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选题
-
1.我国的下列科技新成果,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组卷:485引用:41难度:0.7 -
2.在“蜡烛及其燃烧探究实验”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9引用:2难度:0.9 -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组卷:3引用:3难度:0.8 -
4.A、B两种元素,已知A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a,A3-与Bn+的电子层排布相同,则B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
组卷:48引用:4难度:0.7 -
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组卷:11引用:3难度:0.7 -
6.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组卷:60引用:9难度:0.9
三、实验题
-
17.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3)实验室也可以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在装置B中制取氧气,若选用装置C作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装置C的优点是
(4)用装置D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5)实验室常用固体锌粒和稀盐酸溶液反应来制取氢气。常温下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实验室制取氢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组卷:20引用:3难度:0.7
四、科学探究题
-
18.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分解氯酸钾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进行了下列实验。
【设计实验】用图1所示Y形试管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Ⅰ:检查装置气密性并装入药品;
步骤Ⅱ:加热右侧支管,用带火星的木条在导管口检验生成的气体;
步骤Ⅲ:冷却后,将装置倾斜,使左侧支管中的药品进入右侧支管,再加热右侧支管,用带火星的木条在导管口检验生成的气体。
【实验现象】步骤Ⅱ和步骤Ⅲ中,一段时间后都能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但不同的是
【交流反思】要想确认分解氯酸钾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还需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的
【拓展探究】在老师的指导下,该小组同学利用图2所示装置继续进行深入探究。以氧气的体积分数为纵坐标,温度为横坐标,得到图3所示曲线(图中的“1:2”“1:1”“2:1”“3:1”“4:1”“5:1”指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比)。
【实验分析】据图3,氯酸钾的分解温度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比变化的大致规律是
【交流应用】图3中氯酸钾含量增多,其分解温度不断增大的原因可能是组卷:1引用:1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