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韶关市高考地理二模试卷
发布:2024/6/3 8:0:1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最早看到日出的地点与晨昏线中晨线的位置密切相关。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不同日期晨线与地球经线之间的角度是不同的,故而让我国国内多地都拥有了最先目睹日出美景的可能。如图示意2023年元旦我国部分地方第一缕阳光的时间。据此完成1~2题。
2023年元旦,我国最早见到第一缕阳光的地点在( )组卷:0引用:0难度:0.70 -
2.最早看到日出的地点与晨昏线中晨线的位置密切相关。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不同日期晨线与地球经线之间的角度是不同的,故而让我国国内多地都拥有了最先目睹日出美景的可能。如图示意2023年元旦我国部分地方第一缕阳光的时间。据此完成1~2题。
2023年元旦,晨昏圈与地轴的夹角约为( )组卷:0引用:0难度:0.60 -
3.1855年黄河改道流入渤海以来,黄河三角洲先后出现200多个以“xx屋子”命名的村庄。以“屋子”命名的村庄,是在最早一批背井离乡到达者以茅草、芦苇搭建简易房的基础上形成的。据此回答3~4题。
每个“屋子”最早一批到达的移民主要从事( )组卷:2引用:0难度:0.40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藏高原下垫面冰川、冻土、湖泊等广泛发育,被誉为地球第三极和“亚洲水塔”。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藏高原平均气温距平变化显著(如图)。
(1)描述1980年代以来青藏高原气温变化特征。
(2)简述1980-2015年青藏高原冰川、永久性冻土、湖泊的面积变化情况。
(3)说明青藏高原地区冰川面积的变化对该区域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组卷:3引用:3难度:0.5 -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都连山中段北坡某小流域植被分布呈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图1),该流域7月平均气温为,年降水量为290-467mm,年均蒸发量超1000mm。青海云杉生长适应性强,是该流域森林草原带的主要森林种群,呈斑块状分布在海拔2700-3300m的阴坡、半阴坡,近半个世纪以来基本没有被采伐和抚育。青海云杉林在各海拔区段森林结构特征差异显若,3100-3300m处树高、植株密度最小,胸径和冠幅(树木的南北和东西方向宽度的平均值)最大。图2示意该流域内青海云杉林不同海拔处根、枝、干、叶生物量占比。
(1)分析青海云杉林主要分布在该流域2700-3300m阴坡、半阴坡的原因。
(2)比较2800-2900m与3100-3300m处青海云杉林树根生物量占比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3)若全球气候暖湿化持续,推测该流域青海云杉林分布范围的变化,并说明理由。组卷:7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