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北省襄阳五中高考生物二模试卷(5月份)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目的选项。
-
1.胃内的酸性环境是通过H+-K+泵维持的。人进食后,胃壁细胞质中含有H+-K+泵的囊泡会转移到细胞膜上。胃壁细胞通过H+-K+泵催化ATP水解释放能量,向胃液中分泌H+同时吸收K+。细胞内K+又可经通道蛋白顺浓度进入胃腔。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组卷:22引用:6难度:0.7 -
2.如图为大豆种子在黑暗条件下萌发和生长过程中蛋白质、总糖、脂肪含量变化趋势曲线,其中蛋白质含量用双缩脲试剂检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25引用:3难度:0.7 -
3.细胞周期检验点是细胞周期调控的一种机制,当细胞周期中某一节点出现“异常事件”,调节机制就被激活,排除“故障”或使细胞周期中断。如G2期末检验点主要检测复制后的DNA是否损伤,细胞中合成的物质是否够多,细胞的体积是否足够大;纺锤体组装检验点(SAC)能够检查纺锤体是否正确组装,纺锤丝是否正确连接在染色体的着丝点上。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2引用:1难度:0.7 -
4.同一种类的碱蓬在远离海边的地区生长呈绿色,在海滨盐碱地生长时呈紫红色,其紫红色与细胞中含有的水溶性甜菜素有关。酪氨酸酶是甜菜素合成的关键酶,下列表示有关酪氨酸酶活性的实验研究结果,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组卷:52引用:9难度:0.6 -
5.科研人员研究宫颈癌细胞时发现,一种名为“FasL蛋白”的信号分子能进入有癌变迹象的细胞,并使该细胞程序性死亡。但若FasL蛋白在细胞膜表面找不到立足之地,就无法引发癌细胞自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43引用:5难度:0.7 -
6.电子传递链是进行有氧呼吸所必需的。通过紫外线照射可获得电子传递链功能部分缺失的酵母。将野生型及突变体酵母分别接种于含充足碳源的液体培养基中,静置培养,测定的生长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21引用:1难度:0.7 -
7.科学家利用细胞结构完全被破坏后的HeLa细胞匀浆为实验对象,研究了细胞色素C(线粒体中与有氧呼吸有关的一种蛋白质)和dATP(三磷酸脱氧腺苷)与细胞凋亡的关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20引用:10难度:0.6 -
8.艾弗里完成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后,持反对观点者认为“DNA可能只是在细胞表面起化学作用形成荚膜,而不是起遗传作用”。已知S型肺炎双球菌中存在能抗青霉素的突变型(这种对青霉素的抗性不是荚膜产生的)。下列实验设计思路能反驳上述观点的是( )
组卷:27引用:3难度:0.7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分。
-
23.北京的奥森公园占地680公顷,是北京最大的公共公园,奥森公园设计理念是“通往自然的中轴线”,是一个以自然山水、植被为主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地带,目的是使之成为北京市中心地区与外围边缘之间的绿色屏障,对进一步改善城市的环境和气候具有举足轻重的生态战略意义。
奥森公园中有4.7公顷人造湿地,南园主要景观有三处:叠水花台、沉水廊道、湿地潜流。其中“沉水廊道”尤为特别,一座相对密闭廊桥的桥面沉入水面下一米多深,廊道两边有玻璃幕墙隔着湖水,为游人近距离观察水生动植物提供了便利。水面上有“表演轻功”的水黾,在水里有游荡的小鱼儿、小蝌蚪等。有挺水植物如芦苇、香蒲、水葱、黄菖蒲、莲等;浮水植物如荇菜、睡莲、水鳖等;还有沉水植物如狸藻、金鱼藻等。
“湿地潜流”等采用了新型的复合垂直流入人工湿地(如构造示意图1)生态污水处理技术。富含N、P的污水经过进水口进入下行池,在基质(大小不等的砾石)中,由上向下垂直下渗,再自下而上经上行池的基质渗出后,由出水口注入氧化塘继续处理。
湿地植物与奥森其他植物一样,尽量选用本地物种,植物根系常形成一个网络样结构与基质的表面吸附诸多微生物,其中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就是脱氮的能手,作用机理如图2所示。经人工湿地处理的生活污水、收集的雨水等可作为非饮用水用于很多生产过程,不仅减少了污染还节约了水资源。
奥森公园已经成为北京市的“绿肺”和生态屏障,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华文明。
(1)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追求的是
(2)人类的生活动对生态系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生态系统一般能够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实现这种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
(3)“湿地潜流”等复合垂直流入人工湿地在净化污水中起到重要作用。
①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分别生活在
②湿地植物尽量选用本地物种的目的是组卷:8引用:2难度:0.7 -
24.通过咽拭子取样进行RT-PCR技术检测是目前临床上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疑似患者的常用方法,用于核酸检测的RT-PCR试剂盒的部分工作原理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RT-PCR是指以病毒的RNA为模板通过
(2)利用RT-PCR试剂盒对新型冠状病毒进行检测时,除借助上述RT-PCR技术外,还需要有特异性探针。制作该探针的依据是
(3)除核酸检测外,研究人员还研发了基于病毒蛋白的检测技术,该项技术的关键是生产出能与新冠病毒结合的特异性抗体。生产该种抗体的大致方案:
①向小鼠体内注射新冠病毒的抗原蛋白;
②分离免疫小鼠的B淋巴细胞,并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多次筛选、检测,最终获得所需杂交瘤细胞;
③将获得的杂交瘤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做大规模培养,获得大量的特异性抗体。
上述生产抗体的方案中使用的技术手段有(至少2个)组卷:18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