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2019)必修1《第一章 数据与信息》2022年单元测试卷(1)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选题
-
1.数据是现实世界原始事物现象的( ),是信息的载体。
组卷:19引用:9难度:0.6 -
2.下列编码方式中,属于图像编码的是( )
组卷:2引用:5难度:0.6 -
3.有人写了一个数制转换的式子:70-25=41。若要使该等式成立,则70、41有可能分别为( )
组卷:1引用:5难度:0.6 -
4.下面属于数据处理方式的是( )
组卷:2引用:3难度:0.5 -
5.英文大写字母A的ASCII码值是( )
组卷:6引用:4难度:0.7 -
6.在计算机信息处理领域,下列关于数据的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6引用:6难度:0.4 -
7.数据的一个基本特征是( )
组卷:26引用:9难度:0.5 -
8.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不同之处是( )
组卷:4引用:3难度:0.7 -
9.模拟信号转为数字信号的顺序依次是( )
组卷:3引用:6难度:0.6
三、思考题
-
26.在信息时代如何判别信息的真伪?谈谈你的方法或经验。
组卷:2引用:2难度:0.5
四、情境题
-
27.数据压缩。RLE ( Run-Length Encoding,行程长度编码)是一种编码方式,也是一种简单的无损压缩法,压缩和解压缩效率高。
RLE压缩法:利用控制字节的最高位来标识是否进行了压缩。当最高位为1时,则后面7位表示数据的重复次数;当最高位为0时,则后面7位是被压缩的数据。
例如,如果有15个十六进制数都是30,那么,压缩后的编码为8F 30。
说明:十六进制数8F转换为二进制是1001111,最高位是1,后面的7位0001111表示字节的重复次数15;十六进制数30转换为二进制是0011000,最高位是0,30是被重复的数据。采取这种方法,一个字符只有重复两次以上,才能被压缩。即使一个数据只重复3次,也可以获得30%的压缩比。
问题1:如果经过RLE方法压缩后的数据为8A 6F,那么解压缩前的数据是什么?
问题2:根据RLE压缩方法,下列字符数据经过压缩后的数据是什么?
20,30,30,30,35,35…35,64。其中,十六进制数30共3个,35共60个。组卷:0引用:2难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