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南省信阳市高考地理二检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2020年11月2日,有网友拍到秦岭上空云图(如图),展现了秦岭两侧截然不同的天气状况。据图回答1~2题。
拍摄者面向的方位是( )组卷:1引用:0难度:0.60 -
2.2020年11月2日,有网友拍到秦岭上空云图(如图),展现了秦岭两侧截然不同的天气状况。据图回答1~2题。
下列现象能反映秦岭对冷空气阻挡的是( )组卷:1引用:0难度:0.60 -
3.巴伦支海大部分区域处于北纬70°以北,却被称为“北冰洋暖池”,每年3月底、4月初海冰面积最大。读巴伦支海4月份多年平均海冰分布图(如图),回答3~4题。
4月份巴伦支海的海冰集中分布在北部和东南部,其主要原因是( )
①极地东风
②纬度
③盐度
④离陆地远近
⑤洋流组卷:1引用:0难度:0.50 -
4.巴伦支海大部分区域处于北纬70°以北,却被称为“北冰洋暖池”,每年3月底、4月初海冰面积最大。读巴伦支海4月份多年平均海冰分布图(如图),回答3~4题。
近年来,北极及巴伦支海海冰面积呈变小趋势,将会导致( )组卷:1引用:0难度:0.70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56分)
-
2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欧班列开行数量迅速增长。目前,我国依托第二亚欧大陆桥和西伯利亚大铁路,已经开通了西(经阿拉山口)、中(经二连浩特)、东(经满洲里)三条中欧铁路运输通道,国内开行城市达到28个,到达欧洲11个国家29个城市。与40到50天的海运相比,铁路运输要快很多,仅需11到14天。
材料二:波兰中部的罗兹市曾是欧洲最主要的纺织工业中心,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停滞。中欧班列的开通,使该市成为中国货物在欧洲中部的重要集散地。
材料三:中欧班列路线示意图(如图1)及波兰简图。
(1)分析波兰罗兹市由纺织中心向物流中心转变的原因。
(2)中欧班列的开通使波兰工业生产发生哪些改变?组卷:3引用:1难度:0.5 -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潮汐主要是指海水在日月引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材料二:潮沟是一种淤泥质海岸常见的微地貌,是由于潮汐作用形成的冲沟。在辽河口的海滩上,一道道潮沟呈树枝状分汊,一侧朝向海洋,一侧朝向陆地,被形象的称为“潮汐树”,并在海滩植被的作用下得以稳定存在(如图)。
材料三:辽河三角洲地处辽河、大辽河入海口交汇处,湿地内分布着20余万亩的红海滩-一生长着火红的翅碱蓬的海滩。翅碱蓬适宜生长在土壤盐分含量在10%~16‰之间。当土壤盐分含量超过16‰时,翅碱蓬生长逐渐受到抑制,甚至死亡。近年来,受自然环境变化和人为活动的影响,翅碱蓬分布面积逐年缩减。
(1)简述辽河三角洲上潮沟的形成过程。
(2)判断海岸线A、B两侧海洋与陆地位置分布,并分析原因。
(3)分析红海滩面积减少的原因。组卷:3引用:3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