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德惠三中八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9月份)

发布:2024/8/24 14:0:9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她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            ,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是在卡多拉游泳场的8000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声敛息的一刹那。
          轻舒双臂,向上高举,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那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中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  )
          紧接着,是向前           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地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一秒七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开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1)给加点字注音。
    首而望
     

    声敛息
     

    (2)为文中划横线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A.飘浮 翻腾
    B.漂浮 翻滕
    C.漂浮 翻腾
    D.飘浮 翻滕
    (3)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标点
     

    A.,
    B.。
    C.”
    D.”
    (4)这段文字选自课文《“飞天”凌空》,文章的体裁是
     

    A.消息
    B.通讯
    C.新闻特写
    D.新闻评论

    组卷:1引用:1难度:0.7
  • 2.古诗文默写填空。
    (1)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2)烈士暮年,
     
    。(曹操《龟虽寿》)
    (3)
     
    ,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4)在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中,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5)《钱塘湖春行》中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的诗句是:
     
     

    组卷:3引用:1难度:0.8

二、阅读(45分)

  • 5.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①国际在线消息(记者敖丹娜 段雪莲)  当地时间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以及来自爱尔兰的科学家威廉•坎贝尔、来自日本的科学家大村智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屠呦呦也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人。
          ②2015年10月5日中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揭晓。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委员会秘书长乌尔班•伦达尔当天在卡罗琳医学院宣布了获奖结果:“诺贝尔委员会卡罗琳医学院评审委员会今日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一半授予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以表彰他们在创新丝虫病疗法方面的贡献;另一半授予屠呦呦,以表彰她在疟疾新疗法方面的贡献。”
          ③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生于1930年,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屠呦呦带领科研组与国内其他机构合作,运用现代科技,发掘中药的活性成分,创制了具有国际影响的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世界卫生组织也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治疗疟疾的“基本药品”目录。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委员会成员扬•安德森在评价屠呦呦的医学发现时表示:“早在1700年前,关于中药青蒿对治疗高热有效果的理论就已经存在。但是,屠呦呦的贡献在于如何确定青蒿中哪些成分是有效的,以及如何提取这些有效成分,这可以说是医药研究创新的范例,这一成果最终通过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实现了此类抗疟新药青蒿素的大规模生产。”
          ④几千年来,寄生虫病一直困扰人类,成为重大的全球性健康问题。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3位获奖者都在寄生虫疾病疗法上做出了革命性贡献。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委员会成员汉斯•福斯贝格教授表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在改善人类健康和减少患者病痛方面意义巨大:“寄生虫疾病长期以来威胁着人类健康,即使在今天,它仍旧困扰着世界上亿万易感染人群。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的医学发现为我们抗击淋巴丝虫病和盘尾丝虫病提供了革命性疗法,而屠呦呦的发现为抗击疟疾提供了显著有效的治疗方案。”
          ⑤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委员会主席朱琳•吉拉斯当天也表示,3位获奖者的医学成就和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完全符合诺贝尔奖设立的初衷:“诺贝尔奖的宗旨是表彰那些为人类福祉做出了贡献的人,从这点上来讲,我想他们是很好的例子。这些医学新疗法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有效预防了残疾的产生和传染病的扩散。同时,它们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了经济增长。所以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这3位科学家,我想诺贝尔本人也会赞同的。”
          ⑥据了解,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金共800万瑞典克朗,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将获得一半奖金,另外两名科学家将共享另一半奖金。

    (1)指出这则消息的导语和背景部分各是哪段
     

    A.①⑥
    B.②④
    C.①④
    D.②⑤
    (2)选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一项
     

    A屠呦呦是首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人。
    B 2015年,屠呦呦带领科研组与国内其他机构合作,创制了具有国际影响的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C  关于中药青蒿对治疗高热有效果的理论,是屠呦呦及其科研团队研究发现的。
    D 获得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三位获奖者都在寄生虫疾病疗法上做出了革命性贡献。
    (3)第④段中引用汉斯•福斯贝格教授的话,有什么作用?

    组卷:5引用:1难度:0.5
  •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冰心姥姥您好      在中国北方,孩子们称自己母亲的母亲为姥姥。此外,当领着孩子的母亲遇见自己所尊敬的老年女性,也常常会很自然地对孩子说:“叫姥姥!”孩子清脆地叫着,姥姥无比怜爱地答应着,于是“姥姥”的含义便不单是血缘关系的一种确认,她还是可以信赖,可以依靠的象征。她每每使人想到原野肥厚、沉实的泥土和冬天的乡村燃烧着柴草的火炕的温暖气息,她充满着一种人间古老的然而水不衰竭的魅力。
          第一次听见有人称冰心先生为姥姥,是先生的外孙陈钢。这个英俊、聪慧的青年业余爱好摄影,他曾经为我拍过一些非常好的照片,当他得知我喜欢他的这些作品时,告诉我说:“我把照片拿给我姥姥看了。”我问他姥姥说了些什么,他说:“姥姥亲了我一下。”冰心先生对外孙这种独特的无言的赞赏,真能引起人善意的嫉妒!
          此后不久,我给冰心先生写了一封信,告诉她我在保定西部山区的一些生活。先生嘱咐我说:“铁凝,你要好好地珍惜你的青春、你的才华!你有机会和农民接触、太好了!我从小和山东的农民在一起,他们真朴实,真可爱!你能好好写他们吗?我想你会的,我对你抱有无限的希望……”
          读着这样的信,你会发现在冰心先生那平和、宁静的外表之下,那从容、温和的目光之中,还有一份对于中国最广大的农民的深深的爱意。这爱意不仅表现在她为灾民慷慨捐款一万元,还渗透在她对青年作家描写最普通的民众之美的热烈希冀里。也许她的年龄和身体不容她再去更多的地方,但她宽厚的心怀却无处不在。
          今年春天,我将自己新近出版的几本书给冰心先生寄上。很快又收到她的回信,她说:“亲爱的铁凝,大作两本已收到,十分感谢!尚未细读,但我居然进入了你的作品中,我感到意外!你何时再到北京来呢?我有许多事情和话要对你说,要回的信太多。只写这几个字,祝你万福,令尊两大人前请安!”
          读毕先生的信。我想起在先生给我的几封信中,都曾问过:“你何时再到北京来呢?”
          我何时再到北京去呢?
          一九九一年五月我在北京,有一天下着小雨,散文家周明陪我去看冰心先生,途中我在一家花店买了一束玫瑰,红的黄的白的,十分娇艳。
          冰心先生坐在卧室书桌前等我们,短发整整齐齐,面容很有精神。看见我,她说:“铁凝你好吗?我看你很好。”我把鲜花送上,周明要拍照,冰心先生说:“来让我拿着花,”
          然后她请我喝茶、吃糖,吃她的最爱吃的“利口乐”,然后她说:“搬把椅子坐在我身边吧,这样离我近些。”我坐在了她的身边。她清澈的目光落在我身上,我感到无话可说。
          我无话可说是因为受着一种气氛的感染,是因为身边这位安静的老人正安静地看着我。她一定深明了我的心意,此外的一切客套都将是我的多嘴多舌,她一定也同意我无话可说,因为当我告诉她我不知说些什么时,她说:“那就让我们静静地坐一会儿。”
          我很看重与冰心先生静静地坐一会儿,或许这并不比我问长问短得到的要少。在那安安静静的一小会儿里,我从这位几乎与世纪同龄的老人身上所获得的,竟是一种可以触摸的生命激情。或者可以说,没有这一刻安然的纯净,便无以获得照耀生命的激情。
          是先生家那位著名的咪咪打破了这种安静,它急不可待地跳上桌子,稳坐在正中间与我打逗,调皮而又温驯,冰心先生说:“它喜欢你。”
          咪咪的憨态又引出了我们一些轻松的话题,关于活跃在文坛的青年作家,关于先生几次谢绝杂志请先生写写自己的提议——她不愿意过多地写自己,还谈到她喜欢和不喜欢的人,说起这些,她的态度坦率而又鲜明。
          是告辞的时候了,我对冰心先生说:“我不想打扰您,又想看见您,有机会我会再来看您。”我握住冰心先生柔软、微凉的双手,她对我说:“只要我活着、你就来看我吧。”
          春节时又收到了冰心先生的近照:她身穿黑白条纹的罩衣,坐在紫红色的沙发上,怀中抱着干干净净的白色的咪咪。她的双手微微奓开搭在咪咪身上,似是保护,又似是抚慰。她坐在我的面前,目光是如此地清明,面容是如此地和善,那双纯粹老年人的手是如此质朴地微微奓着,令我不能不想起最具民间情意和通俗色彩的一个称谓——姥姥。
          能够令人敬佩的作家是幸运的,能够令人敬佩而又令人可以亲近的作家则足以拥有双倍的自豪。冰心先生不仅以她的智慧、才情,她对人类的爱心和她不曾迟钝,不曾倦怠的笔,赢得了一代又一代读者,她身上散发出的那种无以言说的母性的光辉和人格力量,更给许多年轻人以他人无法替代的感染。在九十年代人与人之间的称谓愈发地讲究愈发地花哨的时候,我特别想把冰心先生称做冰心姥姥。
          什么时候我再到北京去呢?也许看见您我仍然不会说太多的话,但只要我再次见到您,肯定会说一声:“冰心姥姥您好!”
    [注]①奓(zhà):张开。
    (1)阅读第一段,请简要概括“姥姥”这一称呼的两层内涵。
    (2)本文依次叙述了作者与冰心交往的哪三件事?请简要概括。

    组卷:0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