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版必修5《第三单元 对存在进行深思》2018年单元测试卷(1)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神秘独特的滇文化 滇国地区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宜人类居住,而且因崇山峻岭与中原隔绝,因此孕育了独特的滇文化。
滇国人很少受中原传统礼教的束缚,这在青铜文化中就反映出来了。
滇国的青铜器,无论是艺术构思,还是表现手法,都显得更加开放和富有创造性,以丰富多彩的内容、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精湛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不管是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乐器,还是装饰品,滇国人样样都用青铜制作,而在中原地区,青铜器多只限于兵器、礼器和乐器。滇国青铜器上的装饰图案,多为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图象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典型情节,很少有艺术的夸张和神秘色彩,大到虎豹、小至蜜蜂甲虫,都刻画得十分逼真生动。滇国特有的青铜器--贮贝器,里面往往盛放贝壳。这种青铜器在我国其他地区都极为罕见。器内贮藏的贝壳,属“环纹货贝”,产于太平洋和印度洋,是云南各民族的重要货币。使用贮贝器来贮藏贝壳,就是滇人象征拥有财富的特有习俗。
与中原的国之重器--鼎相对应,滇国也有自己的国之重器--铜鼓。滇国铜鼓制作精美,纹饰繁缛;鼓面有太阳纹、晕圈;鼓身分为胴、腰、足三部分,胴、腰部分往往装饰羽人、舞人、舟船、牛等花纹。
铜鼓原本是权力的象征,是原始部落祭祀、赏赐、进贡的重器。在滇人的宗教信仰中,他们认为凡人可以通过击鼓与神灵沟通。因此,他们在祭祀中一定要击鼓。此外,铜鼓还是用于号召部众进行战争、传信集众、婚丧喜庆、歌舞娱乐等活动的重要工具。同时,铜鼓又是滇国贵族的重要乐器。
滇国人在制造青铜器时,已经掌握了合适的铜锡比例,而且知道不同的器物有不同的配合比例,并知道用分范合铸的办法塑造人物、动物及壮观的场面,制范工艺及浇铸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
图腾崇拜在滇文化中表现得非常强烈。图腾通常被视为吉祥物、灵物和氏族标志,是灵物崇拜的一种;而图腾神则被视为保护神,他们既是氏族、部族甚至民族的始祖,又是某种地位很高的自然神。它是多神崇拜中的祖先崇拜与自然崇拜的混合产物。各个部族、民族都有自己崇拜的图腾,以保佑安康、兴旺、发展和威慑邪恶。
中原人崇拜龙,契丹人崇拜狼,滇人则崇拜蛇,认为蛇是农耕之神,认为自己是蛇的子孙,并因此逐渐发展和形成了独特的蛇文化。从蛇图腾的超人的神力(如祭祀仪式所表现的)到震慑力(如青铜兵器反映的蛇头纹钺、蛇形剑鞘),一直到生产、生活中的蛇头纹叉和名目繁多的扣饰,以及蛇文身。他们视蛇为保护神,相信蛇神能保佑他们战胜敌人和灾难,能驱赶邪恶和疾病。
璀璨的滇文化,是云南各民族先民在历史长河中的伟大创造。它就像一颗耀眼的明珠,在历史的尘埃中沉睡了两千多年。今天,抹去尘埃的它再次发出夺目的光芒,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摘自《百科知识》)(1)本文认为滇文化是独特的,以下各项不能体现其独特的一项是
A.滇国青铜的构思、内容、形式等都与众不同。
B.用贮贝器来贮藏贝壳,这象征着拥有财富。
C.滇人在制造青铜器时,掌握了合适的铜锡比例。
D.滇人崇拜蛇,并因此而逐渐发展和形成了独特的蛇文化。
(2)下列各项对铜鼓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铜鼓是用于号召部众进行战争、婚丧喜庆、歌舞娱乐等活动的重要工具。
B.铜鼓鼓身分胴、腰、足三部分,胴、腰部分分别装饰羽人、舞人、舟船、牛等花纹。
C.人们普遍认为凡人可以通过击鼓和神灵交流。
D.滇国人在祭祀中一定要击铜鼓,铜鼓也是他们的重要乐器。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原传统礼教对滇人不起束缚作用,这在青铜文化中就有所反映。
B.贮贝器为滇国所独有,其中的贝壳是云南各民族的重要货币。
C.图腾神被滇人视为保护神,能保佑他们战胜敌人和灾难。
D.滇人认为蛇是农耕之神,视蛇为保护神,蛇文化在滇人生产、生活中的许多方面都有所体现。组卷:1引用:1难度:0.7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
-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时已并天下,略定杨越①,置桂林、南海、象郡,以谪徙民,与越杂处十三岁。佗,秦时用为南海龙川令。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语曰:“闻陈胜等作乱,秦为无道,天下苦之。项羽、刘季、陈胜、吴广等州郡各共兴军聚众,虎争天下,中国扰乱,未知所安,豪杰畔秦相立。南海僻远,吾恐盗兵侵地至此,吾欲兴兵绝新道②,自备,待诸侯变,会病甚。且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国。郡中长吏无足与言者,故召公告之。”即被③佗书,行南海尉事。嚣死,佗即移檄告横浦、阳山、湟溪关曰:“盗兵且至,急绝道聚兵自守!”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汉十一年,遣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与剖符通使,和集百越,毋为南边患害,与长沙接境。
高后时,有司请禁南越关市铁器。佗曰:“高帝立我,通使物。今高后听谗臣,别异蛮夷,隔绝器物,此必长沙王计也,欲倚中国,击灭南越而并王之,自为功也。”于是佗乃自尊号为南越武帝,发兵攻长沙边邑,败数县而去焉。高后遣将军隆虑侯灶往击之。会暑湿,士卒大疫,兵不能逾岭④.岁余,高后崩,即罢兵。佗因此以兵威边,财物赂遗闽越、西瓯、骆,役属焉,东西万余里,乃乘黄屋左纛⑤,称制,与中国侔。
(选自《史记•南越列传》)注 ①杨越:禹划九州,越地属古扬州,故称“杨(扬)越”。②新道:秦实行“书同文,车同轨”时修筑的通越道路。③被:颁授。④岭:阳山岭。⑤黄屋左纛:帝王乘坐的黄盖车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豪杰畔秦相立 畔:背叛 B.和集百越 集:召集 C.以其党为假守 假:代理 D.佗即移檄告横浦、阳山 移:传递
①秦为无道,天下苦之
②恐盗兵侵地至此
③番禺负山险,阻南海
④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
⑤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
⑥高后听谗臣,别异蛮夷
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④⑥D.①③⑤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初,赵佗只是南海郡龙川县的县令,因任嚣的赏识,而被委以重托。后来通过他自己的打拼又做了南越王。
B.刘邦做了皇帝后,本来想诛杀赵佗,但因“中国劳苦”而不得不封佗为南越王,以保持南方的安定。
C.在高后主政时,赵佗借口朝廷禁止南越在边关设市从事铁器的贸易活动,发起战争,但在攻打几个县城失败后就撤回去了,据险与朝廷抗衡。
D.赵佗在高后死后,用财物来收买百越各部落,使他们归附自己,进而扩展疆土,自称皇帝,发号施令。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
②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
③高帝立我,通使物。今高后听谗臣,别异蛮夷,隔绝器物,此必长沙王计也。组卷:0引用:1难度:0.4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早 雁
杜 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①月明孤影过,长门②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乡菰③米岸莓苔。注 ①仙掌:皇宫求仙时以铜铸仙人托盘承露的一种设施。②长门:汉代宫殿之名,这里指朝廷。③菰(gū):草本植物,果实可食用。
(1)本诗描写的是早秋时节在“胡骑”入侵情境下离散的大雁,它们四散飘飞,哀鸣阵阵,流离失所,寄身江南。第二联描写大雁飞过皇宫的“孤影”与叫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早雁在文中象征什么?作者借早雁这一形象抒发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怀?组卷:3引用:1难度:0.6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10.按要求扩展下面的句子。
原句:青年人读书,既要博又要专。
(要求:以原句为总说,再写两个分说的句子,每句不少于20个字)
青年人读书,既要博又要专。①组卷:4引用:1难度:0.6
五、写作(60分)
-
1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飞机上接受意大利《机会》杂志记者采访。记者问他:“最不能等待的事情是什么?”比尔•盖茨没有回答记者往往希望听到的“商机”两字。他说:“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过于孝敬父母!”
材料二: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以上两则材料,涉及的是中外关于“孝”的话题。请在以下5个候选题目中任选一个作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1)孝不我待 (2)孝的真谛 (3)孝的沉思 (4)孝与忠(5)孝与人生
要求:①立意自定;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组卷:0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