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章 走进化学世界》2018年单元测试卷(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古城中学)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45分)
-
1.江淮大地,风景秀丽。下列景观的形成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827引用:5难度:0.3 -
2.四位同学讨论对观察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 )
组卷:248引用:5难度:0.9 -
3.下列操作或措施符合实验安全的是( )
组卷:296引用:11难度:0.9 -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45引用:7难度:0.9 -
5.正确量取7.5mL液体,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 )
①5mL量筒 ②10mL量筒 ③20mL量筒 ④胶头滴管组卷:371引用:56难度:0.9 -
6.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 )
组卷:204引用:153难度:0.9 -
7.实验桌上有一包黑色粉末,为验证该粉末是否为铁粉,有同学提出将磁铁放在黑色粉末上方。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组卷:675引用:46难度:0.9
二、填空题:(共55分)
-
20.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贝贝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2)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3)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并有水珠生成,你认为蜡烛成分中一定含有
(4)三位同学在探究的过程中,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
[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
[猜想]贝贝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CO。
芳芳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气。
婷婷认为:可能以上两种情况都有。
[实验方案]换一根较长的导管,并用冷的湿毛巾包住导管,然后在导管另一端做点火实验。
[现象与结论]如果观察到
如果观察到
如果观察到组卷:190引用:3难度:0.1 -
21.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某兴趣小组同学对酒精灯内焰进行如下探究.
(Ⅰ)定性研究
甲同学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1~2s后取出,观察到位于焰心的部分没有明显变化,说明焰心温度最低.
(1)写出碳完全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Ⅱ)定量研究
乙同学用注射器抽取灯芯和焰心交界处气体(见图一)利用氧气传感器测量氧气的体积分数(如表).丙同学利用高温传感器(见图二)测酒精灯灯芯和焰心交界处温度(如表).
(2)乙、丙同学多次进行测量的目的是测量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灯芯和焰心交界处氧气体积分数 5.93% 5.29% 6.53% 灯芯和焰心交界处温度/℃ 236 243 240
(3)火柴梗燃烧需要氧气的最低含量是14.0%,着火点是270℃,结合如表谈谈你对“火柴梗在焰心处没有明显变化”的认识
(4)如果考虑抽气时空气的影响,则乙同学测出的氧气浓度比焰心的实际氧气浓度组卷:53引用:9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