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湖北省十堰市联合体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

发布:2024/11/25 10:0:2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下列各物质或其主要成分的名称(或俗名)、化学式、类别一致的是(  )

    组卷:36引用:7难度:0.9
  • 2.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

    组卷:96引用:15难度:0.7
  • 3.过氧化钠与足量的NaHCO3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加热,排除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是(  )

    组卷:75引用:6难度:0.7
  • 4.下列物质都能导电,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组卷:69引用:10难度:0.9
  • 5.下列反应中,能用H++OH-═H2O表示的是(  )

    组卷:120引用:49难度:0.7
  • 6.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中,其原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组卷:166引用:7难度:0.1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5分)

  • 18.现有一不纯的小苏打样品(含杂质NaCl、Na2CO3•10H2O),为测定NaHCO3的质量分数,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夹持仪器未画出)。

    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组装好实验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②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并将其放入硬质玻璃管中;称量装浓硫酸的洗气瓶C的质量和装碱石灰的U形管D的质量。
    ③打开活塞K1、K2,关闭K3,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
    ④关闭活塞K1、K2,打开K3,点燃酒精灯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
    ⑤打开活塞K1,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拆下装置,再次称量洗气瓶C和U形管D的质量。
    [资料]
    ⅰ.浓硫酸常用于吸收水蒸气。
    ⅱ.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ⅲ.Na2CO3•10H2O
    Na2CO3+10H2O↑。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E的名称是
     
    ,其中盛放的药品是
     
    ;若无该装置,则会导致测得的NaHCO3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步骤③的目的是
     

    (3)装置B中除反应Na2CO3•10H2O
    Na2CO3+10H2O↑外,还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若实验中称取样品的质量为50.0g,反应后C、D装置增加的质量分别为12.6g、8.8g,则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若将等质量的该样品与足量稀硫酸混合,可得CO2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组卷:52引用:9难度:0.5
  • 19.根据下表信息,解答有关问题。
    氯气Cl2 KMnO4 PbO2
     有刺激性气味,呈黄绿色,有毒气体  易溶于水,溶液呈紫红色,可用于杀菌消毒 Pb的最高化合价为+4,其稳定化合价为+2,难溶于水,灰色固体
    (1)上表所列物质通常作氧化剂的是
     

    (2)在浓盐酸中加入少量KMnO4,剧烈反应,产生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溶液紫红色褪去,已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16HCl(浓)═2KCl+2MnCl2+8H2O+5Cl2↑。其中氧化剂是
     
    ,氧化产物是
     
    。每生成71g氯气,则被氧化的还原剂的质量为
     

    (3)取一定量的酸性KMnO4溶液依次进行下列实验,有关现象记录如下:滴加适量H2O2,紫红色褪去,并有无色气泡产生;再加入适量的PbO2固体,固体溶解,溶液又变为紫红色。
    ①在配制酸性KMnO4溶液时,能否用盐酸?原因是
     
    。KMnO4、H2O2、PbO2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4)根据上述反应能否比较Cl2与H2O2的氧化性强弱?
     
    (填“能”或“不能”)

    组卷:18引用:1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