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6课 五石之瓠》2022年同步练习卷(5)

发布:2024/12/24 8:0:12

一、选择题

  • 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组卷:43引用:15难度:0.7
  •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42引用:9难度:0.9
  •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活用情况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之成而实五石
    ②吴王使之
    ③夫子固拙于用
    ④冻风时作,作则
    ⑤其不能自举也
    ⑥泰山之阳,汶水西

    组卷:65引用:16难度:0.7
  •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世世洴澼絖:从事
    ②今一朝而技百金:买
    ③吾为其无用而之:击破
    ④魏王我大瓠之种:遗留
    ⑤宋人有善为不手之药者:同“皲”,皮肤冻裂
    ⑥客得之,以吴王:同“悦”,高兴

    组卷:62引用:9难度:0.9
  •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我之成而实五石

    组卷:80引用:12难度:0.8
  •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都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①何不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小年不及大年
    ③古之学者必有师
    ④客得之,以吴王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⑥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

    组卷:60引用:8难度:0.8
  • 7.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28引用:13难度:0.7
  • 8.下列对原文《五石之瓠》的内容或手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3引用:13难度:0.7

二、古代诗歌阅读

  •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感皇恩•读《庄子》,闻朱晦庵即世
    辛弃疾
    案上数编书,非庄即老。会说忘言始知道。万言千句,自不能忘堪笑。今朝梅雨霁,青天好。
    一壑一丘,轻衫短帽。白发多时故人少。子云何在,应有玄经遗草。江河流日夜,何时了。
    [注]①本词为作者罢居瓢泉之时悼念理学家、友人朱熹而作。朱熹卒于庆元六年(1200)三月,词中有“梅雨”句,当作于初闻噩耗之时。  ②子云:西汉大儒扬雄,后文“玄经”指扬雄的哲学著作《太玄》。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前五句写自己平时不废吟咏,这与熟读老庄之书所知“忘言始知道”的玄理明显矛盾,读老庄书却不得其解,非常可笑。
    B.“今朝梅雨霁,青天好”两句景中含理,借说天气暗示词人对老庄哲学有了新的认识,仿佛雨过天晴,豁然开朗。
    C.下片语淡情深,先写隐退山林的生活,其后“白发多时故人少”中的一“多”一“少”对比,表达了词人嗟己悼人的情感。
    D.“子云何在”四句,把朱熹比作大儒扬雄,称道他“立言不朽”,他的思想将如江河流淌,万古不废。
    (2)朱熹是大儒,《庄子》是道家著作,但本词中辛弃疾却在读《庄子》时悼念朱熹,请结合全词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组卷:21引用:4难度:0.5

五、名著阅读

  • 2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注]而藏之庿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秋水》)[注]巾:用巾包裹或覆盖。笥:装入竹箱中。
    孔子和庄子都是追求快乐的人,他们所追求的快乐有什么不同?

    组卷:4引用:5难度:0.7
  • 28.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问题。
    [甲]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庄子•秋水》)[乙]平原君欲封鲁连,鲁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连寿。鲁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也,而连不忍为也。”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
    (《史记•鲁仲连列传》)[注]①鹓鶵:传说与凤凰同类的鸟。②鸱:鹞鹰。③鲁连:鲁仲连。
    (1)[甲]文中的庄子和[乙]文中的鲁仲连有什么相同的志趣?
    (2)庄子和鲁仲连各用什么方法表明了自己的志趣?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回答。

    组卷:5引用:8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