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年第八届“鹏程杯”六年级语文邀请赛试卷

发布:2024/8/10 3:0:1

一、积累与综合运用(共60分,第1~30题各2分)

  • 1.下列加点字中,注音完全正确的项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5
  •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项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5
  • 3.对下列汉字笔画和笔顺作正确判断的项是
     

    A.“贯”字共八画,起笔是竖折。
    B.“义”字共三画,起笔是撇。
    C.“脊”字共十画,第六笔是点。
    D.“敝”字共十一画,起笔是竖。
    E.“讯”字五画,最后一笔是竖。

    组卷:1引用:1难度:0.7
  • 4.下列各组中都是反义词的项是
     

    A.赢——亏
    畅通——阻塞
    粗鲁——粗俗
    洞若观火——明察秋毫
    B.张——驰
    迂腐——陈腐
    高尚——卑鄙
    歌舞升平——沧海横流
    C.伸——缩
    清晰——模糊
    鄙视——尊敬
    初出茅庐——崭露头角
    D.尖——钝
    慈悲——凶残
    遵守——违背
    包罗万象——寥寥无几
    E.杂——纯
    荒芜——繁茂
    凝结——溶解
    重蹈覆辙——改弦易辙

    组卷:1引用:1难度:0.5
  • 5.下列“胜”字的含义与例句相同的项是(  )
    例句: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组卷:3引用:1难度:0.5
  •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不同的项是
     

    A.①小明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每次考试都考 100 分。
    ②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头了,总觉得他说话不得体,非要打断他。
    B.①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我们都应该保持冷静。
    ②傣族人家至今依然保持这“傍水而居”的习惯。
    C.①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的梦想
    ②他梦想着能成为流行乐坛的明星。
    D.①在科学研究上,搞花架子出不了成绩。
    ②把剪彩仪式搞得这么隆重,纯粹是摆花架子
    E.①正不寒不暖,和风细雨,困人天气。
    ②帮助犯错误的同志,要采取和风细雨的态度,不能搞倾盆大雨。

    组卷:4引用:1难度:0.5
  • 7.下列词语的结构相同的项是
     

    A.气势汹汹
    B.奄奄一息
    C.如火如荼
    D.兢兢业业
    E.文质彬彬

    组卷:2引用:1难度:0.5
  • 8.下列词语中意思相同或相近的项是
     

    A.刹那
    B.随时
    C.霎时
    D.瞬间
    E.须臾

    组卷:1引用:1难度:0.5
  • 9.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项是
     

    A.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B.遇到困难他总是半途而废,成功自然不属于他。
    C.从小养尊处优的人,长大了就经不起人生的风浪。
    D.我们班倾巢而出,深入社区进行“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E.张爷爷的书法作品笔走龙蛇,怪不得在滨海书法界这么有名!

    组卷:4引用:1难度:0.5
  • 1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项是
     

    A.我在心里由衷地感激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
    B.我生长在戏剧之家,粤剧对我一点都不陌生。
    C.在学习上,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D.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E.我们 20 多个教师的子女今年要参加中考或者高考。

    组卷:6引用:1难度:0.8
  • 11.下列句子表达意思相近的项是
     

    A.我吃了饭再去,你别急。——我去了再吃饭,你别急。
    B.他怎么可能是一个坏人呢?——他可能是一个坏人。
    C.春天把大地打扮得多姿多彩。——大地被春天打扮得多姿多彩。
    D.水泼出去,难道能收回来吗?——水泼出去了,再也收不回来。
    E.故乡,无时无刻不在他心上。——故乡,时时刻刻都在他心上。

    组卷:2引用:1难度:0.5

二、阅读与理解(共30分,第31~45题各2分)

  • 34.阅读下文
    卢沟桥烽火(节选)ㅤㅤ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
    ㅤㅤ驻守在卢沟桥的中国士兵发现了敌情,便大声喝问:“谁?口令!”一个日本军官气势汹汹地说,他们有一个士兵失踪了,要到宛平城内去“搜查”。这显然是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面对敌人的无理要求,守桥的中国士兵当即严词拒绝。
    ㅤㅤ日军恼羞成怒,首先向中国军队开起火来。“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泻在卢沟桥桥面上。中国守军 a
     
    开枪还击,b
     
    由于众寡悬殊,守桥部队伤亡较大,只得暂时c
     
    大桥东头的宛平县城。
    ㅤㅤ第二天凌晨,日军向宛平城发动进攻。早有防备的中国守军同仇敌忾,奋起还击,打得日本鬼子人仰马翻。日寇吃了亏,便拉来大炮。随着震耳欲聋的炮声,宛平县城的东门和西门被炸开了。日本鬼子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哇哇”吼叫着,疯狂地向县城扑来。英勇的中国守军举起明晃晃的大刀,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杀声中冲出了县城。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顷刻间刀光闪闪,鲜血四溅。在硝烟和火光中,日寇被杀得哭爹喊娘,狼狈而逃。
    ㅤㅤ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到了桥头,大刀队员们齐声呐喊:“小鬼子,看刀!”日寇猝不及防,一个个人头滚落,尸横桥头。这时,我们的援军又从敌人背后杀来,两面夹击,打得日寇鬼哭狼嚎,抱头鼠窜。激战一直持续到 9 日凌晨,侵占桥头的日军全部被歼,卢沟桥又重回到了中国军队的手中。
    (1)文中横线 abc 处填入词语正确的项是
     

    A.突然但是撤退
    B.立即虽然撤退
    C.突然尽管撤离
    D.立即但是退守
    E.突然虽然退守
    (2)本文的记叙顺序是
     

    A.方位顺序
    B.时间顺序
    C.逻辑顺序
    D.事情发展顺序
    E.作者感情变化顺序
    (3)读文中画线的语句,体会中国守军的精神,下列表达不正确的项是
     

    A.同仇敌忾
    B.英勇善战
    C.蓄谋已久
    D.顽强不屈
    E.众寡悬殊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项是
     

    A.敌人“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是有预谋的挑衅,突出敌人的狡猾奸诈,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的厌恶。
    B.中国守军“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不敢和敌人正面交锋,体现了中国守军的足智多谋,果敢善战。
    C.本文描绘了中国守军勇夺卢沟桥的战斗场面,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表现了中国守军的精神,揭示了战争的残酷。
    D.作者写敌人人仰马翻、哭爹喊娘,与中国守军刀光闪闪、奋起还击,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敌人的狼狈与中国守军的英勇。
    E.本文既关注了日寇人物群体,也写了一个日本军官的表现,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体现了作者对侵略者的痛恨之情。

    组卷:11引用:1难度:0.1

三、写作(30分)

  • 35.根据要求作文。
    ㅤㅤ请以“与___相遇”为题,写一篇作文。
    ㅤㅤ要求:①补全题目,横线处可填具体的事物,也可填抽象的事物,如父亲、秋天、名著、快乐、失败等; 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③字数不少于 400 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

    组卷:1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