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赤壁市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23 13:0:1
一、现代文阅读(20分)
-
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秋天,秋天ㅤㅤ①满山的牵牛藤起伏,紫色的小浪花一直冲击到我的窗前才猛然收势。
ㅤㅤ②阳光是耀眼的白,像锡,像许多发光的金属。是哪个聪明的古人想起来以木象春而以金象秋的?我们喜欢木的青绿,但我们怎能不钦仰金属的灿白?
ㅤㅤ③对了,就是这灿白,我们闭着眼睛也能感到的。在_________,在________,在________,在________,这样乱扑扑地压了下来。
ㅤㅤ④在我们的城市里,夏季上演得太长,秋色就不免出场晚些。但秋是永远不会被混淆的——这坚硬明朗的金属季。让我们从微凉的松风中去认取,让我们从新刈的草的香味中去认取。
ㅤㅤ⑤已经是生命中第二十五个秋天了,我却依然这样容易激动。正如一个诗人说的:“依然迷信着美。”
ㅤㅤ⑥是的,到第五十个秋天来的时候,对于美,我怕是还要这样着迷的。
ㅤㅤ⑦那时候,在南京,刚刚开始记得些零碎的事,画面里常常出现一片美丽的郊野。我悄悄地从大人身边走开,独自坐在草地上,梧桐叶子开始簌簌地落着,簌簌地落着,把许多神秘的美感一起落进我的心里来了。我忽然迷乱起来,小小的心灵简直不能承受这种兴奋。我就那样迷乱地捡起一片落叶。叶子是黄褐色的、弯曲的,像一只载着梦的小船,而且在船舷上又长期嵌着两粒美丽的梧桐子。每起一阵风,我就在落叶的雨中穿梭,拾一地的梧桐子。必有一两粒我未拾起的梧桐子,在那草地上发了芽吧?二十年了,我似乎又能听到遥远的西风,以及风里簌簌的落叶声。我仍能看见那载着梦的船,航行在草原里,航行在一粒种子的希望里。
ㅤㅤ⑧还记得小阳台上的黄昏,视野的尽处是一段古老的城墙。在暮色和秋色的双重苍凉里,往往不知什么人加上一阵苍凉的笛音。我喜欢这种凄清的美,莫名地喜欢。小舅舅曾带着我一直走到城墙的旁边,那些斑驳的石头,蔓生的乱草,使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长大了读辛稼轩的词,对于那种沉郁悲凉的意境总觉得那样熟悉,其实我何尝熟悉什么词呢?我所熟悉的只是古老的南京城的秋色罢了。
ㅤㅤ⑨在一阵凉凉的秋风中,眼前牵牛藤紫色的小浪花拉回了我的思绪。我爱这样的季候,只是我感到我爱得这样孤独。我并非不醉心春天的温柔,并非不向往夏天的炽热,只是生命应该严肃、应该成熟、应该神圣,就像秋天所给我们的一样。然而,谁懂呢?谁知道呢?谁去欣赏深度呢?
ㅤㅤ⑩远山在退,遥远地盘结着平静的黛蓝。而近处的木本珠兰仍香着。(香气真是一种权力,可以统辖很大片的土地。)溪水从小夹缝里奔流出来,在原野里写着没有人了解的行书。它是一首小令,曲折而明快,是用以描绘纯净的秋光的。而我的“扉页”空着,我没有小令,只是我爱秋天,以我的虔诚与敬畏。愿我的生命也是这样的:没有太多绚丽的春花,没有太多飘浮的夏云,没有喧哗,没有旋转的五彩,有一片安静纯朴的白色,有成熟生命的深沉与严肃,有梦,像一棵红枫那样热切殷实的梦。
ㅤㅤ⑪秋天,这坚硬而明亮的金属季,是我深深爱着的。
(1)请将下面的词语按合适的顺序填入第③段的横线中。满谷的浩浩长风里 芦苇上 满山的翠竹上 云里
ㅤㅤ溪水从小夹缝里奔流出来,在原野里写着没有人了解的行书。它是一首小令,曲折而明快,是用以描绘纯净的秋光的。
(3)读了第⑤、⑥两段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下你的旁批。
ㅤㅤ⑤已经是生命中第二十五个秋天了,我却依然这样容易激动。正如一个诗人说的:“依然迷信着美。”
ㅤㅤ⑥是的,到第五十个秋天来的时候,对于美,我怕是还要这样着迷的。
(4)请分析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ㅤㅤ秋天,这坚硬而明亮的金属季,是我深深爱着的。组卷:4引用:1难度:0.5 -
2.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问题。
同桌的她ㅤㅤ①晚饭后,小叶一个人坐在操场边的石阶上,看晚霞染红了半边天,她感觉自己内心的火焰比晚霞燃烧得还要炽烈。
ㅤㅤ②小叶既恼恨自己,也怨着同桌的她。
ㅤㅤ③她是高三才转到小叶学校的,两人作同桌两个多月了。小叶还记得开学第一天,她被老师指定为自己的同桌,又高又美的她微笑着来拉自己的手,那么自然,那么大方。小叶脸红红的,心里有簇小火苗在不停地起舞。
ㅤㅤ④同桌的她,学习成绩好,体育也很棒。在刚落幕的校运会上,女生几乎人人惧怕的跑步比赛——800米,还有1500米,冠军都是同桌的她。她穿着运动短裤,迈动两条白皙的长腿,步伐稳健而不失轻盈,和学校曾拿过市级冠军的健将你追我赶,“战况”胶着。最后,同桌的她第一个撞线,比健将早半步。之后,全校都在议论这个风一样的女子。
ㅤㅤ⑤晚自修的预备铃响了。小叶起身往教室走,烦躁的情绪又增了一分。同桌的她是走读生,上学进班一阵风,放学回家风一阵,自由又快乐。而自己偏偏住校,一周才能回家一次,种种纪律约束,同寝室女生之间的小摩擦……哪有在家自在啊!各种难受的滋味涌上心头,差点儿化成眼泪。小叶家租的房子在郊区,离学校远,如果走读,不说每天交通成本不低、费时间,还有安全问题。小叶爸妈都在厂里打工,作息和学校的完全不合拍,甭指望得到他们的照顾。小叶猛地抬一下头,硬生生将眼眶里的酸楚蒸腾掉。
ㅤㅤ⑥小叶坐在座位上写作业,心却时不时长出翅膀飞那么一会儿。
ㅤㅤ⑦白天的时候,要好的同班同学小莉悄声问小叶:“你同桌,你不嫉妒她吗?”小叶说:“人家优秀,咱们应该向她学习才对呀!”其实小叶体内有两个自己常常打架:榜样在身边,多好啊;和优秀的人做同桌,真累人。唉,小叶叹气,明明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与同桌的她相比总差一截?
ㅤㅤ⑧上次月考,同桌年级第一。小叶瞅着同桌试卷上鲜红的高分,多希望那个分数是自己的。想起高三第一次家长会,自己的家长脸色灰灰地坐在教室里。哪像同桌的她?她家来的是奶奶,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太太,拄着拐杖,走路颤颤巍巍的,但眼里有光——孙女考第一呀。要怪只能怪自己笨,小叶又为自己叹了一口气。
ㅤㅤ⑨连老师都偏心。班主任教语文,一个教龄不到十年的女老师,每次和同桌的她谈话,班主任的手都会自然而然地轻抚她,有时是肩头,有时是头发,并且格外温柔——好像同桌的她是一朵娇弱的花,唯恐下手重了就会凋零。
ㅤㅤ⑩小叶理解老师们对同桌的她的偏爱,再说,作为同桌,小叶享受到了一般同学难以享受的“福利”——平日有什么难题,同桌的她会主动帮忙解答。但这种“福利”仅限于课堂。高三学习紧张,两人课余很少聊天,同桌的她也从不在放学后或是周末约小叶一起做什么。小叶常常劝诫自己:“你在期待什么?她耀眼得像一束光,而你平平无奇,就别妄想和人家做朋友了。要矜持,要理性地保持距离。”然而更多时候,小叶又为自己设置的“理性距离”而懊恼不已。前几日,同桌的她告诉小叶,她的奶奶摔了一跤。小叶“哦”了一声,自己好像也疼了一下。这是同桌的她第一次和小叶说起自己家里的事。小叶从不和同学说自己的家事,也不爱打听别人的家事,但她想象过同桌的父母。不是说孩子是父母的翻版吗?那同桌的父母该是怎样的一对璧人呢?
ㅤㅤ⑪晚自修课间休息时,小莉凑过来,带给小叶一个惊人的消息:同桌的她,登记表上父亲、母亲那两栏竟然都写着“已故”!小莉是去班主任办公室交作业时,无意间瞟到的。
ㅤㅤ⑫她的父母已故?小叶紧紧握着手里的笔,内心五味杂陈,做同桌两个多月以来的各种迷思刹那间明晰……在你眼中有多耀眼的人,她身后却有不为人知的辛酸。
ㅤㅤ⑬放学铃响,小叶独自慢慢走回寝室。她下了决心,明天,要主动和同桌的她拉拉手。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中“同桌的她”是个学业和体育成绩优异、乐观坚强、与人为善的人。
B.本文细腻地刻画了小叶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表现出的恼恨、烦躁等负面情绪,与“同桌的她”形成鲜明的对比。
C.小莉说的话及揭示的秘密,对小叶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了较大影响,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D.文中五处画线句子,表明本文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记叙了小叶在一天当中心理的变化过程。
(2)文中为揭示“同桌的她”父母双亡的不幸身世埋下了哪些伏笔?请结合文中内容作简要分析。
(3)请分析文章第⑫、⑬两段表现了小叶怎样的心理。组卷:7引用:1难度:0.5
二、名著阅读(6分)
-
3.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ㅤㅤ[文段一]A现在是早已经做了祖母,也许竟做了曾祖母了;那时却还年青,只有一个儿子比我大三四岁。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因此我们就最愿意在她家里或她家的四近玩。
ㅤㅤ举一个例说罢,冬天,水缸里结了薄冰的时候,我们大清早起一看见,便吃冰。有一回给沈四太太看到了,大声说道:“莫吃呀,要肚子疼的呢!”这声音又给我母亲听到了。跑出来我们都挨了一顿骂,并且有大半天不准玩。我们推论祸首,认定是沈四太太,于是提起她就不用尊称了,给她另外起了一个绰号,叫作“肚子疼”。
ㅤㅤA却决不如此。假如她看见我们吃冰,一定和蔼地笑着说,“好,再吃一块。我记着,看谁吃的多。”
ㅤㅤ[文段二]父亲故去之后,我也还常到A家里去,不过已不是和孩子们玩耍了,却是和A或她的男人谈闲天。我其实觉得很有许多东西要买,看的和吃的,只是没有钱。有一天谈到这里,她便说道,“母亲的钱,你拿来用就是了,还不就是你的么?”我说母亲没有钱,她就说可以拿首饰去变卖;我说没有首饰,她却道,“也许你没有留心。到大橱的抽屉里,角角落落去寻去,总可以寻出一点珠子这类东西……”
ㅤㅤ这些话我听去似乎很异样,便又不到她那里去了,但有时又真想去打开大橱,细细地寻一寻。大约此后不到一月,就听到一种流言,说我已经偷了家里的东西去变卖了,这实在使我觉得有如掉在冷水里。流言的来源,我是明白的,倘是现在,只要有地方发表,我总要骂出流言家的狐狸尾巴来,但那时太年青,一遇流言,便连自己也仿佛觉得真是犯了罪,怕遇见人们的眼睛,怕受到母亲的爱抚。
(1)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文段中的A是衍太太。
B.上面两个文段均选自鲁迅所著作的《朝花夕拾》中的《琐记》。
C.“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这句话表明A对自己的儿子很严厉,对别家的孩子却充满了爱心。
D.文段二中画线句表明A的教唆对“我”的心理还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两段选文各写了A的什么事?从中可以看出A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阐述。组卷:1引用:1难度:0.6
四、语文综合实践(12分)
-
10.七(1)班举行以“友谊”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①活动一:请你仿照例句写两句话,表达你对友谊的感受。
ㅤㅤ例:友谊是一缕轻柔的春风,让人温暖舒适。
②活动二:因为前几天生病,你的同桌小明今天上数学课好多地方听不懂。他很焦虑,下课了还坐在座位上发愣。你该怎么安慰他?组卷:0引用:1难度:0.5
五、作文展示(50分)
-
11.请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
ㅤㅤ生活中,总有一个人离你很近,可能是空间的“近”,可能是情感的“近”,可能是思想的“近”……
ㅤㅤ请以“离我最近的那个人”为题目,联系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记叙文。
ㅤㅤ要求:①篇幅不少于600字,书写整洁,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③不得抄袭和套作。组卷:1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