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新疆兵团地州部分学校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下列有关生物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6引用:1难度:0.7 -
2.某二倍体植物中,耐旱性和小耐旱性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宜选择的杂交组合是( )
组卷:55引用:2难度:0.7 -
3.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面是人类探明基因神秘踪迹的历程: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因子的遗传规律;
②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他们在研究的过程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为( )组卷:49引用:1难度:0.8 -
4.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素由一对基因B/b控制,基因B控制红花的形成。花色素的合成还受显性基因D的影响,基因D能抑制基因B的表达,从而使植物的花色表现为白色。该种植物花色遗传的杂交实验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组卷:41引用:1难度:0.6 -
5.如图为某动物的某细胞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6引用:2难度:0.7 -
6.基因型为AaBb的某二倍体动物体内的一个细胞分裂后产生了4个基因型为Aab、Aab、B和B的配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3引用:1难度:0.7 -
7.已知雄蚕(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对桑叶的利用率高,且只用雄蚕的茧缫丝可以提高生丝质量,因此蚕丝界常单选出雄蚕来饲养。蚕翅的颜色由位于Z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让灰翅雌蚕与黑翅雄蚕交配,所得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灰翅雄蚕:灰翅雌蚕:黑翅雄蚕:黑翅雌蚕=1:1:1:1。现利用F1个体进行杂交,其中可以快速辨别F2中雌雄个体的杂交组合是( )
组卷:33引用:3难度:0.7 -
8.如图是双链DNA分子结构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3引用:1难度:0.7 -
9.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是二十世纪自然科学的伟大成就之一。下列研究成果中,为该模型的构建提供主要依据的是( )
①查哥夫发现的DNA中腺嘌呤含量与胸腺嘧啶含量相等,鸟嘌呤的含量与胞嘧啶的含量相等
②克里克提出的DNA半保留复制机制和中心法则
③艾弗里去除肺炎双球菌的相关物质并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④富兰克林等拍摄的DNA分子X射线衍射图谱组卷:20引用:1难度:0.7 -
10.某DNA分子中有20%的胞嘧啶,以该DNA分子的其中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mRNA链中有40个腺嘌呤,占该mRNA链的20%。若该DNA分子复制3次,则第3次复制需要的胸腺嘧啶数为( )
组卷:39引用:2难度:0.8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0分。
-
29.我国的抗虫棉技术专利于2001年被国际知识产权组织及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发明专利金奖。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成功自主研制抗虫棉的国家。抗虫棉技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中,使棉花具有抗虫的性状。回答下列问题:.
(1)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的过程中用到的“剪刀”和“针线”分别是
(2)现让基因型为AA与aa的棉花植株杂交,已知含基因A的雄配子的成活率为60%,则F2棉花种群中A与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3)将转基因棉花植株和野生棉花植株一起种植并得到子代抗虫棉,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棉花种群组卷:11引用:2难度:0.7 -
30.某实验小组在果蝇种群中发现了一只雌性突变体果蝇,并用该果蝇与野生型果蝇进行了如图所示杂交实验。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推测该突变体雌果蝇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的结果,判断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
(2)如果上述推测正确,请给图中实验结果一个合理的解释:
若让F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得F2,则F2中突变型果蝇:野生型果蝇=
(3)也有人猜测,“染色体片段缺失”也可能是该雌性突变体果蝇出现的根本原因。为了证实这一猜测,可以采用的最简单的方法是组卷:5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