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东省日照市高考生物二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24分)
-
1.研究发现,分泌蛋白的合成起始于游离的核糖体,合成的初始序列为信号序列,当它露出核糖体后,在信号识别颗粒的引导下与内质网膜上的受体接触,信号序列穿过内质网的膜后,蛋白质合成继续,并在内质网腔中将信号序列切除。合成结束后,核糖体与内质网脱离,重新进入细胞质。基于以上事实的推测,正确的是( )
组卷:87引用:21难度:0.7 -
2.已知药物a能使淀粉酶和淀粉结合的机会减少,但不会影响淀粉酶活性;施加药物b能使淀粉酶活性丧失。图为淀粉酶在不同处理条件下产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其中乙组使用了少量药物a处理。据图分析不合理的是( )
组卷:49引用:1难度:0.8 -
3.劳氏肉瘤病毒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致瘤RNA病毒,将等量的该病毒颗粒加入甲、乙两只试管,其中甲试管中含有放射性标记的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缓冲溶液,乙试管中含有放射性标记的核糖核苷三磷酸缓冲溶液。一段时间后,甲试管中检测含有放射性的核酸而乙试管中未检测到含有放射性核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74引用:3难度:0.7 -
4.生物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结果。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32引用:3难度:0.8 -
5.MTT比色法是一种检测细胞存活的方法,其检测原理为活细胞的线粒体中存在的某种酶,可将黄色的MTT还原为结晶状的蓝紫色甲瓒,而死细胞中此酶无活性。二甲基亚砜g(DMSO)能溶解细胞中的甲瓒,用酶联免疫检测仪在540nm波长处测定溶解了甲瓒的DMSO的光吸收值(OD540值)。活细胞数量与光吸收值成正比。研究人员采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对离体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组卷:17引用:4难度:0.7 -
6.体温调定点学说认为,在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内有一个调定点(正常人体为37.5℃左右),体温调节中枢将体温与调定点比较,通过对机体产热和散热的调控,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但因为某些因素,人体体温调定点可能上升或降低。如图是某人感染新冠病毒后的体温变化曲线,依据本学说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51引用:15难度:0.7 -
7.下列关于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1引用:1难度:0.7
三、非选择题(共6小题,满分61分)
-
22.2019年年底以来,东非地区暴发了近几十年来最严重的沙漠蝗灾,印度和巴基斯坦等亚洲国家也受到沙漠蝗灾的重大冲击,导致大量农作物被毁。沙漠蝗飞行能力强、食量大,可聚集形成巨大蝗群,繁殖周期约为30天。回答下列问题:
(1)从种群特征的角度分析,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地沙漠蝗虫种群密度短期内迅速增加的直接原因是
(2)群居型成熟沙漠蝗雄成虫会释放挥发性化合物苯乙腈纶,驱避同种其它雄虫,以减少求偶竞争提高交配效率。该化合物属于一种
(3)根据蝗灾发生及治理过程中的调查数据,科研人员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
蝗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可用图中组卷:30引用:2难度:0.7 -
23.近日,学术杂志《科学》在线发表了山东农业大学孔令让教授团队的重大学术突破成果。他们从小麦近缘植物长穗偃麦草中克隆出抗赤霉病关键基因Fhb7,成功将其转移至小麦品种中并获得稳定的赤霉病抗性。孔教授团队在全球首次揭示了其抗病分子机制,找到攻克小麦赤霉病的“金钥匙”。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PCR技术从长穗偃麦草基因组中克隆出抗赤霉病关键基因Fhb7,需要在PCR扩增仪中加入
(2)检测抗赤霉病基因Fhb7是否成功导入小麦细胞的方法是
(3)在深入研究的过程中,孔教授团队还发现了一个令人惊奇的科学现象--整个植物界没有发现Fhb7的同源基因,而在香柱内生真菌中发现了高度同源的基因。依据上述资料,推测长穗偃麦草中抗赤霉病基因Fhb7可能的变异类型是
(4)若用PCR技术获得Fhb7基因的同时,在该基因的两端分别插入限制酶EcoRⅠ和BamHⅠ的切点,尝试写出设计思路。组卷:28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