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河南省驻马店第二高级中学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2/20 0:0:2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共9分)

  • 1.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小题。
          《红楼梦》中的服饰有一些是汉族历代传承的服饰,但也有很多是清代人的穿着。黛玉初至荣国府时,见到王熙凤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袭人要回家探亲时也是在“桃红百子刻丝银鼠袄子”外,再套上“青缎灰鼠褂”。徐珂《清稗类钞•服饰》中说:“褂,外衣也,礼服之加于袍外者。”赵振民《中国衣冠中之满服成分》索性认定:“中国古无‘褂’字盖满制也。”应该说褂子是清代人对肥大上衣的习惯称谓。贾宝玉是作者着墨最多、寄托最深的人物之一。他的服饰特色主要体现在红色上。初见黛玉时,服饰以红为主色;群芳夜宴时,枕着红香花枕;祭晴雯时,穿着血点般大红裤子:看破红尘出家时,身披“大红猩猩毡的斗篷”。
          这是因为红色是最能体现宝玉个性特征和心理状态的颜色。红色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具有令人产生激动、热烈的本性和感情的力量,与他热情奔放的性格暗合。红色也体现了他尊重女性的心理特征。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常是女性的代名词,古代男子常称其女性好友为“红颜知己”。宝玉非常推崇、爱慕和关心女性,红色岂不正是他怡悦红颜的绝妙注解?红色还是他反抗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象征。他虽被视为掌上明珠,却处处受羁绊,恨不能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而红色常使人联想到火焰和鲜血的颜色,是充满刺激性和令人振奋的色彩。它能使人产生积极进取的态度,这正是宝玉性格的写照。
          服饰不但能突现人的外貌和性格,在阶级社会里,更能显示人的地位。贾雨村还是寄住在葫芦庙内的一个穷儒时,曹雪芹只用“敝巾旧服”四个字就画出了这个落魄文人的潦倒。邢岫烟虽为小姐,无奈家道艰难,只能着“家常旧衣”,连冬天也穿得“很单薄”。对那些美貌而富贵的人曹雪芹则不惜浓墨重彩。只看看宝玉的佩戴物就知道了。他的帽子是嵌玉紫金冠;颈上挂着饰有“金螭缨络”的项圈;那通灵宝玉,先是用“五彩金丝”系着,后又由莺儿织了一个“梅花络”套上;又有“寄名锁”——在神僧面前“寄名”为“弟子”,再铸一把锁,以示神命锁住;还有道士所画能祛邪的“护身符”。而地位高至皇妃的元春,曹雪芹又不细写她的服饰了。元春省亲时,我们只看到皇家仪仗队里有人捧着她的“冠袍带履”,回到家后,也只知道她一次次“更衣”。到底穿戴如何,没有具体写。这是不写之写之妙。
          曹雪芹笔下的服饰是在不违背清廷禁律的前提下,按照封建审美标准,遵循美的规律创造的。《红楼梦》的服饰集中国封建社会服饰美之大成,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摘编自《红楼梦中的服饰文化》,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红色最符合宝玉个性心理,所以,曹雪芹笔下的宝玉始终全身穿戴红衣红饰。
    B.《红楼梦》中所涉服饰虽存在汉族元素,审美价值颇高,但却未触犯清廷禁律。
    C.从宝玉身上的各种安全饰物中,我们可看出贾宝玉在贾府中备受呵护、地位至高。
    D.服饰描写是曹雪芹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段,也是促进封建审美规律形成的重要元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雨村、贾宝玉的服饰比对描写,说明“突显地位”是曹雪芹服饰描写的重要原则。
    B.作者由表及里,从宝玉的穿着服饰中,探究出了人物性格的深层内蕴,见解深刻。
    C.文中援引徐珂、赵振民两人著作中的言论,说明了“褂子”是清人独有的服饰类型。
    D.文章以“服饰文化”为主线,串联起了《红楼梦》人物形象、审美艺术等诸多内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解读《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特点,从服饰入手是解读方法中最为便捷、高效的。
    B.曹雪芹笔下的服饰受封建社会思想影响,深入品赏时,我们需了解写作时代背景。
    C.《红楼梦》中人物服饰描写手法多样,各具特色,体现出曹雪芹高超的写作技艺。
    D.《红楼梦》中的服饰文化博大精深,因而,该书是研究清人服饰情况的重要文献。

    组卷:35引用:21难度:0.8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共12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十三五”时期,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从培育期进入发展期,成为引领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市场实现突破,成交量连续5年位居全球第一,累计推广量超过480万辆,占全球一半以上;技术实现突破,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领域创新活跃,动力电池技术水平处于全球前列;产品实现突破,供给质量持续提升,量产车型续驶里程达到500公里以上,消费者认可度日益提高。
          新能源汽车的撬动作用不只局限于汽车产业本身。一方面,汽车制造业被誉为“工业中的工业”,零配件多、产业链长,对上下游企业带动作用明显。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之“新”,不仅在于采用了新的动力来源,更在于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重新定义了交通和出行。比如,依托5G、高精度地图、物联网等技术,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车联网等几乎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标配。汽车不再只是交通工具,更成为能够进行人机交互、不断迭代升级的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将为人们提供更加智慧、便捷、绿色的出行体验,显著提升全社会的交通运输效率。
    (摘编自彭飞《新能源汽车撬动发展新动能》,《人民日报》2020年11月5日)材料二: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要力争经过15年的持续努力,使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科技创新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明显,因此,在这次《规划》的制定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创新驱动。通过多年发展,在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上,我国目前在单体能量密度和驱动电机的功率密度上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燃料电池发动机也取得了很好的进展。科技部将按照《规划》提出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在交通运输领域,新能源汽车也将进一步推广应用。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交通运输行业已经推广应用了接近10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提前超额实现了“十三五”的规划目标,预计今年年底这个数字将达到120万辆。
    (摘编自刘坤等《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导航”》,《光明日报》2020年11月4日)材料三:
          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满足对绿色出行的美好愿望、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关部门和企业要通力合作,不断推出适合农村消费者需求的新能源车型。各地方政府,在给予农民购车优惠的同时,也要在营造和完善乡村新能源汽车环境上下功夫,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户用充电设施接入和服务保障。
          目前,各地新能源汽车下乡在配套设施及使用环境方面仍存在不同程度短板:一是公共充电设施在农村普遍覆盖率偏低;二是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滞后,农村汽车服务网点少,电动汽车维修保养便利性较差;三是农村地区汽车维修服务网点缺少针对电动汽车维保的硬件设施,电动汽车维修技师短缺。
    (摘编自《新能源汽车下乡引热议》,《中国能源报》2020年11月16日)(1)下列对新能源汽车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三五”时期,我国新能源汽车在产业转型、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市场推广等方面进步显著,正由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
    B.5G、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上应用,重新定义了交通和出行,将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提升交通运输效率。
    C.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动力电池和燃料电池发动机上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将在科技创新的支持下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方向发展。
    D.汽车制造业对上下游企业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新能源汽车突破了汽车产业发展的局限,进一步撬动了产业发展的新动能。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规划》把创新驱动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因为科技创新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明显。
    B.我国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能够推动产业持续发展,有助于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对绿色出行有重要意义。
    C.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领域将进一步推广应用,2019年提前超额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2020年将推广应用120万辆。
    D.各地新能源汽车下乡在配套设施及使用环境方面仍存在不同程度的短板,这既是必须正视的现状,也是进一步发展的机遇。
    (3)我国继续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组卷:2引用:7难度:0.7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归
    王生文
          工龄满四十年后,张郎中渐渐患上了职业倦怠症。想想也是,从十八岁跟老师学习诊脉起,天天替病人把脉,左右手的三个指头都把出了一层厚厚的老茧,走在大街上,随眼一望,熙来攘往的人流里,总有三五个人向他问好,不用说那都是让自己把过脉的人。他粗略算了下,这四十余年里,他至少替人把了两百万次脉,能不倦怠吗?
          要说这种倦怠,也是比出来的。小区里几个来往密切的要么退休了,要么办了内退,只要天气好,他们就相约骑自行车去郊外的水库里钓鱼。张郎中原本并不喜欢钓鱼,可老哥们儿那么热衷,又加上几次在小区相遇,哥们儿几个争相送他几条活蹦乱跳的优质鱼,张郎中就有些心动了。心动支配行动,不几日,张郎中便在一位好友的推介下,买回了一根价值不菲的鱼竿,只等一退下来便加入他们的行列。
          就在张郎中憧憬退休生活的时候,院长找他谈话了。院长说,中医越老越是宝贵人才,夸他三个指头胜过B超准过化验,甚至盛赞他医德高尚,为医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实话也好,奉承话也好,落到实处就是不仅要留张郎中继续坐诊,还让他带几个刚刚招聘来的研究生。谁知,院长话刚说完,张郎中连连摇头,丝毫不给院长进一步做工作的余地。
          退休前的一天,院长挂了个号,等门诊室里就剩下张郎中一人时,径直走进去,坐下,也不闲话,直接撸起袖子把手腕往桌上一放,说:“趁你还在医院上班,今天好好给我把一次脉。”
    “院长不管什么时候需要我把脉,一个电话,我随叫随到。”张郎中忙不迭地张罗着替院长把脉。
    “不。”院长接上话说,“你一旦脱下我们中医院的白大褂,我就是病入膏肓,也不会找你。”
          张郎中自然明白院长是在生他气,但他去意已决,也就不再说什么,伸出三个指头开始替院长把脉。
          把完脉,看过舌苔,张郎中说:“院长,您是阴虚火旺,我给您开几服药吧?”
          院长摇了摇头说:“我这病你能治,但不需要吃药。”
          张郎中望着院长,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院长也望着张郎中,这才道出心里话:“那几个研究生光有理论水平,把脉还没入门,你要是不带他们一程,我这阴虚火旺恐怕吃再多的药也没有用……”
          张郎中没有勇气再望着院长,将脸朝向窗外。院长见状,知道张郎中是铁了心要退休,再强留只会让彼此尴尬,便收回手臂,怅然若失地走了出去……
          就这样,张郎中如愿办了退休手续,身如脱笼之鸟,将钓竿一拿,天天随老哥们儿一起去水库垂钓。
    郊外的水库,山清水秀,天光云影,张郎中置身其间,觉得五脏六腑都被洗了一次,好不惬意,他分明已不再是一个郎中,而是寄情于山水的一位钓翁。
          一日晚归,不想被一位老患者在小区门口截住了。老患者见了他像见了救星一样说:“张郎中,我可等到您了,您给我看看,我吃了二十多服中药,怎么一点儿效果也没有?”边说边掏出一张处方笺给他。张郎中接过来看了看,示意患者随他在路边的一条石凳上坐下来,然后替他把了一会儿脉,又看了一下舌苔。做完这些后,张郎中眉头紧锁,看来院长对他说过的话并不夸张,他只好将患者带到家中,给他重新开了一张处方,并交代了一些事项。
          打这之后,张郎中钓鱼的激情直线下降,后来干脆不去了,赖在家里这里寻寻那里觅觅,连几本蒙着灰尘的线装药学书都翻了出来,扔得床头茶几上到处是书。爱洁净的老伴一边数落他,一边把他翻出的书又收归原处。可没过多久,他又把当年老师送他的《图解中医脉诊入门》《中医诊断基础学》等书和自己早年把脉坐诊的日记翻了出来。
          一天深夜,老伴被说梦话的张郎中用脚蹬醒了,她一骨碌坐起来,只见张郎中正在说梦话:“你这是阴虚火旺……需要吃当归、川芎、黄芪……”
          老伴揭开被子一看,原来张郎中右手在跟左手把脉。老伴笑了,将他推醒说:“你这病我能治……”
          张郎中睁开眼,吃惊不小:“我的病你能治?你会把脉?”
          老伴努了努嘴,示意张郎中看他的手,张郎中低头一看,忙将右手指从左腕上移开,苦笑着问老伴:“你说说我这病怎么治?”
    “只要一味药,当归。”
          张郎中若有所悟地望着老伴。
    “我昨天已经打过电话,院长说今天一早他开车来接你回医院……”
    “当真?”
    “要不我能治你的病?”
    “真是知我者老伴也。”张郎中喜出望外,说着就要披衣下床,老伴一把夺过衣服,嗔怪道:“才三点,你给我睡觉。”
          张郎中求老伴把衣服给他:“还睡什么睡?是我辜负了院长,我得去负荆请罪……”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交代张郎中因为经常拿自己和小区里交往密切的几个老伙计比,造成心理失衡,从而患上了较严重的职业倦怠症。
    B.文章第三自然段院长夸张郎中三个指头胜过B超准过化验,并盛赞他为医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目的是想挽留张郎中。
    C.文章划线部分院长对张郎中掏心掏肺的一席话表明,中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光有理论没有实践经验是行不通的。
    D.本篇小说结构清晰,情节具有一定波折,作者采用生活化的语言,运用多种手法塑造人物形象,读来流畅自然,如话家常。
    (2)文中的“张郎中”是一个具有真性情的人,作者是如何塑造“张郎中”这个形象的?请结合文意具体分析。
    (3)小说以“当归”为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组卷:59引用:7难度:0.9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人们常把不溶于水的固体氧化物称为土,例如,将氧化铝称为“陶土”,氧化钙称为“碱土”等。事实上,稀土是镧、钪、钇等17种金属元素的总称。因为当时冶炼提纯难度较大,用于提取这类元素的矿物比较稀少,而且获得的氧化物难以熔化,也难以溶于水,也很难分离,且外观酷似“土壤”,①      ,这一名称从18世纪沿用至今。
          现实中,小到手机屏幕、数码相机,大到导弹、雷达、潜艇,②      。作为不可再生的稀缺性战略资源,它有“工业维生素”“新材料之母”之称,广泛应用于尖端科技领域和军工领域。③       。两者的元素原子、电子层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它们在矿物中共生情况和离子半径皆不同。在应用上,轻稀土也被业内人士称为“假稀土”,虽然存量大、应用广,但价值相对低廉;而重稀土资源稀缺,可用于航天、军事、国防及新材料合成等高科技领域,价格昂贵,可替代性小。
    (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中华中学某高中生打算利用上述语段做一个介绍“稀土”知识的科普小视频,视频分三个板块,请你为这三个板块各设计一个小标题,每个标题不超过6个字。

    组卷:21引用:14难度:0.6

四、写作(6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最近电影《长津湖》爆火。电影中抗美援朝的战士们在极其寒冷艰苦的环境下勇于牺牲的精神令许多观众动容。尤其是那句“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完了,我们的后辈就不用打了。”让我们现代人明白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
          假如时光可以穿梭,让你给当时抗美援朝的战士写一封信,来介绍半个多世纪后的中国,你会写什么内容?
          要求:统一以“李华”署名,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6引用:2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