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年天津市河西区高考生物三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卷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如图所示脂质体是一种人工膜,主要由磷脂组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27引用:7难度:0.6
  • 2.模型方法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组卷:55引用:7难度:0.6
  • 3.用不同浓度的药物X处理洋葱根尖一段时间后,分别制片观察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特点,并统计有丝分裂指数[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数×100%],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00引用:4难度:0.7
  • 4.基因型为AAXBY的某动物(2n=4),体内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如图所示,图中数字表示染色体。若该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了1个AXBY的精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12引用:5难度:0.5
  • 5.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转化R型菌的机理为:特殊生长状态的R型菌分泌细胞壁自溶素(专一性破坏细菌细胞壁的蛋白质,对细菌其他成分无破坏作用)破坏部分细胞壁,暴露出内部的细胞膜。少量S型细菌的控制荚膜合成的基因与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后,可被解旋成两条单链DNA,其中一条进入R型菌并替换相应片段,一条在细菌外被分解为核苷酸。随着细菌的繁殖,后代出现S型菌和R型菌两种类型的细菌后代。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8引用:5难度:0.6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5题,共52分。

  • 16.腐乳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发酵食品,几百年来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天津市蓟州区的“品香源”腐乳手工制作技艺始于清朝末年,传承至今已有 120多年历史。腐乳是用豆腐发酵制成,民间老法生产腐乳为自然发酵,现代腐乳生产多采用优良的毛霉菌种进行发酵,现代化生产流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民间制作腐乳时
     
    (填“需要”或“不需要”)灭菌,发酵好的豆腐上布满了菌落,这些菌落
     
    (填“属于”或“不属于”)同一物种。腐乳在发酵过程中,主要起作用的菌种是毛霉,属于
     
    (填“真核生物”或“原核生物”)。
    (2)为了筛选出优良的毛霉菌种,可配制以豆渣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并在培养基中加入
     
    试剂,使之呈紫色,将毛霉孢子悬浮液用
     
    法接种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培养基上会出现以毛霉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挑选
     
    的菌落中的菌株用于生产。
    (3)腐乳制作时,从微生物培养的角度分析,豆腐相当于
     
    ,豆腐中的脂肪可作为微生物生长所需的
     

    (4)如果发现容器内上层效果比底层的好,说明该发酵菌的新陈代谢类型是
     
    。豆腐中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会被分解成
     
    ,脂肪会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所以腐乳的口感十分细腻。
    (5)为了检测腐乳的营养价值,可以检测腐乳中
     
    (填“氨基酸态氮”或“蛋白质态氮”)的含量,一般来说,该物质含量越多,说明腐乳的营养价值越高。
    (6)腐乳制作过程中要加盐腌制,加盐可以起到调味的作用,还能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还能
     
    ,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

    组卷:29引用:1难度:0.7
  • 17.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高发于东南沿海地区。我国肝癌病人的中位年龄为40~50岁,男性比女性多见。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确定。随着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总体疗效已有明显提高。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率较高。为探究肝癌复发的免疫机制,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
    (1)树突状细胞在免疫调节中具有
     
    和呈递抗原的功能。
    (2)科研人员分别测定原发性肝癌(PT)和复发性肝癌(RT)的多个组织样品中树突状细胞的数量,得到如图所示结果。与PT相比,RT样品中树突状细胞
     

    (3)树突状细胞将抗原呈递给
     
    ,后者分泌细胞因子,刺激细胞毒性 T细胞分裂、分化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在RT患者中,细胞毒性 T细胞活化后的功能是
     

    (4)科研人员对PT和RT组织样品中的细胞毒性T细胞进行检测。
    ①结果显示,RT中的细胞毒性 T细胞数量仅为PT中细胞毒性T细胞数量的67%,这可能是由于RT组织中细胞毒性 T细胞接受细胞因子刺激后,
     
    造成的。
    ②为进一步从分子水平探究在RT患者体内,细胞毒性T细胞数量发生变化的原因,科研人员查到如下资料。请以研究者的身份学习短文,参与实验设计。
    在正常细胞免疫中,对细胞毒性T细胞的基因转录特征进行分析,发现klrb、il23a等基因表达相对下调,而细胞因子基因表达上调,促进细胞毒性 T细胞被招募到肿瘤组织;ox40基因表达上调,使细胞毒性T细胞表现出更容易激活的状态;同时 pdgf基因表达会相应下调,以解除对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第一步:筛选目标基因。选择
     
    基因并检测其表达量。
    第二步:预期结果。若
     
    ,则支持①的实验结果和推测。
    (5)基于特异性免疫相关知识,分析(2)(4)实验结果是否相互支持并说明理由:
     
    。由此提出一个可进一步探究的科学问题:
     

    组卷:42引用:1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