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天津市海河中学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一卷选择题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乡土文化既是一方水土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又是人们乡土情感、亲和力和自豪感的凭借,更是永不过时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近年来,我国各地兴起了“乡土文化热”,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时尚文化,( ),在对乡土文化的追寻中,使人的心灵得到放松和净化,并获得文化的归属感;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春节庙会、清明祭祖、端午赛龙舟、重阳登高等传统民俗活动 ,展现了乡土文化旺盛顽强的生命力。乡村旅游大发展,传统村落成为人们 的旅游胜地,民俗体验、乡村写生等成为消费热点。美丽乡村建设蓬勃兴起,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景德镇陶瓷、淄博琉璃、潍坊风筝等乡土工艺品以及泰山皮影、日照农民画等乡土民间艺术纷纷走出国门,中国乡村文化正 地走向世界,挺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实践证明,中国乡土文化历经劫难而不亡, 而新生,我们完全有理由树立对乡土文化的自信,这是文化自信的核心构成,决定着文化自信的深度和广度。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方兴未艾 趋之若鹜 从容不迫 沧海桑田 B.如火如荼 纷至沓来 踌躇满志 饱经风雨 C.轰轰烈烈 接踵而至 胸有成竹 饱经沧桑 D.方兴未艾 心驰神往 信心百倍 饱经沧桑
A.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 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B.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充满地域特色、文化底蕴深厚的美丽 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C.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 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D.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 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乡土文化的情结长期存在于人们心底
B.人们让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情结
C.作为一种情结,存在于人们心底
D.人们把乡土文化作为一种情结组卷:29引用:3难度:0.5
二、选择题
-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48引用:2难度:0.6 -
3.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5引用:2难度:0.6 -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组卷:18引用:2难度:0.6 -
5.在下列句中与例句“客有吹洞箫者”句式相同的句子是( )
组卷:17引用:2难度:0.6
八、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
-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乡土社会是一个生活很安定的社会。 。“生于斯,死于斯”的结果必是世代的黏着。
①极端的乡土社会是老子所理想的社会
②向泥土讨生活的人是不能老是移动的
③而且每个人住的地方常是他的父母之邦
④在一个地方出生的就在这地方生长下去,一直到死
⑤“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⑥不但个人不常抛井离乡。组卷:42引用:11难度:0.9
九、作文
-
1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荀子•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强调了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重要性。而“水滴石穿”“铁杵磨成针”“愚公移山”也告诉人们坚持和恒心的重要性。
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许多人缺少坚持下去的勇气和韧劲,缺少坚持下去的决心和恒心,最后改变初心、降低目标乃至放弃梦想。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材料和自身经历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10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