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实验中学高二(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
发布:2024/12/17 16:30:2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5月25日消息,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程红25日在政协大会发言指出,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主要指标连续20多年下降,33%存在不同程度健康隐患,小眼镜、小胖墩、小糖人等情况突出。我国缺乏科学系统的健康教育体质监测和干预体系,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学生不足30%。她建议,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增加体育成绩在考试和升学测试中的占比。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以学校为基础的健康普及教育。建立科学的督查抽查和公告制度,将青少年体质问题纳入绩效考核,实施必要的行政问责。定期公布儿童青少年健康状况和排名。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吴志明领衔提交为中小学生减负的提案,建议重新梳理制定国家教育评价体系,把体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并给予语文、数学等主科一样的考分权重,激发学校、家长、学生的内生动力,真正实现为中小学生松绑减负。
(摘编自《两会热点:青少年体质连续20多年下降 委员建议提高体育成绩占比》,人民网2020年5月25日)材料二:
2019年以来,围绕青少年体育教育的政策陆续出台。在《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成为15项行动之一。而在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更是把“青少年体育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身体素养显著提升,健康状况明显改善”写入战略目标。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
增强青少年体质,开齐开足体育课是硬性要求,也是有效途径。过去,在学业压力下,体育课改成文化课、自习课的现象时而发生,害怕学生受伤而减少体育课的情况也时有耳闻。体育课课时不足的直接后果,就是青少年体质的下降。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超重肥胖率则为16%。
开齐开足体育课,不仅需要观念的转变,更需要实际行动的支撑。当下,不少地区和学校的体育教师队伍存在缺口,培养更多更专业的体育教师是当务之急。而提升体育教育的质量,还要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增设运动项目,让青少年能够拥有更多的个性选择。毕竟,体育教育不是为了应付各类考试,而是要把运动理念传递给青少年,帮助他们养成适合自己又终身受益的锻炼习惯。
(摘编自《体育强国,从开足体育课始》)材料三:
昨天,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意见》在“总体要求”第一条写道:“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在上海市中学生体育协会主席徐阿根看来,体教融合改革的目标是全体学生,学校体育将对促进青少年健康起基础性作用;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上海市体育特级教师、市东实验学校校长沈洪说:“《意见》的出台,强调了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之前,体育可能会被弱化和忽视,但体育始终是教育的一部分,如今各类措施的出台,从外部表现上看是两部门的资源整合,从内涵发展来看是强调关注每个孩子的健康,注重‘人’的发展。”
(摘编自《促进体教融合,开齐开足体育课》,《解放日报》2020年9月22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青少年体质状况堪忧。全国政协委员程红指出,青少年体质健康主要指标连续20多年下降,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学生不足30%。
B.数据显示,我国有33%的儿童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健康隐患,总体近视率高达53.6%,这都是中小学体育课课时不足的直接后果。
C.我国过去存在体育课课时被削减的现象,这既有学业压力下体育课给文化课让位的考虑,也有害怕学生在体育课上容易受伤的考虑。
D.青少年的体质问题引起了国家的重视,国家围绕青少年的体育教育陆续出台了一些政策,甚至将改善青少年健康状况列为战略目标。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国政协委员程红认为,我国缺乏科学系统的健康教育体质监测和干预体系,需建立科学的督查抽查和公告制度以及必要的问责制度。
B.由材料一可知,若把体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就能激发学校、家长、学生的动力,促使学生重视体育,并真正实现教育的“减负”。
C.重视体育课,不仅要改变旧观念,还要加强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及体育设施建设,增设运动项目,让青少年能够拥有更多的个性选择。
D.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的《意见》,突出了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强调了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
(3)促进体教改革的意义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组卷:9引用:4难度:0.6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赶鸟的孩子
晓寒 有时候,我似乎回到了过去,又成了那个赶鸟的孩子。
老屋对面有一块菜地,那是一家人的菜篮子。从夏往秋走的时节,母亲会在那里陆续种下萝卜、白菜、青菜,还有香菜和蒜。秋渐渐转深,第一场霜降临。到处一片白,看上去毛茸茸的,似乎透着丝丝暖意,其实寒意已越来越重,风一天比一天凌厉。但菜地好像忽略了寒冷,萝卜缨子似涨潮般覆盖了裸露的泥土,青菜向着天空举起长长的叶子,顶部绑着一根稻草的白菜,身子也一个劲地胀起来。那蓬蓬勃勃的绿色,像一片浓缩的春天。
这时候,一群鸟如约而来,有二十多只。这是一群与众不同的鸟,鲜红的嘴和爪子,腹部有一小块黑色,拖着长长的蓝色尾巴。我们不认识,把它们称为长尾巴鸟。它们盯上了我家的菜地,专吃菜叶子,菜长成了,它们就来,菜没了,它们就走。我不得不相信鸟是有灵性的,要不它们怎么能把时间掐得那么准呢?
起先,母亲并没怎么在意,说弄个稻草人吓一吓吧。父亲费了番心思,稻草人弄得有模有样,戴了帽子,穿了衣服,一只手里还举着根细细的竹竿,竹竿另一头吊着块小石头,风一吹来回摆动,像谁的手在不停地挥舞。刚开始似乎管点用,那群鸟围着稻草人飞来绕去,就是不敢落下。可没过两天,它们就识破了这个招数,把稻草人晾在一边,毫无顾忌地飞到地里啄食菜叶,好好的菜叶被啄得到处是洞,七零八落。
看到好好的菜被鸟糟蹋了,母亲心疼不已。假人没用,母亲就催我“亲自下场”。我很乐意领受这个任务,就赶个鸟嘛,又轻松又好玩,比在家扫地或去外面扯猪草舒服多了。我在屋角的竹林里折了根竹丫抓在手里,满怀信心地去了菜地。
我刚一出现,它们就发现了我,呼的一下全飞走了,落在旁边的一棵枫树上,冲着我叫个没停。我心里高兴,它们到底还是怕我的,果然不用费什么力气。我朝它们挥了下手里的竹丫:你们就大声地叫吧,我来了,再也别想吃我家的菜了。
菜地狭长,有好几十米。那群鸟叫了一会,见我没有进一步行动,便从树上飞下来,到菜地的另一头啄食菜叶。它们扇动着翅膀,边吃边唧唧喳喳地叫着,我不知道在说什么,但那声音听起来充满了快乐,像在庆祝什么,又像在向我挑衅。我挥动起竹丫,嘴里吆喝着追了过去。它们见了,呼的一声,一齐飞回到枫树上。我刚喘口气,它们又伺机飞向菜地的另一头。我只能左追右赶,像在和它们做一场游戏。
霜还没有化,风一阵比一阵硬,但我的额头上还是冒出了细密的汗珠。折腾了一阵,我累了,一屁股坐在田埂上,生自己的闷气,也生那群鸟的气。我随手抠了把泥土,朝那群鸟扔去。泥土像雨点一样落下,有些落到它们身上,它们抬起头对着我喳喳地叫了几声,声音干燥,好像比我还气。
那段时间,我天天守在菜地里,一边徒劳地追赶那些长尾巴的鸟,一边想着该如何对付它们。几天过去,我仍然没找到好办法,又累又气的我把这事跟哥哥说了,哥哥帮我出了个主意。他说,抓两把谷,拌上农药往菜地里一撒,那些鸟儿一个也逃不掉。我一听,觉得这个办法不错,简单省事,一了百了。想象着再也没有鸟来啄食菜叶,我的脚步都变得轻快起来。
我和哥哥找来个旧碗,抓了些谷放在里面。正当我俩在四处找农药的时候,事情被母亲知道了。
母亲指着我俩厉声责问,声音比哪一次都大:它们就吃了一点菜叶子,赶一赶就行了,你们却想下这样的手?鸟的命也是命啊!我和哥哥一下子蒙了,没想到这样一件小事,竟然会招来母亲的盛怒。我俩低着头杵在那里,别说回话,连大气都不敢喘。停了一会儿,母亲对我说,你也不用去管了,菜叶子吃光了算了。
事后才知道,最后那句是母亲的气话。第二天一早,她拿着镰刀去了菜地,一连干了好几天,在菜地里支起一些树枝,树枝上面搭满了荆棘。那群鸟照旧来,只是没原来那么放肆了,它们虽然胆大,但也不敢钻到那些荆棘里面去。
再后来,我们搬走了,老屋也拆掉了,那片菜地成了荒地,那群鸟儿也不知所终。但母亲的那番教训,这么多年始终在我脑海中,不时浮现,难以忘记。
前些日子,我回老家,又看到了一群同样的鸟鲜红的嘴和爪子,拖着长长的蓝色尾巴,在哥哥家菜地的上空盘旋。我相信,这就是我赶过的那群鸟,它们至今还快乐地活着。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0年4月25日)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接受赶鸟任务时,满怀信心,觉得轻松好玩,后被鸟弄得又累又气毫无办法,为后文哥哥帮“我”出主意毒死鸟和被母亲骂等情节做铺垫。
B.哥哥帮“我”出主意,用农药将这群鸟全部毒死,一劳永逸,这既表现了哥哥对我的疼爱,又表现了哥哥自私自利的性格和其人性的扭曲。
C.“但母亲的那番教训,这么多年始终在我脑海中,不时浮现,难以忘记”,表现了母亲对生命的关怀深刻地影响了作者,并时刻警醒着作者。
D.文中画线句子含义丰富:故乡有像母亲那样充满爱心的人们,“我”坚信鸟儿不会受到人类的伤害,能够快乐地活着,体现了“我”和母亲对生命的关怀。
(2)文章开头对菜地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3)文中的母亲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组卷:9引用:2难度:0.5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一)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诫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诫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二)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①,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夫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②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贷力为已;大人世及③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④,以贤勇知,以功为已。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选自《礼记》)[注释]①蜡(zhà)宾:古代君主年终祭祀叫蜡;宾,陪祭者。②谋闭:谋,奸诈之心;闭,闭塞。③大人世及:大人,指天子诸侯;世及,世代相传。④田里:田,指阡陌;里,指阁里。“田里”此处指田里制度。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治:治理 B.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明:彰明 C.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逮:赶上 D.以著其义,以考其信 考:考察 A.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 B.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 以辅万物之自然不敢为 D.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 人而不仁,如礼何
A.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B.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C.故入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D.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4)下面各项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A.材料一中开头直接点明“大学”的根本原则的各方面“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其中“明明德”是大学教育的起点,也是儒家修身的基点。
B.材料二中孔子有一种深深的遗憾,觉得夏、商、周三代英明君主当政的时代,他都没有赶上,只能对它们在心中向往,他是多么向往这样一个美好的大道时代。
C.材料二中作者其实是否定孔子的理想的,觉得他“大道之行”只是过分的空想主义,因为它在人类社会中是无法想象的:看看当今连小康社会也难以达到,基本的礼义纲纪也难以规范,而且在老百姓心中,这些都是不切实际的甚至会祸国殃民的想法。
D.《礼记》中所提出的大道社会,那些有德行的人和有才能的人来治理天下,人们之间讲究信用,和睦相处;就是一种整个天下能够为广大人民百姓所共同享有的美好的理想时代。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②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③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组卷:8引用:1难度:0.6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9.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80个字。
2021年1月18日,国家航天局、中国科学院联合举办“大使走进中国探月工程”活动,邀请部分外国驻华使馆及国际组织人员来到国家天文台,宣介《月球样品管理办法》。这是《月球样品管理办法》首次对外发布。《办法》明确,月球样品原则上分为永久存储、备份永久存储、研究和公益四种基础用途。在国际合作方面,《办法》明确,月球样品的管理和使用遵循中国缔结和参加的相关国际公约,鼓励开展基于月球样品的空间科学国际联合研究工作,促进成果的国际共享。组卷:10引用:5难度:0.9
四、写作(40分)
-
10.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①生命好在无意义,才容得下各自赋予意义。假如生命是有意义的,这个意义却不合我的志趣,那才尴尬狼狈。
--木心《素履之往》 ②人生是没有意义的,这不错。但是,我们每一个人要为自己确立一个意义!
--毕淑敏 ③人是为活着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余华《活着》前言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与体验?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组卷:2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