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
-
1.将某植物细胞置于大于该细胞细胞液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发现该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其原因是可能该细胞( )
①是死细胞
②是根尖分生区细胞
③大量吸水
④大量失水
⑤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组卷:9引用:5难度:0.7 -
2.科学家们发现可以抽取扁桃体中的干细胞来修复受损的肝脏,且全程无需手术便可实施,如图是同学们在实验课上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实物照片,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组卷:3引用:2难度:0.7 -
3.将叶绿体悬浮液置于适宜光照下,一段时间后发现有氧气放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6引用:4难度:0.6 -
4.如图式子中,①②表示绿色植物体内进行的两项生理活动,a、b代表两种不同的物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1引用:2难度:0.7 -
5.细胞学说是1838-1839年间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最早提出的,直到1858年,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的观点才较完善,它是关于生物有机体组成的学说。对于细胞学说的意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28引用:7难度:0.7 -
6.炸薯条是常见的快餐食品。研究发现,若马铃薯块茎中的还原糖含量过高,会在油炸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研究人员用不同的方法制备马铃薯提取液,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方法 提取液颜色 提取液澄清度 还原糖浸出程度 甲 浅红褐色 不澄清 不充分 乙 深红褐色 澄清 充分 丙 浅黄色 澄清 充分 组卷:2引用:2难度:0.7 -
7.研究发现一类称做“分子伴侣”的蛋白质可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通过改变自身空间结构与多肽的某些部位相结合,从而帮助这些多肽折叠、组装或转运,其本身不参与组成最终产物并可循环发挥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89引用:20难度:0.8 -
8.研究人员发现,人类和小鼠的软骨细胞中富含“miR140”分子,这是一种微型单链核糖核酸。与正常小鼠比较,不含“miR140”分子的实验鼠软骨的损伤程度要严重得多。下列关于“miR140”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6引用:7难度:0.8
三、非选择题
-
24.大菱鲆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研究性学习小组尝试对大菱鲆消化道中的蛋白酶的活性进行研究。
(1)蛋白酶在大菱鲆消化食物的过程中起
(2)研究小组同学查阅得知:在18℃时,大菱鲆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随pH呈现一定的变化(图1)。曲线中的“酶活性”可通过测量
(3)已知大菱鲆人工养殖温度常年在15~18℃之间。学习小组假设: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18℃之间。他们设置15℃、16℃、17℃、18℃的实验温度,探究三种酶的最适温度。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②探究实验中以干酪素为底物,干酪素的化学本质是
③胃蛋白酶实验组和幽门盲囊蛋白酶实验组的pH应分别控制在2、8。为了控制实验温度,将装有酶和底物的试管置于恒温箱中以保持恒温。
④实验结果如图2,组卷:10引用:2难度:0.5 -
25.如图甲中a、b、c、d表示某植物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到的该植物组织切片有丝分裂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甲图
(2)请按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排列图乙中细胞A、B、C、D
(3)图丙中表示完整细胞周期的是
(4)若实验中统计了600个细胞,测定每个细胞的DNA含量,统计结果如图戊。处于S期的细胞是
(5)若一个细胞周期总时间为20小时,处于M期的细胞数为30个,则该细胞完成分裂间期需要组卷:28引用:4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