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八年级(上)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5/1/3 13:0:2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把正确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答题框内。每小题2分,共48分)

  • 1.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中有段歌词:“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理解,这句歌词表明(  )

    组卷:21引用:3难度:0.8
  • 2.截至2021年8月5日,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活动,已处置违规账号4000余个,并督促网站平台取消诱导粉丝应援打榜的产品功能,强化榜单、群圈等重点环节管理,为这一与青少年成长息息相关的行业“立规矩,圈规范”。这(  )
    ①说明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②是因为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③有利于优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④表明利用网络弊大于利,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

    组卷:52引用:2难度:0.7
  • 3.观察如图亲属关系网络图。对该图解读不正确的是(  )
    ①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社会关系都是相同的
    ②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③人的各种身份只能通过血缘关系来确定
    ④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组卷:47引用:4难度:0.8
  • 4.《民法典》设立“好人条款”:见义勇为者在救人时受到损害,可以得到补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除有重大损害外,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样的规定有助于(  )
    ①培养人们的亲社会行为
    ②依法维护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
    ③身处危难中的人们都能得到及时救助
    ④所有人都会毫无顾忌地对他人实施紧急救助

    组卷:33引用:2难度:0.8
  • 5.今年以“孙小果案”等真实事件为背景的热播剧《扫黑风暴》受到了大众的一致好评。目前全国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危害群众生产生活的黑恶势力。这些黑恶势力犯罪行为的本质特征是_____,应承担______法律责任。(  )

    组卷:20引用:2难度:0.6
  • 6.《觉醒年代》中的鞠躬礼,是全剧关于礼仪最突出的表现。见面招呼,鞠躬;开口讲话,鞠躬;退避告辞,还是鞠躬……无论是对师长弟子、同辈同僚,还是对茶房工友、政敌对手,鞠躬是剧中出现次数最多的细节。对此,你的看法是(  )
    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②文明有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做到了文明有礼就能取得成功
    ③文明有礼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④礼仪周全,人们就能相互尊重与文明交往

    组卷:45引用:6难度:0.8
  • 7.《元史•许衡传》中记载:夏日外出时,众人争相摘取路边的梨解渴,惟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劝他:“乱世之时,这梨是没有主人的。”许衡正色道:“梨无主人,难道我心中也无主吗?”这告诉我们(  )

    组卷:83引用:20难度:0.7
  • 8.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对刑事责任年龄相关规定作出调整,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给我们青少年的启示是(  )

    组卷:136引用:5难度:0.7
  • 9.针对下表中的“微行为”,最恰当“微点评”是(  )
    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
    主动报名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回报社会,获得物质报酬
    公共汽车上主动为孕妇让座 亲社会的行为
    男生帮上台表演的女生搬乐器 超出男女同学正常交往的尺度
    校园内有序停放自行车 遵守校园秩序

    组卷:77引用:4难度:0.6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 26.材料一:耐克、H&M等国际服装企业,因抵制新疆棉花声明在中国互联网上引发众怒。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3月25日表示:中国光明磊落,中国人民友善开放,但中国民意不可欺、不可违。
    材料二:淘宝、京东、唯品会等电商平台下架H&M、耐克、阿迪达斯等相关产品,而这些产品的相关实体店也门庭雀落,惨淡经营。
    (1)耐克、H&M等国际服装企业抵制新疆棉花的声明,为什么在中国引发国人众怒?
    (2)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应如何维护国家利益?

    组卷:2引用:2难度:0.5
  •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1年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家长同意并提出书面申请,进校后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材料二:学校如何管理手机?A校制定了《A校手机管理规定》。规定出台后,同学们互相监督和提醒,自觉做到不把手机带入校园;但也有同学向学校反映,希望学校要优化手机统一保管的流程,保证在离校时能够快速、便捷领取到手机。学校听取了同学们的建议,并修改了《A校手机管理规定》。
    (1)运用自由和规则的知识,说明教育部发布这一通知的原因。
    (2)从规则的角度,谈谈上述材料对同学们的启示。

    组卷:111引用:6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