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西省吉安市安福中学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前,文言一直是正规的书面语言。不仅如此,直到明清时期,不少读书人在谈话时也使用文言。20世纪初,在蒋光慈的小说《田野的风》里写到乡绅的谈话,仍然是半文半白的。如:“此人不除,恐怕吾乡永无安息之日矣!”这一方面是由于他们的观念,他们觉得用文言谈话更高雅、更符合自己的身份。一方面是跟他们的阅读有关。张中行说:“执笔的人,总是通文的人。通文,旧时代的,脑子里装满《庄》《骚》《史》《汉》,新时代的,脑子里装满鲁迅、巴金,自己拿起笔,自然就不知不觉,心摹手追,也就《庄》《骚》《史》《汉》,或者鲁迅、巴金。”不仅写文章如此,说话也如此,满脑子都是文言,说话也就接近于文言了。新文化运动后,白话取代了文言,成为全民使用的正规书面语,但文言在我们的生活中仍然非常重要。
从语言方面讲,我们今天的现代汉语书面语中有不少文言成分。孙德金对此作了很好的论述:“现代汉语书面语是在近代白话的基础上,融合了文言、方言及其他语言成分,经过百年多发展而成的”,“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文言语法成分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现代汉语书面语正式、典雅语体风格的主要决定因素”。这些文言成分不是为了仿古、转文而使用,而是现代汉语的书面表达,尤其是比较典雅、庄重的书面表达所必需的。比如,“之”“其”“以”等常用的文言虚词,今天在一般情况下,会用现代汉语的虚词代替。但是,在某种情况下,仍然要用文言虚词,如“高山之巅”“自圆其说”“以少胜多”“集体所有”。即使在口语中,有的也是不可替代的,如“三分之一”的“之”,“以大局为重”的“以”。语法格式是如此,词汇更是如此。很多文言词在现代汉语中不单用了,但作为语素还很活跃,如“奥”可以构成“奥秘”“奥妙”“深奥”等。在成语中保留文言词语更多,如“唯利是图”“空空如也”“餐竹难书”“破釜沉舟”等,都要有一定的文言知识和历史知识才能正确理解。所以,要很好地掌握现代汉语,就必须懂文言。
从文化方面看,如今,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大家都认识到这是提高文化自信心、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要了解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不懂文言。研究传统文化的学者要懂文言,而且不能一知半解,否则就不能正确把握古代典籍的含义,甚至会闹一些笑话。教育工作者肩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要懂一些文言。从事科技工作的,也需要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事实上,一些很有造诣的科技专家也有校深厚的文言功底,能自如地阅读文史古籍。即使是一般文化水平的公民,也要懂一点文言,否则,就无法懂得“学而不思则同,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深刻的思想,无法了解“老普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传统美德。所以,学习文言,是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的需要,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节选自蒋绍愚《也谈文言和白话》)(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清时期的不少读书人时也使用文言文,除更高雅、符合自己身份外,还和阅读相关。
B.在现代汉语书面语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文言语法成分是其中的主要决定因素。
C.除具备一定文言知识外,掌握一些历史常识,也能帮助我们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
D.文化水平一般的公民学点文言,对了解古人的深刻思想和学习中国传统美德有帮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从文言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兴衰变迁入手引出论题,进而提出中心论点。
B.文章引用蒋光慈的小说,是为了证明20世纪初不少读书人写文章和谈话还使用文言。
C.文章从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论述了文言在当今社会的重要作用,论证思路清晰。
D.文章主要采用比喻论证,并且适时穿插引用和对比论证,观点鲜明,有理有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生活中通文的人,脑子里总装满经史子集,难免在说话写文章时接近于文言。
B.现代汉语中典雅庄重的书面表达离不开文言成分,可见白话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比不上文言。
C.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打通了文言的障碍,就能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D.近年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大幅增加了古诗文篇目,这对提高国民传统文化素养来说意义深远。组卷:3引用:2难度:0.6
二、现代文阅读Ⅰ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眼下,河北省景县全县10万亩红高粱喜迎丰收。正值高粱成熟收剧季节,在王谦寺镇马贾庄村,当地农民正组织农机加紧收割。田地里机声麦鸣,多台农机来回穿梭,一片丰收景象。据了解,10万亩高粱产生的收益惠及该县110个村2万多名种植户,刨去各种成本,仅高粱种植一项就可为农民增收1.6亿元。下一步,景县将继续把高粱作为主导产业来抓,扩大高粱种植面积,让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
在山西芮城县,3万亩早熟苹果迎来丰收。沉甸甸的苹果挂满枝头,果农们正忙着采摘。为了扩大农村电商销售范围,增加农民收入,芮城县政府部门从2021年开始依托7个苹果主产乡镇,建立发展布局,在发展新优特农产品品种、建立溯源体系、打造高端苹果产业的同时,以村级电商服务站为平台,减少农产品销售中间环节,为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据了解,目前,芮城县从事电商行业、助农增收的新农人已经达到了600余人,其中大学生占比70%以上,每年为当地农民卖出的农产多达2000万斤,直接增收2100万元。
在内蒙古科尔沁沙漠腹地的粮食种植基地里,一眼望去,1万多亩沙漠粮食喜迎丰收。据了解,这里的沙漠种粮未来将有望带动两万户农民致富,有力推进乡村振兴。
(央视网2021.9.21《中国农民丰收节》)材料二:
从会种地到智慧种地,农民的生产装备也在不断升级。今年,全国投入春耕的植保无人机超过3万台,“北斗”定位无人驾驶拖拉机及配套精准作业农机具,超过2万台套。投入“三夏”麦收的联合收割机超过60万台。目前,我国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生产,已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综合机械化率均超80%。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今年,全国秋粮种植面积超12.9亿亩,预计全年粮食产量将继续站稳1.3万亿斤台阶。
在科技的助力下,农民朋友甚至足不出户,就可以在手机上种地养牛。青海甘德县的这家智慧牧场里,饲养着被称为“雪域之舟”的牦牛。这里的每只黑牦牛都带有耳标,手机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这头牛的防疫、保险及生长信息就能被查到。当地还依托互联网开展了牦牛认养活动,客户可以远程挑选牦牛作为认养对象,经过两年的托管,最终收获加工好的成品牛肉。
(央视网2021.9.23《中国农民丰收节》)材料三:
“今年以来,我们克服新冠肺炎疫情、洪涝自然灾害等困难,粮食和农业生产喜获丰收,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幸福安康,对开新局、应变局、稳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
在这个致敬辛勤的节日,放眼中华大地,处处是动人色彩——金黄的稻田,碧绿的菜地,多彩的果园,蔚蓝的海滨,洁白的羊群……赤橙黄绿青蓝紫,到处涌动着喜悦与希望。
这是天道酬勤的硕果,这是致敬耕耘的礼赞,这是亿万农民汗水描绘的画卷,这是古老农耕文明焕发的小康新颜。
(中国新闻网2021.9.23《收获,在希望的田野上——写在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芮城县政府以村级电商服务站为平台,在发展新优特农产品品种、建立溯源体系、打造高端苹果产业的同时,为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
B.为了维持粮食安全的重任,全国因地制宜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不断推进农村产业链升级,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C.目前,我国主粮生产,已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今年,全国秋粮种植面积超12.9亿亩,预计全年粮食产量将继续站稳1.3万亿斤台阶。
D.今年,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洪涝灾害等不利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又喜获丰收,这与农业大局的稳定密不可分。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土地资源对种植的限制已经降低,沙漠未来将成功种植粮食,同时也是防沙治沙的一种手段。
B.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生产,全程机械化与综合机械化已大面积覆盖,在主粮生产上现代化的投入比农副产品大。
C.为了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减少销售的中间环节,实现产地直供,增加农民收入,需要大力发展村级电商平台,增加电商新农人的助力。
D.在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因为战胜新冠疫情和克服洪涝自然灾害等不利影响,中华大地到处呈现一派丰收景象。
(3)在促进农业丰收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组卷:4引用:2难度:0.6
三、现代文阅读Ⅱ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兔老汉
陈忠实 善民老汉一觉醒来,伸手到枕头边摸烟袋。此刻,大概午夜时分。老汉装上一袋旱烟,美美地吸了一口。
这当儿,老汉似乎听到厦屋的门轻轻响了一声。细一听,有极轻的脚步声。他丢下烟袋,再一听,听见兔子胡乱蹬踏的声音。他心里断定,有人偷兔哩!他穿上衣裤,从门背后摸起劈柴的斧头。
老汉提着斧头蹦出门来,听到前院一阵慌乱的脚步声,他大喝一声,一声吆喝之后,院里的脚步声更加慌急了,跑起来了,脚步声瞬即消失到大门外去了。
善民老汉走到前院去,屋里养着百余只兔子哩!
厦屋敞开着。兔笼的木门打开了,几只长毛白兔在地上惊恐地跳弹。老汉一数,整整差了二十五只,就在心里骂,狗日的贼娃子,简直成土匪了!他把兔笼关好,听见老伴在门口呼叫他。
他赶到大门口,老伴指着木门槛。借着星光,老汉看见门槛上丢着一只小小的布兜儿。布兜的两根系带儿断了,他抓起布兜儿,回到上房里屋。善民老汉把手塞进布兜儿,老天爷,竟然是一厚扎人民币!数一数,五百元。
善民老汉咂着旱烟袋,瞅着厚扎扎的人民币,扭过头来,瞅着墙壁。墙壁上,贴着一张灶王爷的神像,善民老汉笃信灶王爷。
老汉在供奉灶王爷的像前点燃了三根香,跪拜在灶君面前,虔诚地仰起头,向灶君明心,我跟俺老伴都没贪财的心思……
善民老汉得意地跟老伴说,“土地爷看贼娃子偷了兔子,就把狗日的钱布兜给拽断了……”
“贼娃子偷的兔子,卖不上一百块,倒留下了五百元。”老伴说。
“咱不能拿这五百块钱!这是不义之财。”
善民老汉说:“那些贼娃子,大概是穷急了。过年没钱办年货,饥寒生盗贼嘛!咱还是把这布兜跟钱……还给主家。”
“贼娃子舍不得丢下的钱,肯定要来取。他若来了,说几句好话,认个错,咱把钱跟布兜还给他不就完了!”
老伴点点头。
善民老汉照例去抚弄他的兔。老两口很坦然,像什么事也不曾发生过。
善民老汉正睡得沉,就觉着有人掐着他的喉咙,一块烂布塞进他的嘴里。老汉转脸一看,眼前那人脸上全用黑墨涂得一脸模糊,只留一对白仁多黑仁少的眼睛珠子在外头。桌子旁边还坐着两个同样打扮的人,手里玩着刀子。
善民老汉吓得浑身像筛糠一般抖,他猜断,这几个家伙肯定是偷兔子的恶鬼。
“你老熊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吗?”那头儿撇声窝腔地问。
善民老汉嘴被堵着,他心里骂,本想把钱还给你们,早知如此,该塞到灶堂里烧了。他实在想不到,这些贼会像土匪一样暗偷强掠。
老汉只好点点头。
“拿出来吧,甭劳哥儿们翻箱捣柜。”
老汉站起来,从木箱里拽出布兜儿。那头儿伸手抢过去,掏出那扎票子,自言自语说:“倒是没动!”
几个人把老汉和老伴的手脚捆起来,扔到炕上,走了。
老汉最后是用牙齿撕开了手腕上的绳子,再给老伴解开手脚。他搂住老伴,“呜”地一声哭了。
邻居们听到深更半夜的哭声赶了过来,惊恐地听着善民老汉的叙说。大家抱怨老汉太糊涂,人家偷了兔,丢了钱,你倒好心肠等人家来取!天下哪有这样愚昧的善人!
派出所的警官到来时,天已微明。警官详细询问了经过,又拍了照片,就告别了。临走时,警官说:“大叔,你这人真是……!贼偷了你的兔,你反而等着贼来取他们丢下的钱!像您这样的善人……我还没见过哪!”
善民老汉在家里等了几天,一直没有贼姓子被抓的消息。老汉越等越烦,一骨辘爬起来,一把撕了灶君的像,捞起镢头,捶砸着土地爷的泥坯身躯,口里骂着:“我不行善了!善人善行尽吃亏!”老汉把土地爷砸得粉碎。
“今晌午吃兔肉!咱不能当兔子,人都怕狼,我也学狼呀!”
一辆警车停在了门口,一位警官走进屋来,要老汉到派出所去一趟。
一间房子里,一位警官坐在椅子上,一个小伙站在中间。善民老汉走到小伙面前,盯着他的眼睛,白仁多而黑仁少,就是那个家伙!
警官告诉他,这一伙贼八个人,全抓起来了。
老汉感叹:“那东西穿得也不错,不像是没钱花没饭吃喀!”
老汉心里纳闷,吃得好又穿得阔,怎么还做贼呢?并非是饥寒才生盗贼,并非是得温饱而能修礼义吧?
(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在叙述中善用伏笔,如善民老汉得到钱后考虑把钱还给主家,暗示了后文贼人再次上门,使小说结构更具张力。
B.偷兔贼离开后再次回到善民老汉家,抢走了上次落下的钱。这一转折将故事推向高潮,使善民老汉的形象更加丰富。
C.善民老汉笃信灶王爷,在供奉灶王爷像前点燃香虔诚跪拜的细节描写,表现了善民老汉思想中深受封建迷信的影响。
D.小说结尾借善民老汉的感叹,深化了小说主题,展现时代变化中乡村社会人物心理和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忧虑和思考。
(2)从兔子被偷到小偷被抓的过程中,善民老汉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小说中多次出现兔子,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组卷:7引用:4难度:0.5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风”自始至终受到“势场”的整体驱动。①__________。有“电场”——驱动着带电粒子的定向运动;有“磁场”——驱动了磁子的定向运动;有水位“势差”——驱动了水的由高往低流动。当然,还有气压“势场”——驱动了空气分子自高气压向低气压流动。
在人类社会也到处存在着各种“势场”差异,它也同样地驱动着人们充满欲念的自觉行动。官位“势场”驱动着谋官者由低阶向高位攀登;商品差价“势场”驱动着商品从低价区域贩运到高价地区;股票涨落“势差”吸引了多少白发翁妪捏着那点退休金,搬个小板凳,凝眸于大屏幕的绿肥红瘦。
②__________。一支从长安出发的驼队沿着绵延万里的丝绸之路直去波斯,实际上,在商队出发前这个“势场”就已存在了——两地丝绸与茶叶的巨大差价驱动了一支支历尽千辛万苦的商旅驼队。
事物总是“无形”支配着“有形”。电场、磁场,官场、名利场,③__________,那些为其所驱之物却都是有形的实体。它们都带有能够感应这些“势场”的因子,在“势场”的作用下,都能顺应“场”的指向,自行运动。这里绝对用不着你一个一个去拨动,你所要做的只是营造好一个“势场”。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组卷:10引用:3难度:0.7
六、写作(6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国内某年青围棋选手小柯一年内连夺三项世界冠军,不仅如此,小柯还以其鲜明的个性引人关注。比如在决赛前夕,他直言对手只有不到50%的胜算,认为对方作为一代传奇“该谢幕了”。小柯的表现,在广大棋迷中引发了很大争议:有人为棋坛出现了一位天才棋手而感到欢欣鼓舞,也有人对小柯的狂傲个性提出了质疑……
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完成写作任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组卷:9引用:2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