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2020年单元测试卷(13)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选题

  • 1.“美丽”这两个字,作为一种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的表达,被写进了党的十八大报告、十九大报告,写进了十三五规划,写进了宪法。建设美丽中国(  )
    ①体现了党和政府留住绿水青山的远见卓识
    ②表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已逐步成为人类共识
    ③是因为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④说明坚持绿色发展是新时代新发展理念的根本核心

    组卷:71引用:32难度:0.7
  • 2.下列名言警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相对应的是(  )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友善
    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信
    ③心苟至公,人将大同--公正
    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

    组卷:3引用:2难度:0.7
  • 3.闽剧的传承人林颖说:“我从13岁开始便坚持做一件事,就是将闽剧的精髓与情怀演绎出来,如今闽剧已融入我的血液。”这启示我们(  )

    组卷:5引用:2难度:0.7
  • 4.对伟大的祖国,我们每个人都怀着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下面选项体现这一情感的是(  )
    ①英勇非无泪,不洒敌人情。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
    ②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④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

    组卷:7引用:5难度:0.7
  • 5.下列古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对应正确的有(  )
    ①敬人者,人恒敬之--敬业
    ②以信守身,以诚处世--诚信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友善
    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

    组卷:9引用:2难度:0.7
  • 6.2018年7月18日,第四届中学生中华传统文化传承高端论坛正式开营。今年的主题是“明利尚义”下列说法与“明利尚义”这一价值取向相一致的是(  )
    ①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②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④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

    组卷:15引用:6难度:0.7
  • 7.2019年9月5日,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名单揭晓,张富清等58位同志荣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张佳鑫等257位同志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新疆和兵团有两人荣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分别是乌什县国家通用语言小学校长库尔班•尼亚孜、兵团第一师十三团十一连“两委”委员尤良英。开展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的意义是(  )
    ①有利于学习模范人物的优秀品质,传播社会正能量
    ②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中华民族精神
    ③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④有利于引导公民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

    组卷:24引用:4难度:0.7

二、简答题

  • 24.材料一:习近平在2019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说“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材料二:马习钦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武强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他从16岁起,开始学习制作武强木版年画,至今已有45年。多年来,他不断调整改进印刷工序,使武强木版年画的观赏效果显著改善。“作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我有责任将武强木版年画技艺好好传下去。”马习钦说。
    材料三:季羡林先生说过:“敦煌文化的灿烂,正是世界各族文化精粹的融合,也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源远流长不断融会贯通的典范。”
    (1)马习钦用自己的言行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哪些价值准则?
    (2)我们应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从材料二、三我们能体会出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4)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青少年能力所能及的做些什么?(回答出两点即可)

    组卷:43引用:2难度:0.4
  • 25.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材料二: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代相传、世世发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中华传统美德内容丰富,博大精深。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请回答问题:
    我们应该怎样坚定文化自信和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组卷:0引用:1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