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1/26 21:30:2
一、积累与运用。
-
1.经典阅读积累,传承优秀文化。
【经典诗文积累】
(1)上下句默写。
①潮平两岸阔,
②夜发清溪向三峡,
③
④子曰:“
(2)情境理解性默写。
在古代诗歌中,乡愁是永恒的主题。如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⑤组卷:38引用:1难度:0.5 -
2.【经典美文诵读】
下面是刘湛秋《雨的四季》对夏雨的描绘,请仔细阅读并回答题后的问题。
当田野上①(rǎn)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这时候,雨不大出门。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成熟的庄稼地等待收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的晒甜。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②(mì)、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在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你只会感到更高邈③、深远,并让( )的雨滴,去( )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 )到在一场秋雨后将出现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
(1)根据拼音写汉字(正楷字),或根据加点字写拼音。
①
②
③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凄冷 纯粹 眺望 B.凄清 净化 眺望 C.凄苦 纯净 遥望 D.凄冷 纯净 遥望 组卷:4引用:1难度:0.8 -
3.【经典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写了两位对他有深刻影响的老师。一位是三味书屋的组卷:10引用:1难度:0.8
二、阅读。
-
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日前,一家餐饮连锁品牌宣布逐步停用塑料吸管。有人曾计算,这家餐饮企业通过停用塑料吸管,每年能减少约400吨塑料用量。相比全球每年数亿吨的塑料垃圾而言,一家餐饮企业的举措或许是杯水车薪,但这体现着一种主动“减塑”的态度。现实中,一些商家“限塑”不彻底,甚至变“限塑”为“卖塑”,一些消费者随意取用塑料袋的现象也仍然存在。如何跑好限塑“下半程”,疏堵并治白色污染,仍是一道具有挑战性的考题。
(摘编自《人民日报》)【材料二】2020年1月19日,国家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该项新政也被称为“新限塑令”,以区别于2008年推出的“限塑令”。据央视财经报道,旧版限塑令执行的八年中,平均计算下来每年节约87.5亿个。但是,仅2015年,全国快递行业消耗塑料袋约147亿个,国内三大外卖平台一年至少消耗73亿个塑料包装,增量远超减量。
(摘编自《中国新闻周刊》)
【材料三】同学们关于塑料袋产生的危害的讨论:
甲同学:使用塑料袋影响农业发展。
乙同学:塑料袋还会对动物生存构成威胁。
丙同学:废塑料随垃圾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影响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同学们关于减少自己家庭使用塑料袋的讨论:
甲同学:我和妈妈每次逛超市的时候都会自己拿着布袋子,这样就可以减少塑料袋的使用了。
乙同学:我外出吃饭的时候都是自带勺筷。
丙同学:我每次都会将产生的塑料垃圾按类别丢进对应的垃圾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餐饮企业逐步停用塑料吸管能减少塑料用量,体现着一种主动“减塑”的态度。
B.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商家“限塑”不彻底,消费者随意取用塑料袋的现象。
C.与2008年出台的“限塑令”相比,2020年的“新限塑令”取得了极好的效果。
D.塑料对农业、动物生存、土地资源等都有危害,塑料污染治理仍然面临挑战。
(2)我国塑料类快递包装材料消耗量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材料二的图表简要概括。
(3)“白色污染”的治理是世界性难题,但仍需从自身做起。结合材料,请简要谈谈你能为“减塑”做些什么。组卷:19引用:2难度:0.5
三、写作。
-
10.“能从小的事情中,获得快乐,是平凡生活里最棒的超能力。”这句话给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以“小快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定立意;符合文体;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等,请用××代替。组卷:3引用:3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