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四十八中八年级(上)开学语文试卷

发布:2024/7/29 8:0:9

一、选择

  • 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5
  • 2.下列加点字读音错误最少的一项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5
  • 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组卷:38引用:1难度:0.5
  • 4.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9
  • 5.下列词语书写错误最少的一项是(  )

    组卷:5引用:1难度:0.9
  • 6.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6引用:1难度:0.8
  • 7.下列诗句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9
  • 8.下列语句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5引用:1难度:0.9
  • 9.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1引用:1难度:0.5
  • 10.下列对“之”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19引用:1难度:0.5
  • 11.下列选项和“蒙辞以军中多务”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组卷:20引用:1难度:0.5

三、阅读

  • 32.阅读《活板》,完成下面小题。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1)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 冒:覆盖
    B.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 具:准备(好了)
    C.不沾污。 殊:特殊
    D.刻之 旋:立即,立刻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自冯瀛王始五经 每字为一
    B.烧令坚 用讫再令药镕
    C.持火炀之 瞬息可
    D.不燔土 柳絮因风起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活板的制作和印刷过程可以简要概括为:刻制活字模→排版、制版→印刷→拆版及活字模存放等几大工序。
    B.活板的主要特征在于“活”,集中体现在字是活的,排版、印刷是活的,以及字印便于贮存重排等方面。
    C.本文抓住活板特点,说明工艺程序,有条不紊,给人以清晰、完整、系统的印象。
    D.活板的字模之所以用胶泥而不用木料制作,是因为木料质地太软,且不宜用“火炀”。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②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组卷:3引用:1难度:0.5
  • 33.阅读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陶勇
           ①“凡大医治病,不得问人之贵贱贫富,怨亲善友,必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唐代名医孙思邈《大医精诚》里的这段话,让我明白,医生不同于其他职业,从医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多的是一种使命和情怀。
          ②2009年我前往江西义诊,为当地患者免费做白内障手术。一个寒冷的清晨,下着毛毛细雨,干枯的落叶满地堆积。一队衣着臃肿的老人蹒跚而来,王阿婆走在队伍的最后面,严重的驼背让她重心前移,每走一步都感觉刹不住车似的要向前栽倒。
          ③看诊后我发现她的眼部情况也很糟糕,白内障的程度特别重,绝对算是复杂病例。出发时老师曾一再告诫,复杂的手术风险很大,对专业经验和心理承受力的要求都非常高,年轻人不要去碰,因为失败的可能性很大。衡量再三,我只能无奈地表示:做不了。
          ④没想到,联络员却意外地为阿婆求情。原来王阿婆的丈夫已过世十年,五年前,唯一的儿子也在事故中遇难。阿婆平日里最爱做的事就是拿出丈夫和儿子的黑白照片轻轻抚摸。只是她并不知道,那张照片因为反复摩擦早已模糊。三阿婆肚子里长了个瘤子,生命已进入倒计时,这也许是她唯一一次重获光明的机会。
          ⑤看着阿婆严重的驼背,我还是犹豫。作为一个经验并不丰富的年轻医生,如果手术失败,我的职业生涯可能才刚刚开始,就已经吉凶难料。而且她已时日元多,值得我冒这个风险吗?
          ⑥这个时候,王阿婆说:“阿想制件寿衣嘞。”我听懂了,她想给自己做件寿衣。在江西的部分村落有个风俗,入殓所穿的寿衣,一定要是自己亲手做的,如果不是,到了那边会见不到自己的家人。对一个老人来说,逝去之后如果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家人,那将是一种怎样绝望的痛苦。
          ⑦简单的愿望,朴素而真实,让人无法拒绝。如果阿婆是我的至亲,我还会瞻前顾后吗?还会护惜前程吗?想到这,我下定了决心。为了让驼背的阿婆上半身放平,我们帮她找来半米高的垫子垫腿。为了确保她术后能看得见,我们破天荒地给她双眼同时进行了手术,尽管这在眼科手术原则里一般是不允许的。好在手术有惊无险,我也如释重负。离开时,驼背的阿婆依旧一路走一路晃,可每一步都与地面贴得那么稳当。
          ⑧三个月很快就过去了。南方的初春似乎也善解人意,树上冒出不少嫩绿的新芽,仿佛在为我们送行。后来联络员找到我说,王阿婆在手术后一个星期就过世了。那七天里,她逢人就说政府好,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那七天里,她给自己做了件寿衣,将丈夫和儿子的照片紧紧缝在了口袋里。阿婆请联络员告诉我,这些年,她一个人,什么也看不见,在黑暗中很孤独,很想回家,谢谢我,帮她找到了回家的路。
          ⑨我忽然很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作为职业生涯开端的手术,我感受到了专业性以外的东西。医生所能带给病人的希望,不只是解除病痛,还有在生死之间的一种期待。
    (1)请在第①段中选取四个字,为文章拟标题,下列那个选项最恰当
     

    A.大医治病
    B.普同一等
    C.自虑吉凶
    D.从医使命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讲述了陶勇医生不顾老师告诫,为阿婆治疗白内障的事情,他破天荒地对阿婆双眼同时进行手术,是不被允许的,有违从医职业道德。
    B.第②段画横线句子是写景句,描写了“我”在江西义诊时的天气状况及环境,为王阿婆的出场渲染了凄凉的气氛。
    C.文章语言质朴自然,情感抒发真挚动人。
    D.“我”为王阿婆做白内障手术的成功,虽然只为王阿婆带来了七天光明,但是帮阿婆实现了亲手为自己做寿衣的愿望,“帮她找到了回家的路”,可以说是为她再塑了生命。
    (3)请你赏析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离开时,驼背的阿婆依旧一路走一路晃,可每一步都与地面得那么稳当。

    组卷:2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