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发布:2024/10/10 15:0: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在以下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生物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组卷:12引用:1难度:0.5 -
2.下面诗文或谚语与所蕴含的科学知识不对应的是( )
组卷:9引用:2难度:0.5 -
3.各种生物生长或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彼此之间形成复杂的联系。下列选项中没有体现生物因素对果树生长的影响的是( )
组卷:40引用:5难度:0.7 -
4.支付宝APP中有个小程序是蚂蚁森林。当用户减少碳排放量累计到一定数值后,可在沙漠中植树。在沙漠中植树可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组卷:39引用:3难度:0.6 -
5.春季的杨柳飞絮会给空气造成污染。为治理这种污染,可以给杨树和柳树注射一种抑制剂。像给病人打针一样给杨树和柳树“输液”,可抑制花芽分化从而减少飞絮的形成。抑制剂应该注入到树干的( )
组卷:3引用:1难度:0.5 -
6.如图为一条食物链中四种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61引用:4难度:0.5 -
7.以下各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弱的是( )
组卷:146引用:84难度:0.7 -
8.小哈为了探究温度对菊花生长的影响,设计了如下表所示实验方案,其中①和②分别为( )
实验处理 菊花的数量/株 光照条件 温度/℃ 浇水情况 对照组 10 向阳 20 适量浇水 实验组 ① ② 10 适量浇水 组卷:1引用:3难度:0.5 -
9.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生态系统包括( )
组卷:12引用:1难度:0.8 -
10.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mm的塑料颗粒,很多微塑料的大小只有微米级别。目前在海洋、湖泊、河流等水源中都检测到不同浓度的微塑料,甚至在珠穆朗玛峰上也发现有微塑料的存在。以下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组卷:8引用:1难度:0.5 -
11.每个人指纹的图案、断点和交叉点各不相同,呈现唯一性且终生不变。利用这一特点发明的指纹识别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手机解锁、在线支付等领域。指纹的形成主要受遗传物质的影响,这些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 )
组卷:54引用:3难度:0.5 -
12.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得到甲、乙两个视野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中不是必须进行的是( )
组卷:25引用:5难度:0.5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
-
35.小刚同学参加植物栽培大赛,亲手在自家阳台种了一株番茄如图一,并结出了果实如图二,他将番茄果实的果皮、果肉和其内的“筋络”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物像如图三、图四、图五所示。
(1)图一中②把①和③连接起来,①②③都属于
(2)图四所示番茄果肉细胞,细胞壁壁较薄、甜甜的汁液储存于
(3)芽尖和根尖处有大量的组卷:23引用:1难度:0.5 -
36.阅读材料,分析评价下列实验,并回答问题。
材料1:国庆节的天安门广场是花的世界,其中有很多菊花。自然条件下,菊花多是秋季开花,花期通常在十月下旬。怎么样让菊花提前到“十一”(国庆节)开花呢?
材料2:园林科研人员知道植物的开花和果实的成熟受日照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再查阅当地气象资料得知,9月份平均日照时间约为12小时,10月份平均日照时间约为10小时。
由此推测是不是日照时间长短对菊花开花有影响呢?
(1)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缩短日照时间能使菊花提前开花。
实验准备:在国庆节前50天准备大小相近、生长状况良好的20盆菊花苗,准备一间暗室。
实验步骤;国庆节前50天,将20盆菊花苗平均分成A、B两组:①A组给以每天10小时光照,半月后给以每天8~9小时的光照;B组给以每天12小时光照。(施肥、浇水、温度等栽培条件两组一样)②每天光照后,将菊花放到暗室进行遮光处理。持续50天。③每天同一时间记录菊花开花的数量和开花时间。
(2)这个实验的变量是
(3)预期结果与预测结论:若A组菊花大多数在“十一”前开花,而B组菊花大多数没有开花,则说明
(4)实验中,为什么两组菊花各要10盆而不是1盆?
(5)实际上影响菊花开花的因素还有温度、湿度、施肥等,实验小组探究了不同因素对菊花开花时间的影响,设计了如下表几组实验(时间持续50天):组别 甲组 乙组 方案一 温度10℃;光照每天8小时 温度20℃;光照每天8小时 方案二 温度10℃;光照每天12小时 温度20℃;光照每天12小时 方案三 温度10℃;光照每天12小时 温度20℃;光照每天8小时
三个方案均设置甲、乙两组的目的是组卷:4引用:1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