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内蒙古赤峰四中高一(下)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发布:2024/11/17 20:30: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 1.史料记载,汉代富农和地主在生产力方面拥有着耕牛和铁犁的巨大优势,而贫穷的农民无力购买,只能继续使用木制工具,经营稍有不善便会破产而出卖土地。材料反映了当时(  )

    组卷:43引用:30难度:0.6
  • 2.明清时期,浙江湖州在养蚕、缫丝等方面,有着独特的技术优势,因而湖丝的质量闻名天下。世界上多数丝织业发达的国家都向中国进口湖州生丝。即使在中国,生丝市场也被湖丝垄断。据此可知(  )

    组卷:4引用:3难度:0.7
  • 3.日本学者斯波义信认为,随着唐宋时期城市“坊市制”的崩溃,在“农村--农村市场--半农村城市--中小城市产生”的反复过程中,包括工商城市在内的城市经济网日益稠密,使农村经济走向依存于市场的方向。这说明,唐宋时期城市经济的变迁(  )

    组卷:87引用:74难度:0.9
  • 4.明代中叶以后,押租制流行,佃农交纳租金才能佃种地主的土地,俗称“买耕”。佃农的佃权,可以有偿转佃和出典。这反映了当时(  )

    组卷:41引用:14难度:0.6
  • 5.从汉朝到唐朝,土地兼并被视为国之大害,千方百计加以抑制。宋朝开历史之先河,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但农作物产量倍增,工商业盛况空前,市民阶层壮大。这说明(  )

    组卷:60引用:35难度:0.6
  • 6.王加丰在《扩张体制与世界市场的开辟》中列出1600年运入欧洲部分商品的统计表(万磅)。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
    商品 经好望角 经地中海
    胡椒 100~200 300~400
    丁香,靛蓝,肉豆,药品 35~65 70~100

    组卷:35引用:134难度:0.7
  • 7.15~19世纪,欧洲从美洲掠夺了约250万公斤黄金与1亿公斤白银,这些金银运到欧洲后,就转化成了资本,涌向了沉寂的市场;刺激着社会的方方面面,最终轰鸣的机器诞生。据此可知(  )

    组卷:37引用:18难度:0.6
  • 8.如表所列的是18世纪60、70年代部分地区劳动者每天的工资平均水平状况。这一状况(  )
    地区 工资水平【单位:(白银)克/天】
    中国北京 3.9
    印度新德里 1.7
    意大利佛罗伦萨 3.7
    英国曼彻斯特 12

    组卷:13引用:9难度:0.6
  • 9.1765年英国法令禁止英国技工受雇外国,违者褫夺国籍没收家产,并对招募者处以一年内的监禁和100英镑罚款;1788年,对输出工具或机器者处以500英协罚金。类似法律直至1824年才撤销。这种变化反映出英国(  )

    组卷:19引用:8难度:0.8

二.非选择题(25题25分,26题12分,27题15分,共52分)

  •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阶段 历史事件
    15-16世纪 在哥伦布到来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印第安人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病菌,因此对它们既没有免疫能力,也没有遗传抵抗能力。
    --贾雷德•戴蒙德在《枪炮、病菌与钢铁》
    16世纪 葡萄牙人率先在亚洲展开植物学和医学研究,加西亚•多达研究甲度植物和药物,于1563年写出《药材与药品的对话》。此书在全欧洲受到欢迎,并且翻译成拉丁文和其他欧洲语言文字。
    --菩拉提克•查克拉巴提《医疗与帝国》
    19世纪 1817年1870年,欧洲和美国出现了几次大霍乱,霍乱在1830年出现于俄罗斯,很快横扫了欧洲,在第二年抵达英国,接着在1830年出现在魁北克、蒙特利尔和纽约,发展成为一场全球性传染病。
    --菩拉提克•查克拉巴提《医疗与帝国》
    19世纪 18世纪90年代,杰出科学家爱德华-詹纳开始推介牛痘接种法,到19世纪早期超过10万英国人实施了楼种;牛痘接种法后来经由广东传入中国。
    --(美)背尼思•F•基普尔《剑桥世界人类疾病史》
    20世纪 20世纪后,国际政治和经济的互动增强,以传染病控制等国际卫生问题也日益突出,西方国家组建了更大规模的国际卫生机构。1907年,国际公共卫生局在法国巴黎建立,该组织成为第一个突破区域限制的常设卫生组织。
    --马琳《我国参与全球卫生治理回顾与展望》
    21世纪 2003年5月中美在北京召开”中美SARS疫苗研发与生物治疗”研讨会,双方就在早期诊断技术、以单克隆抗体法攻克SARA方面进行合作。
    --许玉、张晓丽《我国突发传染病事件中的科研合作与对策浅析》
    从如表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行文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组卷:25引用:7难度:0.3
  •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随着另一场梦的破碎产生的。长期以来,中华文明以其独有的特色和辉煌走在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过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随着近代工业革命脚步的加快,中国很快落伍了。固步自封的封建统治者仍然沉浸在往日的辉煌所造就的梦想之中,等待着“万国来仪”。不料,等来的却是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等来的却是亡国灭顶之灾。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伊始,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就带领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一个繁荣昌盛、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然而,探索的道路并不平坦。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实行彻底的民主革命并取得胜利固然不易,在这样的大国穷国中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更是一件前无古人的伟业。实现伟大的梦想,想要一帆风顺,没有牺牲,不付出代价,是难以想象的。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另一场梦的破碎”是由什么事件导致的?这一事件对中国的经济结构产生了哪些影响?
    (2)结合材料二,指出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经济建设上的哪些事件让我们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事件出现的根源是什么?
    (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经济不断融入世界的重大举措。

    组卷:2引用:2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