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新疆乌鲁木齐一中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16分)

  • 1.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组卷:29引用:2难度:0.6
  • 2.下列选项中字形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组卷:33引用:2难度:0.6
  • 3.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96引用:3难度:0.8
  • 4.下列加点词只含有一个古今异义的选项是(  )

    组卷:31引用:3难度:0.6

五、语言文字运用

  •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代文宗,匆匆而去,背影长留。朱自清,字佩弦,“弦”,绷紧,性刚劲。虽然朱自清性格温和内敛,但他的一生与其所处时代却有一种巨大的张力,他有独善其身的自清精神,又有心忧国难的爱国之情。朱自清笔下的文章,折射出民国的_______和战争硝烟。1927年,上海发生“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消息传到北京,朱自清十分震惊。这年仲夏,月色中清华园的荷花池引发了文学家锐敏的情思。有感于国内军阀征战的时局,朱自清写下不朽名篇——《荷塘月色》。
          清贫大约是朱自清一生的底色。1920年夏,朱自清用三年时间修完四年课程,从北大提前毕业。毕业时他原本想去西方留学,迫于_______,这个梦想变得遥不可及。当时江浙一带中学教师奇缺,朱自清和好友俞平伯结伴南下执教,双双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
          巨大的压力、清贫的生活、繁重的工作,使得朱自清的身体_______。也就是这个时候,他在拒绝领取美援面粉的声明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人们凭吊朱自清,寄托哀思,是在尊崇一种气节,一种风骨,一种精神。1948年8月20日,上海《新民报晚刊》刊登题为《朱自清不愿做官》的短文:“朱氏年来备尝清苦,家累又重,常_______,但朱氏淡泊明志,不以为苦……”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血雨腥风 囊中羞涩 每况愈下 捉襟见肘
    B.生灵涂炭 入不敷出 病入膏肓 捉襟见肘
    C.血雨腥风 入不敷出 每况愈下 左支右绌
    D.生灵涂炭 囊中羞涩 病入膏肓 左支右绌
    (2)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与文中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B.穿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遇见熟人便会用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说:“唉,天可真凉了——”
    C.前些年一家有影响的报纸刊登了贬斥杂交稻的文章,说杂交稻是“三不稻”——“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
    D.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就其效果进行赏析。

    组卷:9引用:2难度:0.5

六、作文(30分)

  • 14.作文。
          如果真有‘时空隧道’,它可以带你回到中国诗歌史上的某一时刻,使你有机会见到以下几个赫赫有名的诗人: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陆游和李清照。你会选择时间上怎样的一个坐标点?你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象?你会见到以上哪一位人物,与他进行什么样的对话呢……”请展开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组卷:3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