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陕西省西安四十八中两校高考语文联考试卷
发布:2024/5/28 8:0:9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鸦片战争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变革和法律体系转型,以国家法律为重要渊源的家法族规也经历了近代转型,呈现出不同以往的发展变化和时代特征。因为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历史、经济、文化差异甚大,这种转型与发展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徽州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的区域,其家法族规的转型呈现出自身的独特性,展现了近代家法族规转型的区域差异。
传统保守思想在徽州近代家法族规的转型中一直占据主流地位。其所做出的一些变革并未触碰宗族传统统治的根基,尤其在涉及血缘伦理、尊卑等级方面,多选择坚守传统,甚至不惜与变革后的国家制度或者法律法规相抵触。总体而言,徽州家法族规的近代变革仅集中于少数宗族,如绩溪耿氏、涧州许氏、歙县叶氏等。歙县叶氏,在1925年修订的家法族规中,对教育的认知已具国际化视野,鼓励家族成员大学毕业后继续到海外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叶氏也是徽州地区为数不多接受“异姓承嗣”并将其写入家法族规的宗族之一。但即便是在这些为数不多的变革家法族规中,依然保留着大量传统思想。如叶氏家法族规仍然强调娶妻“不必论其贫富但择其门第”;男女相处,应坚持“男女有别,尊卑有礼,内言不出,外言不入”;对于“四十以上能苦志不变”的节妇烈女,延续一贯的鼓励态度并给予嘉奖。
家法族规自诞生起在指导思想、立法原则上与国家法律保持一致方向,在不违背法律的前提下制定家族自治细则。然而在近代,徽州家法族规却与法律呈现出某些“脱轨”的趋势。例如,在近代民法所倡导的婚姻自由问题上,徽州家法族规迟迟没有做出反应。在婚姻缔结时,大都坚持父母应拥有绝对的主婚权,反对结婚自由;在婚姻解除时,大多数宗族未给予女子离婚或丧偶后再嫁的权利。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但徽州家法族规仍旧没有抛弃等级观念,坚守良贱不得通婚的传统。1946年,婺源王氏仍将“良贱乱宗者”作为谱“不书”的恶行之一。从全国范围来看,近代湖南、江西等地的家法族规坚持了“不与法律相违背”的传统,在法律发生变更时,积极主动适应新的法律体系,吸收了限定继承、民事行为追认等近代法律制度。近代以来,徽州家法族规由于未能跟上法律变革的步伐,与其他地区家法族规的差异也愈渐扩大。
在近代变迁过程中,借鉴外部成果是徽州家法族规转型的主要方式。例如1919年绩溪耿氏家族对《家族规则》进行了大规模修订。在体例上,放弃了传统家法族规诸事合体的编写体例,分为组织事项、调查事项、遵守事项、劝导事宜、禁戒事项、扶助事项、戒法事项等七章三十二条。在内容上,仿照现代国家组织建构了全新的宗族架构,采纳了任期制、重视信用、鼓励实业强国,以及发展新式教育等新思想。而此次耿氏家族对《家族规则》的修订,与同一时期湖南长沙易氏家族的《家族规则》、湖南宁乡周氏家族的《家规通则》,不管是内容还是体例上均颇为相似。耿氏《家族规则》也专门添加备注,明确说明其新修订的家法族规来源于湖南省长沙知事陈氏的私家法规。编撰者认为,长沙陈氏的家法族规“宗旨纯正,法意周密”“足以教世而励俗,兴族而强国”,因此选择“通行仿办”。
(摘编自姚晔《近代徽州家族法规转型困境及其原因》)(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各地家法族规随着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变革和法律体系转型而经历了大体相同的转型。
B.徽州家法族规的近代变革集中于少数宗族所以传统保守思想在其转型中占主流地位。
C.近代徽州家法族规没有跟上国家法律变革的步伐,这在婚姻缔结和解除时有所体现。
D.近代徽州家法族规的转型主要借鉴了长沙陈氏的家法族规,借鉴是其转型的主要方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一分式结构,先总说近代徽州家法族规转型的独特性,再分别从三个角度进行阐释。
B.文章举歙县叶氏修订家法族规的例子,是为了论证徽州家法族规在转型后具有国际化视野。
C.文章将近代徽州家法族规对法律的违背与湖南等地家法族规对法律的适应进行了对比论证。
D.文章引用耿氏《家族规则》编撰者对长沙陈氏家法族规的评价,阐述了其模仿、借鉴的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徽州近代家法族规的转型并未触碰宗族传统统治的根基,在有些方面多选择坚守传统,甚至与变革后的法律法规相抵触。
B.近代徽州的家法族规大都没有肯定与支持婚姻自由,而仍旧坚持父母拥有主婚权,并没有给予女子离婚或丧偶后再嫁的权利。
C.中华民国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但徽州的家法族规没有抛弃等级观念,仍坚守良贱不得通婚的传统。
D.1919年绩溪耿氏家族在修订《家族规则》时,仿照现代国家组织建构了全新的宗族架构,但没有吸收发展新式教育等新思想。组卷:8引用:2难度:0.5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一部支持卫星通信技术的手机能做些什么?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支持卫星通信的手机,可以在没有基站信号的偏远地区,通过短报文的方式发送信息。这类信息可以在关键时刻起到重要作用,比如海难、空难等紧急情况下可以对外呼救,及时上报事故情况。此外,在偏远地区的户外如出现走失等情况,这一功能也能起到救命的作用。
具体到华为手机,中信建投最新研报指出,市场预计华为Mate 50将搭载北斗短报文,实现卫星通信功能。
何为北斗短报文?公开资料显示,该通信方式是北斗系统区别于其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独有特色服务。该服务类似于手机的短信功能,用户即使身处网络盲区(如远洋、荒漠、深山、极地等),也可通过北斗卫星系统收发信息(包括文字、语音留言及较小图片)。
(摘编自《首款卫星通信手机发布技术是何来头?》)材料二:
虽然还不能说目前头部手机厂商探索的卫星通信技术就一定是为6G时代所做的预演准备,但按照行业共识,6G技术的确将带来一个空天一体的通信发展阶段。
从这个角度看,就不难理解行业新加入者吉利集团控股的星纪时代和马斯克旗下的星链,为何会对红海厮杀的手机市场有更大希冀。星纪时代董事长李书福此前已经在陆续投资卫星企业,星链目前也在积极发射卫星,二者都直指空天一体的通信时代。
“6G需求指标以增进5G为主,包括用户传输速度、最高传输速度、区域容量、移动性可靠度、延迟性、连接密度电池等方面,另外因为6G带来大量新的技术场景,而这些技术场景提出了更高要求的定位服务,因此6G更加强调位置准确性。”谢雨珊如此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
她进一步分析,在6G时代,预期从地面、海上到距离地表2000公里,即低地球轨道以内的广大区域都能传输6G信号,并让信号传输效率不再因聚落大小、地面基础设施多寡或地形隐蔽而有显著差异,继而实现全局通信。在此过程中,凡是基站难以覆盖甚至无法覆盖的地区,预期会由卫星信号填补,因此卫星通信在6G时代扮演的角色将愈发关键。
郭天翔则向记者表示,从当前阶段看,虽然未来6G技术发展还充满变数,但是未来卫星和蜂窝通信将会是互相融合、补充的关系,将实现6G+卫星通信+近场通信。
由此可以期待的是,更顺畅的通信和交互环境在不久的将来都会陆续得到实现,也将带来更丰富的应用场景拓维空间。
(摘编自《卫星通信走人大众市场:6G时代可期》)
材料三:
在手机上的卫星通信商业化之路很窄,其商业化前景其实主要在其他行业。郭天翔认为。在汽车行业的自动驾驶、定位导航方面,卫星通信有着很大潜力,盈利可能性较大。不过汽车行业的应用还在验证中,现在还没有落地。
SpaceX旗下的Starlink(下称“星链”)计划就组建低轨卫星全球网络,提供宽带卫星通信服务。未来特斯拉汽车或也将配备卫星信号接收器,连接星链网络,提供Wi-Fi服务,同时也能增强定位、导航服务水平。近期,特斯拉就在德国展会上推出了一款配备Starlink的太阳能增程拖车。
另一个有前景的应用是机载互联网。目前,国内已有部分航司启用了机上Wi-Fi,但这一市场仍处蓝海。美国通信卫星公司Viasat 曾在2021年底的媒体沟通会上表示,中国目前存有约4000架民航飞机,能使用机上互联网的只有200架左右,仅占5%。而这个比例在美国是34%。该公司还表示,已经与中国卫通集团、中国移动达成合作,其卫星网络可供国内的航司和国外的航司进入中国使用。
根据艾瑞咨询预测,到2028年,客机机上网络设备以及网络服务可实现国产代替,同时改装价格以及流量成本将大幅下降,届时中国航空互联网仅流量收益可达300.64亿人民币。
此外,在物联网、移动网基站回传等场景中,低轨卫星也有广阔应用空间。
在全行业推动下,低轨卫星建设已是一场全球性的“太空圈地运动”。由于近地轨道位置和频谱资源有限。具有“先占先得”特征,各国均在跑马圈地。我国因此在2021年成立了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星网”),计划整合统筹国有的低轨卫星互联网建设,组网卫星规模接近1.3万颗。
我国通信业实行牌照制,目前仅有中国卫通、中国电信等少数几家持有卫星通信业务牌照。不过,随着国内航天商业化程度提高,上游的卫星制造,中游卫星运营、地面设备制造,以及下游行业应用,均将有更多机会诞生。
(摘编自《卫星通信商业化的未来并不在手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斗短报文是通过北斗卫星系统收发包括文字、语音留言及较小图片等信息的通信方式。
B.星纪时代陆续投资卫星类企业,星链积极发射卫星,他们都在迎接空天一体的通信时代。
C.6G带来大量新的技术场景,对定位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6G更加强调位置准确性。
D.目前中国民航飞机机上互联网的启用还有较大发展空间,国外卫星通信将占据这一市场。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支持卫星通信技术的手机可在网络盲区如远洋、深山等地使用,可在海难、空难等关键时刻起到重要作用。
B.在6G时代,可以利用卫星通信、在基站难以覆盖甚至无法覆面的地区传输6G信号,从而实现 全局通信。
C.特斯拉汽车将来可能利用星链网络宽带卫是通信服务,配备卫星信号接收器,主要用来增强定位、导航服务水平。
D.各国都在抢占有限的近地轨道位置和频谱资源,中国卫星网络集团计划整合统筹国有的低轨卫星互联网建设。
(3)卫星通信技术有哪些应用?请根据三则材料简要概括。组卷:5引用:2难度:0.5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云贵川绝招攀绝壁
陈宇
小刘口出“大话”,令在座的所有人一愣。
卢班长瞪着眼睛问:“爬?这又不是铁索桥,上面还有根铁索抓着,你总不能翻个跟斗就能过去吧!”
小刘在众目睽睽之下有点不好意思:“对,有根铁索就好了。”
战士们哄然大笑,七嘴八舌地取笑小刘:“哎,我说你‘云贵川’,这可不比你们贵州的那种兔子尾巴高的山。尽说孩儿话,有根铁索就好了,要是有架通天梯那更好了。哈哈哈!”
一个战士学着小刘的腔调“有根铁索就好了”,笑得前仰后合。
小刘有些急眼了,拍着胸脯站起来:“我‘云贵川’,说的都是正经话,说到做到。”
卢班长示意大家安静下来,让小刘讲下去。这时,团政委杨成武和团长黄开湘来到他们旁边,听着小刘的发言。
“我在家时,经常上山采药、打柴,爬大山,攀陡壁。眼下这个悬崖绝壁,只要用一根长竿子,竿头绑上结实的钩子,用它钩住悬崖上的树根、崖缝、石嘴,一段一段地往上爬,就能爬到山顶上去。”
小刘边说边借助手势比画着,攀着卢班长的肩做了一个腾空飞上绝壁的动作。卢班长蹲在地上任凭小刘摆布,听呆了。
“团长,政委,你们说这样行不行?”小刘看到了站在人圈外的黄开湘和杨成武,腼腆地问道。
“好,好。没想到你‘云贵川’还有这两下子!”黄团长高兴地走进人圈,把小刘从卢班长的肩上抱下来。
“我看可以试一试。”杨成武说,“我们就把希望寄托在你这个小战士身上,决心做一次大胆的试验。怎么样?”
小刘高兴地接受了任务。
“机枪掩护,吸引住敌人的注意力。小刘,上!”黄团长下达命令。
腊子河水很急,难以徒涉。黄团长把自己的坐骑牵过来,把小刘送过岸去。
绝壁紧贴着腊子河,红军指战员们紧张地站在小树林里,看着小刘用一根临时制作的长竹竿绑上铁钩攀缘陡壁。这里距离山口上的国民党守军虽然只有300余米,但向外突出的山包,形成了死角,他们看不到这边的行动。加之红军正面攻击部队时紧时歇的机枪射击声,口子上心情紧张的国民党守军根本没有考虑到这个连猴子也爬不上来的石壁会爬上人来。
小刘赤着脚,拿着长竿,用竿头的铁钩搭住一根胳膊粗细的歪脖子树根,拉了拉,觉得比较牢固后,两手开始使劲地握住竿子,依靠臂力,顺竿用力引体向上,紧贴石壁一点一点往上爬。
他双脚轮换着用脚趾抠住石缝或稍微突出的石块。很顺利,小刘“噌噌赠”没几步,爬到了竿头的顶点。在完成这第一竿后,他像猴子似的伏在那根似乎承受不住他身体重量的树根上,精微喘了口气,又向上寻找可以搭钩的石缝……
山岩下,红军指战员们都屏住气息仰视着山顶,生怕惊动了“云贵川”,好像是谁要咳嗽一声,他就会掉下来似的。夕照中,只见小刘的身体比猿猴还要灵活,轻盈的身体,忽而攀登,忽而停下。再往上,小刘瘦小的身影显得越来越小了。崖下的指挥员们高仰着脑袋,小刘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他们的心,真是一发系千钧,这一个人的成败,关系着整个战斗的胜负啊!
小刘终于攀登上了石壁,他向崖下摆着手。
眼睛都盯直了的黄团长这才长吁了一口气,摸了摸仰得发僵的脖子,兴奋异常地说:“我的妈呀!总算有办法了。”
小刘又沿着原来的路线返回到石壁下。
大家向他祝贺。小刘反倒不好意思,但又十分自豪。他抿着嘴对黄团长在微笑,好像在说:“怎么样?我说能上去就能上去嘛。”
卢班长挤了过来,两手抓住小刘一甩,放在了自己的肩上,高兴地说:“还是我们班的大英雄厉害!”
小刘拍打着卢班长的头嚷着:“快让我下去,快让我下去。晚上还得玩真格地向上爬呢。”
大家簇拥着小刘向树林深处走去。黄团长与杨政委开心地笑了。
杨政委望了望腊子口,说道:“我看这倒不像打仗,却很像是在开运动会呢!”
(选自小说《草地龙虎》第15回,有删改)
文本二:
突破天险腊子口
杨成武 在九点钟的时候,我模范的一、二连沿右边的石山上爬到敌人侧后去猛袭,配合正面突击的任务。
一、二连的战士们,都在一个一个地运动过右岸去了(水深不能徒涉),向那石壁爬上去。壁陡的石岩,怎么爬得上呢?
英勇模范的二连连长,他不顾一切地攀上去了,但后面的都没法上去,二连长即把自己的绑带解下来,慢慢地把战士们一个个吊上去。
十二点钟的时候,我正面袭击的二十个英雄的战士(第六连的),在杨连长(信相)率领下向那险口进发了,个个都持着光亮的大刀和炸弹。
不到五分钟,隆隆的炮声,密放着的枪声,轰轰的炸弹声,越打越激烈,烟弹炮火打得一塌糊涂。
坚决果敢的二十个英雄在枪林弹雨中奋勇地连续冲锋五次,但因地形的险要,和得不到右侧后一、二连的配合,因此五次都未奏效。
原来规定在右侧后进攻的部队到齐了一个连,即打一枪白色信号枪,开始攻击时,打一枪红色信号枪。
不料才吊上去一个连,它就错把红色的打出来,结果使得正面与右侧的不能配合。
时间不早了,很快就要天亮了,如果再延迟不占领,敌人的增援部队可能赶到(据捉到的敌探说鲁大昌之五、六团从岷州来增援)。
这时大家都很忧愁,恐怕任务不能完成。
突然敌人右侧后炸弹连响了八九个,高山顶上第一连的冲锋号音,正在不断地吹着,大叫着:“冲呀!快动作呀!”
正面的英雄看到右侧的到了,也开始了第六次猛攻。
在激烈的枪炮声中,双方配合着,杀进了天险腊子口的第一关。
(选自杨成武《忆长征》,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中,面对众人的哄然大笑,卢班长让小刘讲下去,最终小刘的想法得到了团长和政委的支持。
B.“小刘……拍着胸脯站起来:‘我……说到做到。’”运用动作、语言等描写从侧面塑造了人物形象。
C.文本一侧重描写了小刘试爬天险腊子口的过程,文本二则叙述了部队连续猛攻六次最终杀进腊子口的过程。
D.文本二记录了前五次进攻未奏效以及打信号枪的失误导致正面与右侧不能配合的情况,显得真实可信。
(2)小刘是文本一塑造的重要人物,小说塑造了他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同样是写突破腊子口的攀岩故事,两则文本的处理有明显不同,请从文体差异的角度简要分析。组卷:7引用:2难度:0.5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1小题,13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几天,三次经过黄河,仿佛一时间跨越了千年的时空。黄河有像母亲一样的胸襟和情怀,才有了巴颜喀拉山的浩瀚与辽远,才有了草原上那一条条洁白如练的湾流,才有了黄河的一路奔腾。
来到兰州,既是黄河的情义,又是水的情怀。曲与直,似乎都在预料之中。庆幸的是,黄河忽然在这里拐了个弯,画出了九条绚丽的弯道,积沙堆成了河湾滩、丁家滩、张家滩、北西滩、南面滩等大大小小的滩头湿地。它们像是一环环生命的脉搏,涌动在兰州盆地,使兰州从此成为第一个接纳黄河的城市,成为第一个与之相守的城市。
黄河在兰州,不仅是一条河的符号,更是兰州人的精神家园。冬日的黄河,已隐藏起激情与咆哮,它从容不迫,悠然地流,浅浅地唱。就像交响乐中的协奏曲,奏出的是黄河冬日优美抒情的叙事情怀,演绎的是黄河不争不急的无我胸怀,诉说的是黄河情深义重的赤热忠义。经过黄河,对兰州人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事;于我倒却是生命中的段段旅程,总有所触动。
(1)文中画横线处改为:涌动在兰州盆地而像是一环环生命脉搏的它们使兰州从此成为第一个接纳黄河并与之相守的城市。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原文表达效果更好?请简要分析。
(2)请简要解释文中的加点词“从容不迫”“旅程”的含义。
(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除了比喻以外还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分析其表达效果。组卷:14引用:4难度:0.5
四、写作(6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意为“天的运动刚强劲健,君子处事应像天一样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也成了清华大学的校训。
天安门广场上每天清晨的升旗仪式吸引了众多的目光,在人们印象中,升旗手总能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将巨型国旗完美地展开。但也许人们不知道,为了让国旗以最完美的姿态升起,升旗手要手托10斤重的哑铃,每天练习展旗动作300次以上。升旗手日复一日刻苦训练所展现出的奋斗姿态和奋斗韧劲令人动容。
以上材料对当代青年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2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