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年湖南省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高考地理第一次联考试卷(一模)

发布:2025/1/7 14:0:3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2021年11月7日新民晚报用《锋前增温显效果,强冷空气在路上》为标题报道上海天气:今天早晨5时,强冷空气的前锋已经抵达了山东西北部到安徽西部一线。在“锋前增温”作用下,今天白天的最高气温“居然”有23℃左右。如图为锋面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下列关于此次上海气温异常变暖现象的说法,合理的是(  )
    ①锋前暖空气被压缩增温
    ②锋后冷气团被锋前暖气团热传导增温
    ③南来的暖空气被锋面阻挡,加剧大气升温变暖
    ④局部地形阻挡,导致暖气团释放热量增温

    组卷:0引用:0难度:0.70
  • 2.“锋前增温”指在冷气团到来之前,处在冷锋前部的区域被暖湿气流控制,随着冷锋逼近,冷气团把原来占主导地位的暖气团迅速挤压到狭窄区域聚集增温。2020年1月某日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出现了较大幅度的“锋前增温”现象。如图示意我国局部地区该日8:00的近地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锋前增温对图示区域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引用:0难度:0.70
  • 3.2021年11月央视地理栏目报道:在广东省梅州市隆文镇的石灰岩山体密林中,有一个当地人称为龙宫的绿窟潭,潭水非常清澈,能见度高,当地大早时,村民抽水抗旱,很奇怪的是,抽水时潭水下降了20cm,三天后反倒涨了70cm,地质专家经过考察,发现该潭内没有水流动的痕迹、也无外界河流联通,专家考察后绘出了绿窟潭的结构图,同时解释了潭水不降反升和潭水清澈的原因。依据材料和图、完成3~5题。

    对绿窟潭竖潭和横潭的成因解释合理的是(  )

    组卷:2引用:0难度:0.50
  • 4.2021年11月央视地理栏目报道:在广东省梅州市隆文镇的石灰岩山体密林中,有一个当地人称为龙宫的绿窟潭,潭水非常清澈,能见度高,当地大早时,村民抽水抗旱,很奇怪的是,抽水时潭水下降了20cm,三天后反倒涨了70cm,地质专家经过考察,发现该潭内没有水流动的痕迹、也无外界河流联通,专家考察后绘出了绿窟潭的结构图,同时解释了潭水不降反升和潭水清澈的原因。依据材料和图、完成3~5题。

    绿窟潭潭水不降反升的原因是(  )

    组卷:3引用:0难度:0.30

[地理—一选修3:旅游地理]

  •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潇湘八景”最初是以湘江流域的自然风光为基础,加以浪漫的艺术抽象而绘制的八幅极富诗意的平远山水图画,图a为八景之首的“谢湘夜雨图”;经国内外30余位知名学者进行现场考蔡论证,碗认“潇湘夜雨”实地观景点为永州城北潇水和湘水汇合处的萍岛(图b)。
    零陵地区充分吸收专家学者的意见,着力打造涵盖潇湘楼、潇湘馆、潇湘阁、湘门、潇湘驿、湘妃庙等景致的“潇湘夜雨图”,最大限度挖掘潇湘古镇区域的文化潜力,使之成为符合零陵古城历史而脱、兼具诗情画意的旅游新热点,促进零陵文旅融合大发展。

    (1)简述选择“萍岛”作为“潇湘夜雨”的发生地的地理依据。
    (2)从旅游资源开发角度分析零陵地区打造“潇湘夜雨图”的原因。

    组卷:3引用:1难度:0.5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据中新网报道,正在建设“世界级生态岛”的崇明岛已经实现生活垃圾不出岛。崇明固体废弃物处置综合利用中心用生活垃圾发电,月平均发电量约5760兆瓦,所发电每年可向崇明电网提供电能约0.48亿度,满足3万户家庭年用电量。生活垃圾变废为宝如今已成现实。东滩湿地公园位于崇明岛的最东端,处于长江入海口,是亚太地区候鸟迁徙的必经之路,届时可看到成千上万的雁、鹭等飞禽,十分壮观。如图为东滩湿地示意图。

    (1)指出东滩湿地候鸟最多的季节并说明原因。
    (2)说出固体废弃物对崇明岛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组卷:2引用:1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