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18-2019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实验小学五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24分,每一个小题1.5分)

  • 1.下列按音序排列正确的是(  )

    组卷:228引用:1难度:0.9
  • 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是(  )

    组卷:263引用:1难度:0.7
  • 3.跟“蜇”字结构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组卷:271引用:1难度:0.6
  •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组卷:286引用:2难度:0.8
  • 5.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是(  )

    组卷:238引用:1难度:0.5
  • 6.下面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62引用:1难度:0.4
  • 7.下列成语中没有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组卷:161引用:1难度:0.6

四、阅读(16分+10分+11分)

  • 21.PM2.5致病全过程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细颗粒物或可入肺颗粒物。
          那么,PM2.5是怎么致病的呢?
          PM2.5非常细小,直径相当于人类头发的1/10大小,被吸入人体后会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和心血管等方面的疾病。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
          大气中,PM2.5的最主要的来源是人为的,包括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和二次合成。而在室内,二手烟是造成室内PM2.5污染的重要原因,吸烟和无烟环境的PM2.5污染可相差几十倍。
    “尘肺病”蔓延      近日,京津等地的空气污染,俨然上世纪五十年代“雾都”英国的翻版,北京多个空气监测点PM2.5浓度指数“爆表”,通州地区甚至达到950微克立方米,建设“美丽中国”目标遇严峻挑战。
          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统计,截至昨日零时,在全国74个PM2.5浓度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部分检测点检测数据超过300,即空气达到了“严重污染”。
          此次空气污染,是自去年北京公布PM2.5浓度数据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截至昨日,包括北京在内的多个城市,污染指数均在400以上,进入“重度污染”行列。
          一年前的1月13日,北京市分管环境保护的副市长洪峰曾指出,当下PM2.5的构成中,有22%以上是机动车排放所致,近17%来自燃煤,16%是扬尘。
          根据绿色和平的报告,“从全国PM2.5浓度分布图可以看到,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污染最重,而全世界将近1/5的煤炭就在这片土地上燃烧。
          工业化带来的这枚“恶之花”,最早在1952年英国伦敦“生根”,并最终酿成12000人死亡的悲剧。当时工厂排出的烟尘在低空聚积,整整五天未能散去。深感于这种雾霾天气带来的痛,英国在此后数年内,陆续出台了《清洁空气法案》等众多法案,这些法案对促进空气好转起了重要作用。
    (1)全球PM2.5污染最严重的地区是
     

    A.英国伦敦       B.通州地区       C.全国74个PM2.5浓度监测城市  D.京津地区
    (2)下列有关PM2.5导致的疾病,不正确的是
     

    A.只会引发肺病   B.引发支气管炎   C.引发心血管病   D.引发哮喘
    (3)为了说明PNM2.5的构成,作者用了“22%以上是机动车排放所致”“近17%来自燃煤”“16%是扬尘”的作用是什么?
     

    A.生动形象       B.科学准确       C.形象多样       D.列举数据
    (4)《PM2.5致病全过程》这篇材料,图文结合,你认为这样的表达方式好不好?根据文本内容说明理由。
     

    (5)小红劝爸爸不要吸烟,说:“吸烟对身体有害。”爸爸说:“我习惯了,没什么关系。”请你根据以上提供的资料,代小红劝一劝爸爸,至少用到文中的两个信息。
     

    组卷:136引用:1难度:0.6

五、习作表达.(30分)

  • 2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父亲丢了块表,他埋怨着翻腾着,心急火燎的四处寻找,可半天也找不到。父亲离开后,儿子进屋,不一会就找到了表。父亲问:怎么找到的?儿子说:我就安静地坐着,一会儿,听到了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上述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体验、感悟和思考?请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组卷:46引用:1难度:0.1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