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章 走进化学世界》2019年单元测试卷(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外国语学校)
发布:2025/1/5 3:0:2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1041引用:4难度:0.3 -
2.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组卷:1161引用:7难度:0.2 -
3.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是( )
组卷:1977引用:14难度:0.2 -
4.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组卷:1580引用:11难度:0.2 -
5.魏英波同学提出用无水硫酸铜检验实验中是否产生水,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组卷:445引用:3难度:0.7 -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组卷:1939引用:11难度:0.2 -
7.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组卷:432引用:6难度:0.6
三.(共4小题,14分)
-
20.图中 A~F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在通常情况下 A 是银白色的液态物质,D 是一种气体,能支持燃烧;B、C、E 是红色固体物质;G 是翠绿色固体物质。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 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D的名称
(2)C和D反应时会产生大量白烟,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写出 B→A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组卷:13引用:1难度:0.5 -
21.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气中氧气量的三套实验装置,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测定氧气含量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图一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2)由图一实验可推知反应后剩余气体的性质:物理性质
(3)该兴趣小组同学经多次实验发现:当反应停止并恢复至室温,用浓度传感器测得广口瓶内始终有 8%左右
的氧气残留。请分析红磷燃烧无法耗尽氧气的原因是
(4)对图一实验进行了如图二所示的改进。图二装置的试管中空气体积为25mL,反应前注射器活塞位于 15mL刻度处,反应完毕后打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位于11mL 刻度处,则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若测量结果小于,则原因可能是:①15
若测量结果大于,则原因可能是:③15
(5)与图一实验相比,图三实验的优点是
A.铜粉平铺在玻璃管中 B.反复推拉注射器的活塞 C.增加铜粉的质量
(6)为了帮助同学们的理解图一实验的原理,利用传感器技术实时测定了图一实验过程中装置内的压强、温度 和氧气浓度,三条曲线变化趋势如图四所示。试回答:
①其中 Y 曲线表示的是
②结合 X、Y 两条曲线,解释图三中 BC 段压强变化的原因是组卷:30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