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江阴市长泾片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发布:2024/10/19 16:0:6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
1.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组卷:15引用:2难度:0.9 -
2.以下对中华古诗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30引用:1难度:0.6 -
3.下列关于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49引用:6难度:0.5 -
4.在“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和“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两个活动中,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主要目的是( )
组卷:2216引用:66难度:0.7 -
5.生活中我们常看到“白气”,下列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833引用:93难度:0.7 -
6.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34引用:6难度:0.8 -
7.根据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物质 熔点/℃ 沸点/℃ 酒精 -117 78 水银 -39 357 铅 328 1740 组卷:227引用:35难度:0.7 -
8.校园文艺汇演上,一名穿红色裙子的演员正在舞台上表演,演出画面被实时投影在大银幕上。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37引用:7难度:0.8 -
9.如图所示,平面镜和长为10cm的细铅笔均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15cm,则( )
组卷:174引用:3难度:0.6 -
10.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
组卷:651引用:5难度:0.7
三、解答题(共40分)
-
31.小伟同学用如图甲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小伟实验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 ;
(2)将蜡烛1放在A位置,可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拿一支相同的蜡烛2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1的像完全重合时,该位置记为A′;
(3)移去蜡烛2,将光屏放在A′位置,直接观察光屏上是否有蜡烛1的像,这样做的目的是探究 ;
(4)改变蜡烛1的位置,重复步骤(2),可得像与物位置的对应关系如图乙,由此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5)将图乙中C处的蜡烛沿直线CC′向玻璃板方向移动2cm,此时像与物之间的距离是 cm,像的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选填:不变、变大、变小);
(6)小伟看到自己的手表与同桌的相同,于是小伟突发奇想:用两块相同的手表替代A、A′处蜡烛,正立于玻璃板两侧,如图丙所示。此时A处手表指针指在9点整,那么A′手表的指针应调至 点才能与A处手表指针的像完全重合;
(7)另一小组在做该实验时发现点燃的蜡烛A,同时出现了的两个像,其原因可能是所选的玻璃板较 (填“厚”或“薄”),通过测量发现两像间的距离为1cm,则所选玻璃板的厚度为 cm。组卷:44引用:2难度:0.5 -
32.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的部分实验装置。
(1)实验前,应将纸板 放置于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 时针方向转动。为了使实验效果更明显,整个实验过程应在较 (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中进行。
(2)在图甲中,让光沿着FO的方向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反射光线将沿着 方向射出,此现象说明了 。
(3)在图甲中,使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观察到反射光线和对应的入射光线。改变光束入射角度,多做几次,描绘出每次光线的径迹,量出对应的入射角和反射角,记录表格中,然后进行比较,目的是探究 关系。
(4)在图乙中,将纸板B沿PQ剪开,把纸板B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实验时在纸板B上观察到下半部分有反射光,上半部分无反射光,此现象表明:。
(5)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一起绕CD向后倾斜,如图丙所示,入射光线仍能呈现在纸板上,且仍紧贴EO射到O点,此时与甲图情形对比,不发生改变的有 (选填字母)。
A.入射角度数;
B.法线位置;
C.反射光线方向。组卷:72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