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7/12 8:0:9
一、积累运用(30分)
-
1.根据语境完成题目。
纵棹园位于宝应县城叶挺路和安宜路的交汇处,占地68亩,三面环水,典雅清秀,匠心独运,别具一格。清潘耒《纵棹园记》曰:“水之潴者因以为陂,流者因以为渠,平者为潭,曲者为涧,激而奔者为泉,淳而演迤者为塘、为沼。”纵者,即泛也,棹者,即舟楫也。可见,此园是文人墨客临波泛舟、修身养性的最佳去处。①清代中期,其后人曾捐赠建画川书院。②清康熙年间,翰林院侍读乔莱归里后修建了私家园林,取名纵棹园,用以潜心读书,吟诗作画。③解放后,园林由当地政府修qì一新,颇具规模,定名为宝应县人民公园,直至1982年恢复原名——纵棹园。④清末民初,书院改为安宜学堂、民众教育馆,后被日军盘踞,园林遭到毁坏。大门上方悬挂着“纵棹园”匾额,由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纵棹园大门两侧,雄踞着一对洁白、威严的石狮。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纵棹
修qì
(2)怡宝发现文中标序号的四句话顺序不当,调整后正确的一项是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
D.②④①③
(3)下列对选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画横线句子中“泛也”后的逗号使用不当,应改为分号,表示并列关系。
B.“平者为潭”“后为日军盘踞”中加点的“为”字,分别是动词、介词。
C.“匠心独运”“别具一格”“修身养性”“潜心读书”四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
D.选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主干是:纵棹园雄踞石狮。组卷:3引用:1难度:0.7 -
2.请用古诗文原句填空。
美源于自然:孟浩然诗中有“气蒸云梦泽,①
美驻于心间:求之不得时,《关雎》中的主人公低吟“悠哉悠哉,④
美潜于离别:《送友人》中李白的“浮云游子意,⑦组卷:6引用:1难度:0.8 -
3.下列对作品内容或相关常识的陈述不十分准确的一项是( )
组卷:22引用:1难度:0.8
二、阅读理解(57分)
-
10.文学类阅读。
小馄饨之恋
薛志刚 ①秋雨萧萧,我陪八旬老母重归故土苏州。一下车,老母就想吃碗热腾腾的小馄饨,兼借个地方解解乏,我们一路彳亍①,从北寺塔直到三元坊,点心店隔五连三,竟没有一家做这小生意的。
②梧桐秋雨,满院淅淅沥沥。白发老母絮絮叨叨,老惦念着小馄饨的往事。
③“咯、咯、咯……”清脆的竹梆声,伴着细雨沙沙,撒遍湿漉漉的石板小巷。竹梆声里,挑来一副“骆驼担”:前头一排抽屉,佐料、碗匙、皮子、肉芯,一应俱全;后头行灶②,柴井③,洗碗桶挂在边上,儿时,我围着“骆驼担”转了老半天还是弄不懂“锅行镬灶④”怎能一肩挑,“点心店”如何走街穿巷?如今,亲切而熟悉的“咯咯”声早已远去,“骆驼担”也送进了“民俗博物馆”。
④“咯、咯、咯……”当年清脆的竹梆声轻悠悠催开多少临街的窗户,久伏绷架上劳作的绣娘捶一捶佝偻着的腰背,揉一揉沉沉的眼帘。一声“小馄饨”,一碗热腾腾的点心就端到了面前。馄饨虽小,还颇有讲究。“湖州人”的小馄饨最地道,满满一碗,像一只只小灯泡浮在汤面上,皮子薄,汤水鲜。要是看上去像一块块“面疙瘩”,不问而知,是外行生意。小馄饨不计只数,摊主的策篱上仿佛长着眼睛。捞起来,总归八九不离十。有谁去计较只数多少,那样“门槛”也太精了⑤。苏州人会讥笑他“精精精,裤子剩条筋”。
⑤弹词《白蛇传》里有段“书”,就从小馄饨上说起。许仙从杭州到苏州投奔王永昌老板,王永昌是个“啬鬼”,偏要装阔气。初次相见,总要弄顿点心吧!掂来想去,还是馄饨最省。“门槛”也精到了家,两人合吃。怕伙计揩油,许仙一匙两只,王一匙三只,王一边吃,一边盯着许仙的汤匙,心里在一五一十的数。许仙随口问:“叔叔贵庚?”王正数到十五只,脱口而出:“十五!”你看,寥寥数语把一个吝啬鬼描绘得淋漓尽致。
⑥不独我老母念叨小馄饨,我也时时在寻找失落在石板小巷中的童年梦。一早上学,要一角点心钱,一碗小馄饨,两只“野鸡汤团”(小店里的汤团便宜,个头略小)。弄堂口的小店像磁铁一样,放晚学路过我常被吸将进去,又是热腾腾的一碗小馄饨。光阴荏苒,转眼间我当了父亲。下班,搀着刚挎上书包的儿子,在巷口馄饨摊上坐下来。儿子见一只只“小灯泡”,老缠着问:“馄饨里的气是怎么打进去的?”我指点儿子仔细观察摊主灵巧的手:时而五指撮聚,如兰花欲放;时而手掌平展,来来回回,好比彩凤点头。其实会者不难,裹小馄饨不过雕虫小技。可我弄不明白,怎么好多店里的小馄饨老像“面疙瘩”呢?
⑦孩子长大成人了,又鲜又有趣的小馄饨也变成“大馄饨”了。离开苏州多年,故地重游,想找碗热腾腾的小馄饨,四处寻觅无踪影。大约它也连同我美好的回忆永远珍藏在童年的岁月之中了。
(选自《青年文摘》2023年第5期)【注释】①彳亍:慢步走,走走停停。②行灶:可移动的炉灶。③柴:作燃料用的经过截断、剖劈的木柴。④镬灶:锅灶。⑤“门槛”也太精了:吴方言,指太精明、太会计算的意思。
(1)文章用“小馄饨之恋”作为题目,写了哪些人恋小馄饨?分别“恋”的是什么?
(2)结合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说说写出了老苏州人怎样的生活?
当年清脆的竹梆声轻悠悠催开多少临街的窗户,久伏绷架上劳作的绣娘捶一捶佝偻着的腰背,揉一揉沉沉的眼帘。一声“小馄饨”,一碗热腾腾的点心就端到了面前。
(3)文章插叙的弹词《白蛇传》里一段许仙与苏州王老板的故事是否多余?为什么?
(4)“骆驼担”曾在“咯、咯、咯……”声中走来,如今又被送进了“民俗博物馆”,成了苏州人美好的回忆。请说说“骆驼担”这一文化符号对于苏州人和作者的特殊意义。组卷:17引用:1难度:0.3
三、作文与书写(63分)
-
11.作文。
故事是有力量的。请根据下面的情境,展开合理想象,以“留在笔袋里的那句话”为题,写一篇故事。
这天早晨,我打开笔袋,突然发现笔袋里多了一张字条。
要求:①感情真挚,不得抄袭或套作,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信息;③请认真书写。组卷:6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