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大田中学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8/7 8:0:9
一、积累(26分)
-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wǎng组卷:39引用:5难度:0.9 -
2.古诗文名句填空。
(1)出淤泥而不染,
(2)山重水复疑无路,
(3)不畏浮云遮望眼,
(4)春蚕到死丝方尽,
(5)
(6)巧用“典故”使诗歌意蕴丰富,含蓄有致。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用“
(7)杨绛先生曾说:“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这种面对人生悲喜得失的“淡定与从容”,需要有“
(8)《水调歌头》中词人以理遣情,希望从共赏明月中致慰藉,离别之憾在兄弟友爱中得到补偿的诗句是:组卷:4引用:1难度:0.5 -
3.解释下列加横线的文言字词。
(1)出郭相扶将
(2)会当凌绝顶
(3)去国怀乡
(4)醉翁之意不在酒
(5)高处不胜寒
(6)更有痴似相公者组卷:0引用:1难度:0.9
二、阅读(59分)
-
10.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 子瞻①迁于齐安,庐于江上。……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②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③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④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节选自苏辙《武昌九曲亭记》)【注】①子瞻:苏轼的字。②褰(qiān)裳:提起衣服。③适意:合乎自己的心意。
(1)解释加横线字的意思。
①杂然而前陈者
②迁于齐安
③而姑寓焉
(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譬 之 饮 食 杂 陈 于 前 要 之 一 饱 而 同 委 于 臭 腐。
(3)把语段(甲)(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4)语段(甲)(乙)中“太守之乐”和“子瞻之乐”有何异同?请简要概括。
(5)参照示例,运用逆向思维,为下面带贬义色彩的成语“正名”(任选一个),120字左右。
见风使舵: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
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示例:近墨者黑
我认为“近墨者”未必黑。不可否认,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很大的,但环境并不是决定性因素。如果这个人意志坚定,在肮脏的环境中,反而会更衬托出他的高洁:如果这个人意志薄弱,到了肮脏的环境里,就容易变黑。可见,对于具有坚定的信仰、明确的人生目标、果敢毅力的人,即便是“近墨”也不会变黑。组卷:6引用:1难度:0.5
三、作文(60分)
-
1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境:
“怎么办?”
……
“自己决定。”
请你以“自己决定”为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以进行文学创作。
要求: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②文章不少于600字;③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班级等信息。组卷:12引用:6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