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3单元 生命之源--水》2015年单元测试卷(1)
发布:2024/11/20 8:1:2
一、对号入座(将合适的科学关键词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
1.科学关键词:水、看、闻、尝、防止水分蒸发、表面张力、摸、没有颜色、没有味道、透明、污染、溶解、河流、没有气味、湖泊和浅层地下水、水的浮力、毛细现象科学现象和客观事物:
全面认识物体可用的方法:组卷:1引用:1难度:0.3 -
2.水的特征包括:
组卷:2引用:1难度:0.8 -
3.如果水中溶解了对人体和其他生物有害的物质,水就被:
组卷:31引用:6难度:0.5 -
4.曹冲称象的原理:
组卷:1引用:3难度:0.8 -
5.探究小草喝水的实验中水面上滴少许油的原因:
组卷:1引用:2难度:0.7 -
6.水是动植物体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在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中都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组卷:2引用:3难度:0.7 -
7.可以供人类直接使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组卷:1引用:2难度:0.7 -
8.用粉笔吸墨水利用了水的
组卷:0引用:2难度:0.8
四、科学阅读
-
23.水污染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人类生活、工业生产、农业灌溉,都离不开水。一般说来,人类要维持生命,每人每天最少需要5升水,可以说,没有水人类就无法生存。什么是水污染泥?在环境学领域,有一个重要名词叫“水体”,它包括我们平时所说的水,另外,还把水中的悬浮物、溶解物、水生生物和底泥都作为水体的组成部分来看。水体一般是指海洋、湖泊、河流、沼泽、水库、地下水的总称;水体按类型可以分为海洋水体和陆地水体。陆地水体可分为河流、湖泊和地下水体。那么,水污染是怎么引起的呢?水体中的污染物,根据它们的性质,可以概括为下列几类:
1、病原体污染: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畜禽饲养场污水等,常含有病原体,如病毒、病菌和寄生虫。这类污水如不经过适当的净化处理,流入水体后,即会通过各种渠道,引起痢疾、伤寒、传染性肝炎及血吸虫病等。
2、需氧性污染物:生活用水,造纸和食品工业污水中,含有蛋白质、油脂、碳水化合物、木质素等有机物。这类物质随污水进入水体后,在微生物对它们的分解过程中,需要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使水体含氧减少,从而影响鱼类和其它生物的生长繁殖。当水中的溶解氧耗尽后,水中的有机物即产生厌氧消化,生成甲烷、硫化氢等,使水体出现臭味,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
3、植物营养污染物:造纸、皮革、食品、炼油、合成洗涤剂等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以及施用磷肥、氮肥的农田水,含有氮、磷、钾等营养物,如果大量的这类污水排入水体,使营养物质增多,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这类物质多呈红色,称“赤潮生物”。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会覆盖水面,附在鱿类肋上,使它们呼吸困难。死亡的赤潮生物被微生物分解,消耗掉水中的溶解氧。有些赤潮生物体内及其代替产物含有生物毒素,常常引起鱼贝类中毒死亡,并能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4、石油污染物:多发生在海洋中,主要来自油船的事故泄漏、海底采油、油船压舱水以及陆上炼油厂和生化工厂的废水。
5、剧毒污染物:主要是重金属、氰化物、氟化物和难分解的有机污染物,它们大都来自矿山、冶炼废水,它们都富集在生物体中,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
此外,水体的污染还有放射性污染,这是由于放射性物质进入水体造成的。盐类污染,各种酸碱盐无机化合物进入水体,使淡水含盐量增加,影响水质。热污染,发电站等的冷却水是热污染的主要来源,大量热水排入水体,使水温增高,水体中溶解氧减少,影响鱼类的生存与繁殖。
以上短文摘自:《世界科技全景百卷书》
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水体按类型可以分为哪几类?
(2)水体中的污染物,根据它们的性质,可以概括为哪几类?
(3)阅读完本文,你还知道了水的哪些有关问题?组卷:1引用:1难度:0.6
五、我有问题千千问
-
24.地球上存在的所有物质中,对人类及其它生物体的存在来说,最基本的东西是水和空气。地球表面积的3/4为水所覆盖。水也是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成分。生命,只有通过生物与环境间永不间断的水分交换才得以存在。
淡水水体的面积虽然远不及海洋,但却是维持陆栖生物和人类生存的根本,也是连接陆地生态系统的桥梁。目前世界上已有43个国家 和地区缺水,缺水地区面积占全球陆地面积的60%,约20亿人用水紧张,10亿人得不到良好饮用水。当前,淡水资源短缺是困扰人类社会生存的全球性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我国属贫水国。按人均占有径流量计算,每人每年平均大约2600吨水,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目前水资源量在下降,需求量却在不断上升,而且不断增加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正使全国约1/2的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日益尖锐的淡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限制因子,因此,保护淡水资源也是维护我国人民生存环境的头等大事。
阅读上面的短文并观察上面的图片,找出你所观察到的现象并提出你可以研究的问题
我所看到的现象有:
现象一:
现象二:
我能提出的问题有:
问题一:
问题二:组卷:1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