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山西大学附中高三(下)模块生物试卷(3月份)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6分)
-
1.科研人员为研究枇杷植株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光合特征,对其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进行了测定,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231引用:38难度:0.9 -
2.据报道,科研人员选取成人皮肤细胞,将其培育成神经干细胞后,放入特制的环境中,诱导组织进一步生长发育,最终形成一个豌豆大小的“微型人脑”。这个组织已经达到 9 周胎儿大脑的发育水平,但尚不能独立思考。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组卷:92引用:17难度:0.7 -
3.研究发现,线粒体促凋亡蛋白Smac是促进细胞凋亡的一种关键蛋白质,正常细胞的Smac存在于线粒体中,当线粒体收到释放这种蛋白质的信号时,就将这种蛋白质释放到线粒体外,然后Smac与凋亡抑制蛋白(IAPs)反应,促进细胞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53引用:16难度:0.7 -
4.人体内有些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的调控,常见的有下列两种途径:
途径1:下丘脑→垂体→腺体激素分泌
途径2:下丘脑→腺体激素分泌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组卷:27引用:8难度:0.7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
11.豆浆是深受中国百姓喜爱的饮品,但易变质,保质期较短.科研人员对变质豆浆中的腐败细菌进行分离,并研究了乳酸链球菌素对腐败细菌的抑制效果,为生产豆浆时,优化保质方法提供依据.主要研究过程如下:
①豆浆变质处理将2种市售豆浆A、B和自制豆浆在无菌操作台上分别装入已灭菌的250mL三角瓶中,密封、37℃条件下,放置7d后,豆浆发生变质.
②腐败细菌的初步分离和计数取变质的豆浆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到细菌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各培养基上菌落种类和数量.结果如表:
③比较乳酸链球菌素添加量对腐败细菌的抑制效果以自制的新鲜豆浆为材料,经相应处理后,在37℃下放置35d后,统计豆浆中腐败细菌数量,结果如图.细菌
序号菌落特征 菌落直径/mm 菌落数/个 豆浆A 豆浆B 自制豆浆 S1 表面有白色绒毛,圆形边缘不规则 5 5 3 7 S2 白色,表面无绒毛,有白色液滴 1~2 18 11 24 S3 黄色,表面无绒毛,如同黄色液斑 20-30 11 7 1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三角瓶的常用灭菌方法是
(2)步骤②中适宜采用的接种方法是
(3)乳酸链球菌素是一种天然食品防腐剂,它是由3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步骤③结果表明,最能耐受乳酸链球菌素的细菌是
(4)与用抗生素防腐相比,使用乳酸链球菌素防腐的优点是组卷:64引用:6难度:0.5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
12.已知细胞合成DNA有D和S两条途径,其中D途径能被氨基蝶呤阻断.人淋巴细胞中有这两种DNA的合成途径,但一般不分裂增殖.鼠骨髓瘤细胞中尽管没有S途径,但能不断分裂增殖.将这两种细胞在培养皿中混合,加促融剂促进细胞融合,获得杂种细胞,并生产单克隆抗体.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生产单克隆抗体时,一般不直接利用效应B淋巴细胞,主要原因是
(2)①过程中,常用的与植物细胞融合相同的诱导剂是
(3)②过程为
(4)④表示杂交瘤细胞的扩大培养,其既可在体外培养,也可注射到小鼠
(5)为了从培养液中分离出杂交瘤细胞,需在③过程向培养液中加入组卷:114引用:8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