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1/14 16:0:3
一、阅读。(共55分)
-
1.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问题。
蚕与蜘蛛ㅤㅤ①世界上有两种会吐丝的动物,它们吐丝,都在叙述着美丽的心境。蚕吐丝成茧后,将身子幻化其中,做了一个“能入能出”的美梦;蜘蛛吐丝成网后,置身其外,定了一个“能进能退”的战略。它们都替自己做了精细的盘算。
ㅤㅤ②蜘蛛是肉食主义者,一出手即显强悍,从东到西,从竖到横,所拉的每一根丝都将置对手于死地。它选择通风的天井,或者艳花枯枝之间,占住必经的要道,布下罗网,不怕对方不送上门来。盘算既定,就算秋风一再地把网刮破,它也阴沉沉地耐心重做。等到蛛网既成,它就在网中央逡巡,每天总是擒获、杀戮无数,并为之踌躇满志。
ㅤㅤ③蚕乃素食主义者,秉性保守节俭,吃桑叶时沿着叶缘扫食,连一点碎屑都舍不得浪费,涓滴不漏地吃光,所以叫作“蚕食”。它生性坦荡,只顾自己的成长与蜕化,把粗糙的桑叶化成细韧的丝线,把臃肿的身躯化作蛹,化作能飞的蛾。它不像蜘蛛那样今日斩获今日享用,只顾当下的苦乐,蚕寄希望于实现未来理想,完成化蝶的梦。
ㅤㅤ④但不知为什么,古往今来的许多诗人同情蜘蛛,讥笑着蚕。有人从“网疏”“网密”上着眼,说蜘蛛结的网疏,春蚕结的网密。网密,自以为护住了身体,没想到丝绵却被别人用来取暖;网疏,反倒没人去摘取,便有了享用美味的可能。所谓“密织不上身,网疏常得食”,真是令人始料不及:算计得太精的密网,反而落了个空,不如疏疏的网,似有似无,飨食无穷!
ㅤㅤ⑤又有诗人从“吐尽”与“藏腹”上着眼,同样肚里“满腹经纶”,春蚕全吐了出来,到死方休;而蜘蛛则用多少吐多少,腹内总是盈满,高深莫测,令人难论长短。爽快吐尽的蚕,注定了悲剧收场,而深藏不露的蜘蛛,却来去自如,永远是赢家。诗人郝经这样评论:“作茧才成便弃捐,可怜辛苦为谁寒?不如蛛腹长丝满,连结朱檐与画栏!”他认为蚕不如蜘蛛聪明。
ㅤㅤ⑥又有人从“藏身”反而“误身”的角度着眼。蚕费了千丝万缕去经营,只图能退藏一己之身,但这世界不允许谁后退,后退的人要找个藏身之所也很难,退藏的想法往往只能“误身”,在自以为“功成”身退的时候,却被丢到汤火之中。这本就是弱肉强食的世界,所以曹言纯才有“十日身投汤火里,不须回首笑蜘蛛”的惋惜。
ㅤㅤ⑦不过,我还是很同情蚕的。自己被投入鼎镬,轻暖却归属别人,纵使结果如此,也无怨无悔,因为蚕有着身上长出翅膀的梦想,而有些梦想本身就值得付出一切苦痛的代价。比起那个只知守在阴暗角落里,用能折射出霓虹色彩的蛛丝诱骗人,只想占人便宜,一生不知做了多少恶事却全然无梦的现实家伙,蚕活得有意义多了!不是吗?
(文/黄永武,基于命题需要有删改)(1)对我与蜘蛛“吐丝”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蚕吐丝成茧,自己会藏身于茧中;蜘蛛吐丝成网,自己则置身于网外。
B.蚕保守节俭,吐丝是为了不浪费桑叶;蜘蛛强悍,吐丝是为了擒获猎物。
C.蚕结茧后能成蛹化蝶,先入后出;蜘蛛结网后会守候一旁,能进能退。
D.蚕吐丝成茧,寄希望于实现未来理想;蜘蛛吐丝结网,会选择猎物必经之路。
(2)古往今来的诗人对蚕与蜘蛛的评价,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虽然说不清楚具体原因,但是古往今来的诗人都同情蜘蛛,却讥笑着蚕。
B.蜘蛛结网疏,看似不用心却飨食无穷;蚕结茧密,用心良苦却总是落空。
C.蚕吐丝爽快吐尽,到死方休,蜘蛛吐丝则只为结网,蚕远不及蜘蛛聪明。
D.蜘蛛进退可自如,蚕藏身密茧之中却被人投入汤火,蚕的结局令人惋惜。
(3)作者对蚕与蜘蛛的看法是怎样的呢?请简要概述。组卷:7引用:1难度:0.3 -
2.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问题。
离春天只有二十公分的雪兔ㅤㅤ①一个冬天的雪夜,我们糊里糊涂用十块钱买回一只野兔子。要是别人家的话,十块钱最少也能买三只。
ㅤㅤ②不管怎么说,买都已经买回来了,我们还是挺喜欢这只兔子的,比别人家那些三四块钱的大多了,跟个羊羔似的,而且还是活的呢。这种兔子又叫雪兔,它的确是像雪一样白的,白得发亮,卧在雪里的话一点也看不出来。但是听说到天气暖和的时候,它的毛色会渐渐变成灰土黄色的,这样,在戈壁滩上跑着的时候,就不那么扎眼了。
ㅤㅤ③院子里有一个没有顶的铁笼子,妈妈就用它反过来把兔子扣在煤棚的角落里。我几乎每天都跑去看它很多次,它总是安安静静地待在笼子里,永远都在细细地啃那半个结冻得硬硬了的胡萝卜头。我外婆跑得更勤,有时候还会把货架上卖的爆米花偷去拿给它吃,还悄悄地对它说:“兔子兔子,你一个人好可怜啊……”我在外面听见了,鼻子一酸,突然也觉得这兔子真的好可铃。
ㅤㅤ④其实这里挺好啊,那么暖和,虽然是又黑又脏的煤棚,但总比呆在冰天雪地的外面舒服多了。而且我们一点儿也不亏待它,我们吃什么它也吃什么,很快就把它养得胖胖的,懒懒的,眼珠子越发亮了,幽蓝幽蓝的。要是这时有人说出“你们家兔子炒了够吃几顿了”这样的话,我们一定恨死他,所以也不敢把它放出来让它自由自在地玩,要是它溜出去的话,外面那么冷,又没有吃的,它一定会饿死的。而且要是被村子里其他的人逮住了,就更不妙了。我妈常常把手从铁笼子的铁丝缝里伸进去,慢慢地抚摸它柔顺乖巧的身子,它就轻轻地发抖,深深地把头埋下,埋在两条前爪中间,并把两只长耳朵平平地放了下来。它没法躲,它哪儿也去不了。但是我们真的没有恶意啊,它怎样才能知道呢?
ㅤㅤ⑤天气渐渐暖和一点了,虽然外面还是那么冷,但冬天最冷的时候已经过去。我们也惊奇地注意到白白的雪兔身上,果真一天天、一根根地扎出了灰黄色的毛来——它比我们更先、更敏锐地感觉到了春天的来临。
ㅤㅤ⑥可是,就在这样一个时候,这只兔子突然不见了。
ㅤㅤ⑦它怎样跑掉的呢,它会跑到哪里去呢?村子里到处都是雪,到处都是人,它到哪里找吃的呢?我们在院子周围细细地寻找,走了很远都没有发现它。那个空空的铁笼子也一直空罩在原地,好像在等待有一天兔子会突然从笼子里冒出来,像它的突然消失一样。
ㅤㅤ⑧后来,它居然真的在笼子里冒出来了。差不多已经过去一个月了吧,我们脱掉了棉衣,一身轻松地干这干那,把煤房好好地拾掇一下,把塌下来的煤堆重新码了码。就在这时,我们注意到笼子里面似乎有个活物,它一动不动蜷在铁笼子最里面,定睛仔细地看,这不是我们的兔子是什么!它原本光洁厚实的皮毛已经给蹭得稀稀拉拉的,身上又潮又脏,眉目不清。
ㅤㅤ⑨妈妈用温水触它的嘴,诱它喝下去,又想办法让它把早上剩下的稀饭吃下去。至于他们具体怎么去救活这只雪兔的,我不清楚,我实在不忍心全程陪同到底……
ㅤㅤ⑩再来说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用来罩住兔子的铁笼没有底,紧靠着墙根,于是兔子就开始在那里打洞——到底是兔子嘛,而煤房又暗,乱七八糟的堆满了破破烂烂的东西,谁知道铁笼子后面黑咕隆咚的地方还有一个洞呢?我们还一直以为兔子是从铁笼子最宽的那道栅栏处挤出去跑掉的呢。那个洞很窄,也就手臂粗吧,我把手伸进去探了探,根本探不到头,后来我用了更长的一截铁丝桶进去,才大概地估计出这个小隧道可能有两米多长,沿着隔墙一直向东延伸,已经打到大门口了,恐怕再有二十公分,就可以出去了……
ㅤㅤ⑪我是真的想象不到——当我们围着温暖的饭桌吃饭,当我们过完一天开始进入梦乡,当我们又有了别的新鲜好玩的事情并因此而欢乐、幸福……那只兔子,如何孤独地躲在黑暗冰冷的地下忍着饥饿和寒冷,一点一点坚持重复一个动作——通往春天的动作。整整一个月,没有白天黑夜。我不知道在这一个月里,它一次又一次独自面对过多少的最后时刻。那时它已知生还是不可能了的,却在绝境中,在时间的安静和灵魂的安静中,感觉着春天一点一滴的来临……整整一个月……有时候它也会慢慢爬回笼子里,在那方有限的空间里寻找吃的东西。但是什么也没有,一滴水也没有(只在墙根处会蒙有一些冰霜)。它只好攀着栅栏,啃咬放在铁笼子上的纸箱子(后来我们才发现的,那个纸箱子的底面能被啃食到的地方全都没有了),嚼煤碴(被发现时,它的嘴脸和牙齿都黑黑的)⋯⋯可是我们却什么也不知道,甚至当它已经奄奄一息了好几天后,我们才慢慢发现它的存在。
ㅤㅤ⑫都说兔子胆小,可我们所知道的是,兔子其实是勇敢的,它的生命里没有惊恐的内容。无论是沦陷,是被困,还是逃生,或者饥饿、绝境,直到奄奄一息,它始终那么平静淡然。它发抖,挣扎,不是因为害怕,而仅仅是因为它不能明白一些事情而已。但是兔子都知道些什么呢?万物皆在我们的想法之外,沟通绝无可能。怪不得外婆会说:“兔子兔子,你一个人好可怜哟……”
ㅤㅤ⑬春天已经来了……这兔子还是挣扎着活了过来,而且还比之前更壮实了一些,它满院子跑着撒欢,两只前爪抱着我外婆的鞋子像小狗一样又啃又拽——它好像什么都不记得了!它总是比我更轻易去抛弃不好的记忆,所以总是比我们更多地感觉着生命的喜悦。
(文/李娟,基于命题需要有删改)(1)读②~④段,哪些行为在表明“我们还是挺喜欢这只兔子的”?请简要概括。
(2)第⑩段说“兔子就开始在那里打洞”,为什么我们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没有发现?请简要分析原因。
(3)读第⑪段,说说“我是真的想象不到”这句话里包含着“我”的哪些情感?
(4)怎样理解文章标题中“离春天只有二十公分”的含义?作者在第⑫段说“兔子其实是勇敢的”,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兔子的“勇敢”体现在哪些方面?组卷:20引用:1难度:0.3
二、表达、(共15分)
-
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ㅤㅤ①蓝天打了蜡,在这样的春天。在这样的春天,小树叶儿也都上了釉彩。世界,忽然显得明朗了。我沿着草坡往山上走,春草已经长得很浓了。唉,春天老是这样的,一开头,总惯于把自己藏在峭寒和细雨的后面。等真正一揭了纱,却又谦逊地为我们延来了长夏。
ㅤㅤ②山容已经不再是去秋的清瘦了,那白绒绒的芦花海也都退潮了,相思树是墨绿的,荷叶桐是浅绿的,新生的竹子是_____的,刚冒尖儿的小草是_____的。还是那些老树的_____,以及藤萝植物的_____,熙熙攘攘地挤满了一山。我慢慢走着,我走在绿之上,我走在绿之间,我走在绿之下,绿在我里,我在绿里。
ㅤㅤ③我们已把窗外的世界遗忘得太久了[A]我们总喜欢过着四面混凝土的生活[B]我们久已不能想象那些溪畔草地上执竿的牧羊人[C]以及他们仅避风雨的帐篷[D]我们同样也久已不能想象那些在陇亩间荷锄的庄稼人,以及他们只足容膝的茅屋。我们不知道脚心触到青草时的恬适,我们不晓得鼻腔遇到花香时的兴奋。
ㅤㅤ④那边,清澈的山涧流着,许多浅紫、嫩黄的花瓣上下飘浮,像什么呢?我似乎曾经想画过这样一张画,我为什么如此想画呢?是不是因为我的心底也正流着这样一带洞水呢?是不是由于那其中也正轻搅着一些美丽虚幻的往事和梦境呢?我是怎样珍惜着这些花瓣啊,我是多么想掬起一把来作为今早的早餐啊!
ㅤㅤ⑤山下,小溪蜿蜒。从高处俯视下去,阳光的小镜子在溪面上打着明晃晃的信号,啊,春天多叫人迷惘啊!它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谁负责管理这最初的一季呢?他想来应该是一种神奇的艺术家了,当他的神笔一挥,整个地球便美妙地缩小了,缩成了一束花球,缩成一方小小的音乐匣子。他把爱与笑给了世界,把光与色给了人类。
ㅤㅤ⑥啊,春天,这样的魔季!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釉(yòu)彩
B.明朗(lǎng)
C.峭(qiào)寒
D.谦逊(shūn)
(2)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翠绿 黄绿 苍绿 嫩绿 B.黄绿 翠绿 嫩绿 苍绿 C.苍绿 嫩绿 黄绿 黄绿 D.嫩绿 苍绿 黄绿 翠绿
我们已把窗外的世界遗忘得太久了[A]我们总喜欢过着四面混凝土的生活[B]我们久已不能想象那些溪畔草地上执竿的牧羊人[C]以及他们仅避风雨的帐篷[D]
A.,
B.;
C.,
D.。
(4)将“真的,我们是怎么会疾驰得那么厉害的!”还原到文段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A.第③段开头
B.第③段结尾
C.第④段开头
D.第④段结尾
(5)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他把爱与笑给了世界,把光与色给了人类。
A.世界把爱与笑给了他,人类给了他光与色。
B.世界把光与色给了他,人类给了他爱与笑。
C.他把光与色给了世界,把爱与笑给了人类。
D.他把爱与笑给了世界,人类给了他光与色。组卷:15引用:1难度:0.4
三、作文。(50分)
-
7.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ㅤㅤ亲,你遭遇过谎言没有?有些谎言源于善意,出发点是关心弱小;有些谎言源于畏惧,出发点是保护自己;当然,还有些谎言,源于虚伪,出发点是想通过欺骗来获得利益……
ㅤㅤ其实每个人都会有遭遇谎言的经历,需要我们正视,因为它们可能是成长过程中会留下的印记。看到了关心,你也学会了呵护他人;知道了畏惧,你也学会了远离危险;看清了虚伪,你也懂得了如何拒绝……
ㅤㅤ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以“在谎言面前”为题,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
ㅤㅤ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需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组卷:9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