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之江实验中学七年级(下)期中科学试卷

发布:2024/6/11 8:0:9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 1.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以下关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育的观点,你不赞同的是(  )

    组卷:67引用:2难度:0.5
  • 2.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下列有关生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12引用:2难度:0.5
  • 3.杭州自古以来就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6引用:1难度:0.5
  • 4.今年“国际爱耳日”的主题是“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提醒全人类爱护自己的耳朵,关于耳朵的
    保护措施叙述错误的是(  )
    ①有巨大声响时,张口或闭嘴堵耳可保护鼓膜
    ②上呼吸道感染后若不及早治疗,可能引起内耳发炎
    ③谨慎用药,防止药物导致听神经传导系统受损
    ④为保证外耳道畅通,经常用尖锐的工具掏耳朵
    ⑤为避免影响他人,可长时间戴上耳机听音乐

    组卷:16引用:1难度:0.5
  • 5.如下表是蚕豆、烟草和苋菜的种子在见光和不见光条件下发芽率的记录结果,根据该表并结合农民播种实际推测,必须在土壤里播种深一些的种子是(  )
    种子种类 蚕豆种子 烟草种子 苋菜种子
    见光情况下 97.1% 98.5% 1.8%
    不见光情况下 96.8% 2.4% 96.6%

    组卷:18引用:1难度:0.5
  • 6.扦插紫背天葵时,剪取的茎段上方切口是水平的,下方切口是斜向的。下方切口要斜向切割的目的是(  )

    组卷:47引用:1难度:0.5
  • 7.实验室有一种毛玻璃片,一面平滑一面粗糙。小金发现透过毛玻璃片看不清后方的景物,当毛玻璃片沾上水以后,又可以看清后方的景物。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组卷:178引用:2难度:0.5
  • 8.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路程-时间(s-t)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速度-时间(v-t)图像,由图像可知(  )

    组卷:40引用:5难度:0.5
  • 9.光刻机是芯片制造的核心设备之一,它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可以将掩膜上的图形曝光在硅片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缩图透镜是凸透镜,硅片相当于光屏
    ②掩膜在硅片上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③若要硅片上的像更大更清晰,需将掩膜和硅片向下移动
    ④若此时掩膜向上移动1厘米,硅片向下移动1厘米,仍能呈清晰的像

    组卷:566引用:8难度:0.5
  • 10.如图是西湖边音乐喷泉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1引用:1难度:0.5
  • 11.“春姑娘到来了,树木在不声不响地抽出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新芽。”如图是树木发芽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37引用:3难度:0.5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4小题,每空2分,共42分)

  • 33.小金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光的反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实验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实验时,选择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

    (2)在竖直的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用
    (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蜡烛
    (选填“A”或“B”)的一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实验中若无论怎样移动B蜡烛都无法使其和A蜡烛像完全重合的原因是
    (忽略蜡烛燃烧引起的长度变化)。
    (3)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会变大
    B.移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能得到蜡烛A的像
    C.移动蜡烛A进行多次实验,目的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少误差
    D.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4)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实验中,如图乙所示,小金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接着他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如图丙),在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由此得出
    的结论。

    组卷:24引用:1难度:0.5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有1题,每空2分,共10分)

  • 34.汽车追尾是高速公路上常发生的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不能立即停车。研究发现,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踩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踩刹车到车停止,汽车还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如图所示。
    下表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原行驶速度v/(米/秒) 反应距离s1/米 制动距离s2/米
    15 9 15
    20 12.6 20
    30 18 64
    (1)根据上表数据,可算出该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是
    秒。
    (2)分析上表中的数据你可以得出制动距离和行驶速度的关系是

    (3)一起发生在限速50km/h路段的交通事故中。交警测得肇事车后留下的刹车痕迹(制动距离)长为18米。请你根据表格数据判断司机是否超速?
    。(注:该车的制动性能与上表数据一致)
    (4)若司机以20m/s速度匀速行驶,请在图中画出从司机看到情况开始计时到汽车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的速度-时间(v-t)图像。(不需准确描点,只需画出一条大致变化曲线)
    (5)很多车主为了美观喜欢在汽车中控台摆放饰品,但车内景物会通过挡风玻璃成像,从而干扰司机的视线影响驾驶。请作图表示出玩偶AB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A’B’。

    组卷:22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