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陕西省宝鸡市陇县中考生物三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计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
组卷:10引用:2难度:0.6 -
2.如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若要把该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载玻片应该向哪个方向移动( )
组卷:46引用:2难度:0.5 -
3.如图是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44引用:2难度:0.5 -
4.洋葱根尖细胞进行分裂,一个细胞分裂形成( )
组卷:99引用:34难度:0.7 -
5.习总书记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文明理念,强调生态是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依存统一发展的自然系统。关于上述观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组卷:6引用:5难度:0.5 -
6.如图是某科研团队探究“温度对草履虫生长繁殖的影响”的实验结果,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1引用:1难度:0.6 -
7.如图分别是大豆种子和大豆幼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a是由____发育形成的。( )
组卷:19引用:1难度:0.5 -
8.“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能发育形成万千枝条的结构是( )
组卷:33引用:3难度:0.5 -
9.利用蕨类植物制作的附石盆景,造型优美,形式多样,深受大众青睐。下列关于附石盆景的制作及养护措施,不科学的是( )
组卷:21引用:2难度:0.6 -
10.如图中A、B、C分别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三个重要生理过程,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组卷:22引用:1难度:0.5 -
11.绿化祖国,从我做起!某校生物小组同学进行了绿化校园的设计活动,其中谁的设计方案不恰当( )
组卷:5引用:2难度:0.6 -
12.为了引导人们健康饮食,我国营养学家绘制了“平衡膳食宝塔”,结合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10引用:4难度:0.6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计30分)
-
35.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奥密克戎,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引起新冠肺炎的病原体。如图是奥密克戎的结构图。
材料二: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专家表示,由于奥密克戎传染性强、隐匿性强,症状比较轻,增加了第一时间发现最早病例的难度,这就造成了多省多起疫情同时发生。
材料三:2022年5月9日,奥密克戎株(以下简称奥株)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序贯临床试验在湖南省启动,这是首次在已接种新冠疫苗的人群中开展奥株新冠疫苗序贯临床研究。
(1)与植物细胞相比,新冠病毒具有的最主要的结构特点是
(2)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可通过呼吸道黏膜入侵人体。呼吸道黏膜属于保护人体免疫的第
(3)奥密克戎的出现,说明新冠病毒的
(4)从免疫的角度分析,疫苗的本质是
(5)目前,治疗新冠肺炎还没有特效药,仍然以预防为主。从保护易感人群的角度看,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A.每日坚持吃抗病毒药物
B.不去人员密集的地方
C.在房间内科学喷洒消毒液
D.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组卷:4引用:1难度:0.5 -
36.2022年3月24日,学术期刊《国际环境》上发表的文章显示,某科研团队首次在人体血液中检测到微塑料,这可能意味着人体器官已经受到微塑料的侵害,这再次给人类健康敲响了警钟。
微塑料是塑料制品分解产生的直径小于5mm的颗粒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进人生物体内。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①选取体重相近、年龄相近、性别相同的小鼠60只,随机平均分成三组,编号甲、乙、丙。
②甲组小鼠每日饲喂
③一段时间后观察小鼠小肠绒毛状况,并记录小鼠的体重变化,实验结果如图表所示。组别 小肠绒毛状态 甲 数量多、排列整齐 乙 数量少、排列散乱 丙 基本消失
(1)本实验探究的科学问题是:
(2)实验中甲组起对照作用,饲喂方式应为
(3)与甲组相比,乙、丙两组小鼠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这影响了小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导致它们的体重增长值均下降,但乙、丙两组的体重变化不同,主要原因是
(4)为清除微塑料对小鼠机体造成的损伤,进行了小鼠的恢复饲养实验。若小肠绒毛出现
(5)为了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其对生物的危害,请至少列出一条可行性的预防措施或建议:组卷:17引用:4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