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2021年单元测试卷(山东省聊城二中)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基础强化题(15分)

  •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组卷:171引用:9难度:0.9
  • 2.下列各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主人下马客在船

    组卷:166引用:7难度:0.6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方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尚能

    组卷:75引用:7难度:0.8

二、古代诗歌阅读(45分)

  •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下列各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对下列词句中运用典故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借宋文帝刘义隆不做充分准备,仓促北伐招致失败的事实,警告南宋朝廷统治者,表明自己的抗金主张)
    B.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自比廉颇,表达自己壮心不已的豪情和报国无门的悲愤)
    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赞扬当年孙仲谋北伐的英雄气概)
    D.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慨叹江山依旧,像当年“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仲谋那样的人物却已无处寻觅了)
    (2)对“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怀念廉颇,感痛今天再也找不到廉颇那样的名将了。
    B.作者以廉颇自比,表达了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抒发了不被朝廷重用、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C.作者怀念廉颇,用追述赵国不重用廉颇而加速灭亡的事实来影响南宋统治者。
    D.作者以廉颇自比,指出朝廷若不重用主战的将领,必将重蹈历史上赵国灭亡的覆辙。
    (3)对词的上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古”两句既有写实,又有怀古,是即景生情的联想。
    B.“舞榭”两句用语双关,揭示了历史规律,充满了沧桑感。
    C.“斜阳”三句用对偶手法写眼前景象,怀古中感慨万分。
    D.“想当年”三句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借代、比喻和夸张。

    组卷:6引用:2难度:0.7
  • 9.读下面的甲乙二诗,完成下列各题。
    甲: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乙:杜甫《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这两首诗是杜甫漂泊南方时期所作,甲作于四川夔州,乙作于湖南。反映颠沛流离生活的诗句分别是:
    甲:
     

    乙:
     

    (2)有人称赞甲诗为“杜集七言律第一”,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历来被推为律诗中的杰作,千百年来为世人传诵。试结合其中一联做简要分析。
    (3)甲诗的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图景?感情基调如何?
    (4)下面是对甲乙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两首诗都很好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B.甲在空间上很阔大,乙在时间上颇久远,各具雄浑之韵。
    C.二诗的语言非常精粹传神,动态感十足;还有对举之美。
    D.诗人即使在漂泊中仍然心系国事,这在二诗中都能找到注脚。

    组卷:1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