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19课 只有一个地球》2023年同步练习卷(1)
发布:2024/10/18 14:0:1
一、选择题
-
1.读下面的句子,对加点词语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组卷:262引用:2难度:0.7
二、填空题
-
2.根据注音和语境写词语。
地球这位hé ăi组卷:59引用:2难度:0.8 -
3.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组卷:35引用:3难度:0.7
五、现代文阅读
-
10.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结合句子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再生:
②滥用:
(2)文中提到的可再生资源有
(3)地球上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的原因有哪些?用“ ”画出相关的语句。
(4)读了这段话,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破坏自然资源的现象?
(5)针对这段文字描述的现象,设计一两条保护环境或节约资源的宣传标语。组卷:42引用:3难度:0.5 -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能吞能吐”的森林
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旱灾害的作用非常大。据专家测算,一片10万亩面积的森林,相当于一个200万立方米的水库,这正如农谚所说的:“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森林因这种特殊的“吞吐”功能而被科学家称之为“吞水吐雨器”。
说起森林的功劳,那还多得很。它
森林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是地球的“绿色之肺”。森林维护地球生态环境这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是其他任何物体都不能取代的。因此,我们必须要多植树造林,并且保护好森林。目前,值得我们每个人关注的是地球的“绿色之肺”在日益萎缩。一方面,近200年间,地球上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以上被采伐和毁掉。而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急剧增加。此消彼长,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
为了使地球的这个“能吞能吐”的“绿色之肺”恢复健壮,从而改善生态环境,抑制全球变暖,减少水旱等自然灾害,我们应该大力植树造林,使每一座荒山都绿起来。
(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简要介绍森林的两个功劳。
①“吞水吐雨器”:
②“吞碳吐氧机”:
(3)阅读第三自然段,概括说明“地球的‘绿色之肺’在日益萎缩”的两个原因。
(4)说森林是“地球的‘绿色之肺’”,这里使用了
(5)第三自然段画横线句子中的“近200年间”强调了
(6)请你结合文章,谈谈为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组卷:339引用:3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