了修好观察盒,老师分别给他提供了焦距为4cm、8cm、10cm和12cm的凸透镜各一个,他应该选择(  )

    组卷:693引用:70难度:0.7
  • 10.如图所示,凸透镜焦距为f,烛焰在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现将蜡烛沿主光轴向同一方向移动距离2f,移动蜡烛的同时移动光屏,使烛焰始终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上的像(  )

    组卷:1220引用:101难度:0.9

四、实验探究题(共39分)

  • 29.2014年7月,常州学生李潇在水塘中看到形状特殊的“虾”。
    (1)如图甲所示,他看到的“虾”是因为光的
    而形成的
    像,真正的虾在水中
    (C/D/E/F)处。他用激光笔从A点向
    (B/C/D/E/F)处射出光束,即可把虾照亮。
    (2)拍照得到虾的胶片后,他用如图乙所示的幻灯机展示给同学们看。
    ①胶片上虾的头部朝
    (上/下)。
    ②测得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为8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2cm      B.7cm     C.9cm      D.10cm
    ③要使像变得更大,应将幕布向
    (左/右)移,并将凸透镜向
    (左/右)移。
    (3)生物老师证实,这是古老物种仙女虾。其卵可以在寒冷或高温的沙土里休眠多年,直到遇水才孵化。仙女虾的卵壳具有
    (写出一点即可)的特性。

    组卷:389引用:14难度:0.5
  • 3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电子显微镜是在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它是类比于光学显微镜发展起来的。光学显微镜是用可见光照射被研究的物体,利用光学透镜使光线偏折而成像的;电子显微镜则是让电子束穿过被研究的物体,利用电磁透镜使电子束偏转而成像的。如图是用磁场聚集的电子显微镜的示意图,发射电子的阴极K相当于光学显微镜的光源。从阴极发射出来的电子,经过磁透镜L1后变为平行的电子束,L1起会聚透镜的作用。电子束穿过被研究的物体O,产生被研究物体的透射像。磁透镜L2起物镜的作用,电子束通过它,放大成像I1,I1再经磁透镜L3放大成像I2,I2被投射在荧光屏S上,可以用照相的方法记录下来。
    电子显微镜的放大率比光学显微镜的放大率高1000倍左右。电子显微镜能观察到物质的精细结构,可以拍摄出物质的分子结构图,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有重要应用。
    (1)图中的磁透镜L1,相当于光学器件中的
    透镜,对光起
    作用,磁透镜L2相当于光学显微镜的
    ,物体通过它可以成放大的像,物体通过电子显微镜,成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像是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
    (2)电子显微镜相对于光学显微镜有哪些优点?

    组卷:413引用:1难度:0.1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