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海陵中学等部分学校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24 16:0:1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5分)
-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每一粒熬过冬天的种子,都有一个关于春天的梦想。”在美好的guāng yīn中,我们蓬勃向上A在hào hàn的学海里,我们尽情遨游;B。哪怕遇到坎坷,也会勇敢坚强,充满信心地面对挑战;哪怕经历挫折,也会持之以恒,满腔热忱地拥抱未来。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guāng yīn
hào hàn
满腔热忱
(2)A处应填的标点符号是
(3)根据语境义在B处仿写句子。组卷:7引用:1难度:0.7 -
2.八年级(1)班的同学们正在开展以“我看诚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新闻点击】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2月5日凌晨,河南省新密市一中学生骑车时不慎撞上了路边停靠的宝马车,他署名留下字条向车主道歉,同时还留下了自己寒假打工挣来的300多元钱作为赔偿。宝马车主被该学生的诚实和敢于承担责任的行为深深打动。2月12日,找到这名中学生后,宝马车主不仅不追究他的责任,还资助了他万元助学金。
(《中国青年报》)
(2)【新闻追踪】班级里的小记者就以上新闻采访小华同学,根据语境小华应该怎样回答?(回答内容至少引用一句关于诚信的名言)
小记者:请问新密市中学生留钱给宝马车主的这个行为有必要吗?我们中学生还未成年,撞上了停靠的宝马车也是不小心,新密市的这个中学生是不是小题大作了?
小华:组卷:6引用:2难度:0.5 -
3.读完《红星照耀中国》中“关于朱德”这一章,三位同学展开了如下对话,请在空格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A同学:朱德的人生经历很震撼,斯诺说他的人生“是一个为着忠于一个为民族的自由解放而斗争的伟大主义而丢弃了个人享受、财富和地位的故事”。书中他的以下事件(1)
B同学:我认为他之所以能做出这样的举动,在《回忆我的母亲》这一课可以找到原因(2)
C同学:我发现下面这件事,书和课文里面表达不同:
“后来在地主的压迫下,我们这个大家庭无法再过下去了,为了经济上的原因分了家。”(《红星照耀中国》)
“那一年,地主欺压佃户,要在租种的地上加租子,因为办不到,就趁大年除夕,威胁着我家要退佃,逼着我们搬家。在悲惨的情况下,我们一家人哭泣着连夜分散。”(《回忆我的母亲》)
这是因为:(3)组卷:4引用:1难度:0.5
二、阅读理解(60分)
-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冬日的笛声 ①冬天的街上闲人很少,都被刀子样的寒风堵在了屋子里。出门的人无不行色匆匆,忙着自己要办的事。但如果你哪天走出门外,却说不准会听到一阵悠扬的笛声,在哪个角落飘然而出,给这个冬天染上一缕畅快的春意。
②我出去的那天特别冷,天空灰蒙蒙的,像是要下来一场纷纷扬扬的雪。我把衣帽捂得严严的,戴了厚厚的手套。转过街角的时候,忍不住缩了缩脖子。就在这时,我听到了笛声,那种带有水音的声音让我猛一振奋。厚厚的帽子竟也没有能够阻挡住这种脆亮的声音。
③回首望去,竟是两个衣着朴素的乡人,一边走,一边吹着手中的笛子。他们的肩袋里,也插着长长短短的笛子。不用说,他们是以这种方法卖那管乐器的。
④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又会有多少人能买下他们手里那价钱并不昂贵的竹笛呢?我跟在他们的后边,走了长长的一段路程,一直到了另一个街口。一路上,确实是没有人向他们过问过什么。甚至没有多少人回过头来发出一声赞叹。不是因为他们吹奏得不上档次,他们的演技确实够得上一个水平。我多少还懂得一点乐器。是人们见得太多了,听得太多了。而更多的人是玩不转这种看似简单的乐器的,别人的嘴一用力,手指一动弹,一串美妙的乐声就从竹管中飞了出来。而你不行,得练。这些人从冬到夏,从夏到冬,无论场合环境,每天都在不停地练习着,熟能生巧,总有一天会练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⑤我遇到的这两个人,一个年轻,一个年长。浑身透着岁月的风尘。他们已经在这样的街道上,不知经过了多少日月了。而他们又卖出去多少竹笛呢?这种商品,不能说是假冒,也不能说是伪劣,它不会损坏人们的身体健康,反而会给人们带来某种愉悦。他们不会挣到什么大钱,卖出去一支是一支。他们由这个地方走到那个地方,可以说他们走遍了中国的大大小小的城市。应该说他们是把阳春白雪撒遍大江南北,再说得高一点,他们是把祖国的这种民族艺术推而广之。
⑥我就曾在这样的沿街“吹卖”的人手里买过一支很不错的笛子,仅仅花了五元钱。我真的算不出来,这些人是如何赚到钱的。相比起那些倒卖车票的,偷拿巧盗的,制假贩假的,他们着实是不能发到什么大财,而在各个城市的街头,你确确实实会见到这样一些为了手中的那点儿“艺术”而不辞辛劳的人。
⑦笛声依然。在我从另一个小街拐过来时,我又听到了那种像树叶欢舞、像水波荡漾、像百鸟鸣叫的乐音。雪就在这时静悄悄地下来了。雪很凉,一片一片落在光秃秃的树枝上,自然也落在吹笛人的手指上。而笛声,却迎着那种飘落直直地盘旋而上,直到消失在无边无际的云端。
⑧风,更猛了。
(1)从文中所写内容看,卖笛的两人不辞辛劳地走街串巷,究竟为什么?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⑦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在我从另一个小街拐过来时,我又听到了那种像树叶欢舞、像水波荡漾、像百鸟鸣叫的乐音。
(3)朗读第⑤段画线句“他们已经在这样的街道上,不知经过了多少日月了”。为了把对他们的那份坚守的感叹表达出来,你认为哪个词需要重读?请结合文段说明理由。
(4)本文最后独句成段,作者为何这样安排?请说说你的理解。
(5)有人说,在如今的“速食时代”,文中的这群卖笛人是很可贵的。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注:“速食年代”是指过度推崇速度和效率的时代,也代表着毛躁和虚浮。组卷:27引用:1难度:0.5
三、写作(65分,其中写字5分)
-
9.根据提示和要求,完成写作。
一位住在山中茅屋修行的禅师,结束夜色间散步回到住处,眼见自己的茅屋遭到小偷光顾,禅师怕惊动小偷,一直站在门口等待,并把自己的外衣脱掉拿在手上。小偷看见禅师正感到错愕,禅师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归呀!夜凉了,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小偷不知所措,披着衣服低着头溜走了。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走过明亮的月光,消失在山林之中,不禁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他。”
人生中,我们总是会有想给予他人的时刻,所赠对象可以是陪伴身旁的父母亲人,也可以是惺惺相惜的小伙伴,甚至也可以是一位让你印象深刻的陌生人、书中人物……所赠之物可以是微小但是有特殊意义的一朵花、一副手套、一把伞……也可以是一份善意、一份相知、一份温暖……
请以“送______给他/她”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写出真情实感;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组卷:8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