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12-2013学年九年级(下)化学竞赛辅助跟踪练习试卷(9)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

  • 1.锌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几次锌的用量不同,但硫酸用量相同,x轴表示锌的用量,y轴表示生成气体体积.同温同压下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对实验结果描述正确的是(  )

    组卷:42引用:1难度:0.9
  • 2.在如图所示的密闭容器中有一个理想活塞(滑动自如,且密封性绝对可靠),处在容器体积的
    1
    4
    处;其中,
    1
    4
    的部分充的是空气,另
    3
    4
    的部分充的是H2和O2的混合气体;当后者用电火花点燃引爆时,活塞先被冲到左边;而当容器内的气体逐渐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时,活塞渐渐向右边移动,最终停在容器容积的
    1
    2
    处,则原来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可能是(  )

    组卷:348引用:7难度:0.5
  • 3.在一密闭的真空容器内高温加热CuO和C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容器内的物质为金属单质和一种纯净的气体,则混合物中CuO和C的质量比可能是(  )

    组卷:123引用:4难度:0.5
  • 4.用碳粉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装入澄清石灰水的试管出现浑浊,继续加热,但始终没有看到黑色固体变红的现象.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  )

    组卷:102引用:2难度:0.5
  • 5.已知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分子中含有相同数目分子.在1体积空气中混有1体积二氧化碳,高温下与足量的焦炭反应,设氧气和二氧化碳都转化为一氧化碳,则反应后气体中一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是(  )

    组卷:49引用:1难度:0.9
  • 6.有一不纯的碳酸钙样品50g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后,得到气体23g,则样品中可能混有的一种杂质是(  )

    组卷:30引用:2难度:0.7
  • 7.将9mL一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点燃爆炸后,恢复到原来状况下时,体积减少了1mL,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时,体积有减少了5mL,则原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的体积比可能是(  )

    组卷:35引用:2难度:0.5
  • 8.某学生做了如下的实验:将一个不与盐酸反应的小球放入盛有盐酸的烧杯中,小球悬浮于液面.将几枚小铁钉投入烧杯中,至不再产生气泡(溶液的体积几乎不变),和开始相比,小球的位置(  )

    组卷:48引用:9难度:0.9
  • 9.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将铜腐蚀掉而成为Cu2+.其反应为:2FeCl3+Cu═2FeCl2+CuCl2.现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待反应结束后,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组卷:60引用:2难度:0.9
  • 10.要验证铁、银、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应选择下列哪组物质进行实验(  )

    组卷:13引用:1难度:0.7
  • 11.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液中加入镁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01引用:2难度:0.9

三、计算题

  • 33.某化学实验小组为测定生石膏的组成(CaSO4•xH2O),即测x的值,做了如下实验,将含结晶水的硫酸钙放在坩埚中加热,加热前和加热后都进行称量,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加热的时间不断延长.它们的实验数据理如下:
    实验顺序
    (按序延长加热时间)
    固体质量/g
    加热前加热后
    13.443.26
    23.443.12
    33.442.90
    43.442.90
    53.442.80
    63.442.78
    73.442.72
    83.442.72
    利用数据可绘制成以下图象:

    (1)利用实验数据,通过计算推断生石膏的化学式.
    (2)通过计算解释图象中产生AB段的原因.

    组卷:104引用:7难度:0.5
  • 34.某有机物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如下:含碳71.58%,含氢6.67%,含氮4.91%,其余为氧,求有机物的化学式.

    组卷:117引用:2难度:0.1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