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江西省萍乡市安源中学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7/14 8:0:9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7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现象,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首要问题。新冠肺炎疫情“毒害”了全球关系并加剧了紧张。这是我们思考新冠疫情影响的第一点。那么原因何在呢?
          主要原因在于中美之间日趋恶化的双边关系。从一开始,中国就遭到西方媒体以及一些西方政客恶意并且令人惊讶的攻击。尤其在一些西方国家,它对那些国家民众对于中国的态度产生了负面影响。尽管现在谩骂的海啸已经逐渐退却,但全球抗疫合作的前景却因此遭到了严重损害。
          新冠疫情对全球治理造成负面影响的第二个原因是,它带来的威胁如此之大,以至于引发了社会所有阶层的担忧和恐惧。这场危机远没有使各个国家和社会变得更加紧密,相反却倾向于将它们彼此分离开来。它被一些国家视为一场国家性而非国际性危机,结果大家就在抗疫中各自为战。有关新冠疫情影响的第二点思考是,抗疫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治理能力的一场巨大测试。面对疫情,世界各国的应对总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在中国、韩国、越南和日本等东亚国家和地区。它们的抗疫方式当然存在重要差异,但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相似之处: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抗疫的目标都是遏制和根除病毒,而非简单地控制。这被视为经济复苏的前提。它们在抗击疫情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功。考虑到中国的规模,它的表现尤其突出。第二种应对方式是西欧国家,它们一直在试图控制而非彻底消灭病毒,这些国家做得远没有东亚地区成功。第三种应对方式就是美国和巴西,那简直是场灾难,因为抗击病毒一直被认为是次要甚至被嫌弃的工作事项,而非根本要务。这些不同类型抗疫方式带来的后果将会影响深远。
          对于新冠疫情影响的第三点思考,涉及后疫情时代的全球治理和国际秩序。情况很难让人乐观。当前阶段的中美关系比年初时进一步割裂了。这会削弱全球治理的可能性。一个最明显的例子便是美国退出世卫组织和缩减资金支持。因为美国的态度,世贸组织的未来也遭遇威胁,短期内不大可能正常运转。在可预见的未来,全球治理的进展更可能会出现在地区层面。长远来看,新冠肺炎疫情也可能会带来更广泛形式的合作。东亚地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好于其他国家的原因之一,在于他们有应对“非典”的经验。假以时日,世卫组织将会得到加强,希望也是如此。
    (摘编自马丁•雅克《新冠疫情如何影响全球治理》)      材料二: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及其国际化,对于中国大国形象塑造产生巨大挑战,也蕴藏着重要机遇。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谣言四起,恐慌加剧。中国政府及时发声,庄严承诺有能力、有把握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稳定了国内疫情防控大局,向世界表达了中国是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社会主义大国的重大信号。
          文明大国形象定位,彰显疫情防控的中国精神。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百折不挠的民族,困难和挑战越大,凝聚力和战斗力就越强。中华民族拥有战胜疫情的强大文化基因、丰富经验、强大心理承受能力和战胜疫情的勇气决心。中国政府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疫情防控分享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东方大国形象定位,彰显疫情防控的中国气魄。中国充分发挥独特的制度优势、应对“非典”疫情和重大灾情的丰富经验、先进的防疫和治疗手段,展现出打赢疫情防控全民战争的信心、能力和把握。疫情爆发后,中国政府迅速反应,举全国之力开展疫情防控。中国人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开启全民隔离模式;中国政府聚焦联防联控,科学、有序推进以武汉市及湖北省为重点、从中央到地方覆盖全国的全方位、多层次防控体系建设,“本着对中国人民和国际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确保疫情可防、可控、可治,有效维护经济社会稳定。
          负责任大国形象定位,彰显疫情防控的中国风范。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共同开展疫情防控。全力抢救受到病毒侵害的所有生命,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世界疫情防控贡献力量,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在当前全球疫情大流行风险加剧之时,中国表达了与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政府保持紧密合作的意愿。
          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定位,彰显疫情防控的中国前景。中国政府拥有强大的领导力,全民众志成城战疫,依法开展疫情防控,充分保证治理效能最大化,彰显了中国制度的独特优势和旺盛活力。同时,中国拥有自我完善的勇气和决心,及时纠错、补齐制度短板和不足,将有效的政策和做法逐渐规范化、制度化和机制化,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彰显了中国制度强大的自我更新完善能力。
    (摘编自肖晞、宋国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中国大国形象塑造》)(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新冠疫情一开始,中国就遭到西方媒体以及一些西方政客恶意的攻击,尽管现在谩骂的海啸已经退却,但对全球抗疫合作的前景造成了严重损害。
    B.新冠疫情的危机不仅远没有使各个国家和社会变得更加紧密,而且将它们彼此分离开来。它被某些国家视为国家性危机,大家在抗疫中各自为战。
    C.中美之间日趋恶化的双边关系和新冠疫情威胁如此之大,引发了社会所有阶层的担忧和恐惧,这是新冠疫情对全球治理造成负面影响的两大原因。
    D.美国退出世卫组织和缩减资金支持,体现了其不负责任的态度,世贸组织的未来也因此遭遇威胁,世卫组织和世贸组织短期内不大可能正常运转。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
     

    A.中国、韩国、越南和日本等东亚国家和地区的抗疫方式存在重要差异,但它们都秉持这一理念:如果不能遏制和根除病毒,经济复苏就不可能。
    B.新冠疫情影响了全球治理和国际秩序。目前来看,虽然情况很难让人乐观,但从长远来看,新冠疫情也可能会给国际社会带来更广泛形式的合作。
    C.中国和东亚其他国家、地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比西欧国家和美国都要成功,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他们有应对2003年“非典”疫情的丰富经验。
    D.因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独特优势和旺盛活力,中国政府凭借强大的领导力,众志成城,依法开展疫情防控,充分保证了治理效能最大化。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塑造中国大国形象的方法的一项是
     

    A.加强对外话语的构建,挑选和设计好中国疫情防控故事。
    B.制定好中国疫情防控故事传播的系统策略,建设好对外话语体系。
    C.加强国际交流与媒体融合,增加讲好中国疫情防控故事的手段。
    D.加强对国外受众的调查研究,增强讲述中国疫情防控故事的针对性。
    (4)两则材料在论证结构上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说明。
    (5)新冠肺炎疫情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它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组卷:13引用:16难度:0.6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8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脸上有伤疤的人
    【英】毛姆
          正是那条伤疤的缘故,我一开始便注意到他。他那条月牙形的伤又宽又红,必定是重伤所致,我看不是刀砍的就是炮弹崩的。他那圆圆胖胖、笑容可掬的脸上有这样一条伤疤,真叫人不愉快。他的面孔跟他那粗壮的身体很不协调,他老是穿一件破旧不堪的外套,里面穿一件卡其衬衣,头戴一顶旧宽边帽,一身打扮实在说不上干净。每天下午到喝鸡尾酒的时候,他便走进危地马拉城的皇宫饭店,在酒吧间里慢腾腾地游荡着,向顾客们推销彩票。我从没有看见有人买他的彩票,不过倒经常有人送他一杯酒,他也总是一饮而尽。他摇摇晃晃地迈着步子,转来转去,在每张餐桌前都停一停,微笑着向顾客说一声自己手里剩下的彩票数目;如果对方不理,他仍微笑着向前走去。
          一天傍晚,我在酒吧间跟一个朋友饮酒。这时,那个脸上有伤疤的人朝我们走来,问我买不买彩票,我摇摇头。从我来到此地以后,他向我卖彩票恐怕不下二十次了;可是我的朋友却热情地向他点点头。
    “您好,将军,日子过得还好吧?”
    “还过得去,只是生意太不景气。”
    “喝点什么,将军?”
    “一杯白兰地。”
          他一饮而尽,把杯子放回柜台上,朝我的朋友点了点头。“谢谢,再见!”
          他又推销彩票去了。“您认识他?”我问,“他脸上的疤怪吓人的。”
    “是不怎么好看,他是从尼加拉瓜来的一个流亡者,但为人不坏,我常给他几个比索。他曾是位革命将军,要不是因为当时弹尽粮绝,他说不定当上国防部长了,哪还能在这里卖彩票呢!当时,他和几个参谋都被俘虏了。在那些国家,这类事情处理得很干脆。他被判处死刑,天亮时就执行。我估计,他一被抓,就明白会有什么样的结局。他在狱中同另外四个人用玩纸牌消磨时间,从开始玩到天亮,一直到士兵们押解他们去刑场,他还没赢过一次。”
    “他们被押到监狱的院子里,五个人并排靠墙站着,可半晌没有执行。我们那个朋友问负责军官还等什么,军官说,有一个高级将军要来督察,他们在等他。”
    “‘那我还有时间抽支烟啦,’我们那个朋友说。‘那将军向来不守时。’”
    “还没等他点上烟,将军已到,那将军问这几个犯人还有什么要求。另外四个人都摇了摇头,只有我们这个朋友说了话。”
    “我有个要求,我想跟我的妻子道别。”
    “‘可以,”将军说,‘她在哪儿?’”
    “她在监狱大门外等着呢。”
    “不过不许超过五分钟。”
    “‘不会超过五分钟的,将军阁下。’我们这个朋友说。”
    “两个士兵过来将他架到了指定的地点。负责执行的军官在将军的点头示意下发出命令,一阵刺耳的枪声响过之后,四个人倒了下去。我们这个朋友抽完烟,把烟头一扔。”
    “监狱门口传来一阵骚动,一个女人急三火四地跑进院子。只见她手捂着胸口,突然止住脚步,哇地一声哭起来,然后伸出双臂向前扑去。”
    “那女人穿着一身黑衣服,头上蒙着一块纱布,脸色苍白。她身材苗条,五官端正,一双大眼睛闪烁着异常痛苦的光芒。”
    “我的朋友迈步迎上去,她一头扎进他的怀抱,恸哭起来。他们亲吻着,与此同时,他从腰间拔出一把匕首——我不知道他是怎么偷藏着匕首的——一下子刺进她的颈部。鲜血从刺进去的地方流出来,染红了他的衣襟。然后他搂住妻子再次亲吻她的嘴唇。”
    “这一切发生得那样突然,甚至许多人都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她昏了过去,人们把她轻轻地放倒在地上,站在周围看着她,个个脸上都露出惊愕的神情。叛逆者知道自己下手的位置,想要止住血是不可能的。”
    “过了一会儿,一直跪在她身旁的典狱长站了起来。”
    “‘她死了。’他低声说。”
    “叛逆者为她做了祷告。”
    “‘你为什么要杀死她呢?’将军问。”
    “因为我爱她。”
    “人群中响起一片叹息声,人们迷惑不解地瞧着这个杀人犯。将军凝视着他,默不作声。”
    “‘这是一种高尚的行为,’将军最后说,‘我不能处决这样的人,把他流放到边界去,先生,我向你致敬,这是一个勇敢的人对另一个勇敢的人的公平待遇。’”
    “人群中响起一阵欢呼声,他被两个士兵夹在中间,一声不响地朝等候他的汽车大步走去。”讲到这儿,我的朋友停住了,我沉思了片刻。
    “说了半天,你也没讲到他脸上的那块伤疤是怎么弄出来的!”最后我说。
    “唉,很遗憾,那是有一次我开姜汁汽水瓶子时,瓶子炸了,崩破了他的脸。”
    “我可不喜欢姜汁汽水。”我说。
    (《毛姆短篇小说全集》,略有修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临枪决前,伤疤男人想着“那我还来得及抽支烟”,足见其面对死亡时的恐慌,想借抽烟来镇定自己。
    B.伤疤男人玩纸牌输了整整一夜,预示着他革命事业的彻底失败和他面对失败命运的不甘心。
    C.伤疤男人推销彩票时的“微笑”,在对方不理时,“仍微笑”向前,是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表现。
    D.伤疤男人两次亲吻妻子,并为死去的她祷告,是他故意在敌人面前表现对妻子的爱,想以此赢取将军的同情心。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讲述人物的主要经历时,看似用了简洁明快的平铺直叙,实则呈现出螺旋式上升、曲折起伏的特点,这与人物戏剧性的人生经历形成呼应。
    B.小说运用了一系列的细节刻画,如临刑前提出与妻子送别的要求,抽完烟“把烟头一扔”等,都使人物形象变得立体可感,生动丰富。
    C.小说中有第一人称叙述,也有“我”朋友的第三人称叙述,两种叙述方式的运用,将真实与客观相结合,使叙述角度的层次更加丰富。
    D.小说叙述的过程中往往渗透着作者的立场态度,“他曾是位革命将军”“要不是”“说不定”“哪还能”,这些叙述言语间,流露着作者对伤疤男人的无尽嘲讽。
    (3)作者用了哪些手法使小说增强了可读性?
    (4)小说中出现的“伤疤”,在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组卷:21引用:8难度:0.5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1小题,11分)

  • 7.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ㅤㅤ当我的肠胃被全面改造过来后,我也开始全面掌控家里的厨房(其实也就一只炉子、一张矮桌、一把菜刀加一个纸箱),成为家里的首席大师傅。强硬自负如卡西,都默默认同。斯马胡力更是              只有李娟做的,他无论是什么才极卖力地吃。连她烧的白开水都喝得              
    ㅤㅤ我怀着无限乐趣一次又一次用力剜出一大块细腻洁白的羊油,丢进热锅。看着它面对我愉快地苏醒,看着它丝丝入扣地四面融化,润物细无声。再              扔进切碎的洋葱和固体酱油。香气“啊”地尖叫一声,喜气洋洋地烟花般绽放。毡房被香得微微地鼓胀。赶紧倒清水!浇灭它的热情!于是香气迅速退却到水的内部。盖上锅盖煮啊煮啊,柴火烧啊烧啊。一旁的面团早就等得不耐烦了,暗自变软,并且越来越柔软,越来越柔软……温顺地任我把它切成块儿、搓成条儿、捏成片儿。无怨无尤,躺倒了一桌子。水开了,边开边说:“来吧来吧,快点快点!”满锅沸腾,无数只手争先恐后地招摇。我每丢进几块面片,面汤就会稍稍安静一点点。但还是无法安抚。直到“熟”这种力量全面覆盖上来,锅中诸位才满意地、香喷喷地渐渐静止下来。炉火也渐渐熄灭。汤饭如鲜花怒放一般盛了满锅。至于放多少盐,不必操心,我的手指比我更清楚。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
    (3)文中多处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请对其表达效果进行简要赏析。

    组卷:33引用:4难度:0.5

四、写作(6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郭川,“中国职业帆船第一人”。这位31岁时已任大型国企副总的青岛男子,在42岁时却毅然选择成为职业竞技帆船赛手,不停刷新自己和中国的帆船运动记录。他说帆船运动让他找到了“生命中注定属于他的东西”,“回归了真实的自我。”2016年10月郭川在单人不间断跨太平洋创纪录航行时在夏威夷附近海域失联。
          有评论认为,郭川不甘于平庸,追求有生命厚度的生活方式凸显了人的主动性和求索精神;当芸芸众生沉湎于对“已知”进行享乐性消费的时候,他却在勇敢地挑战“未知”。也有评论认为这种个人用帆船航海所面临的巨大生命危险的行为,是否值得?他的离开,是否对亲人构成一种不负责任和伤害?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组卷:138引用:27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