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15年全国第二十五届天原杯复试化学试卷

发布:2024/11/29 5:30:2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2个答案的错1个不得分,漏选1个扣1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 1.网络神曲“化学是你,化学是我”揭示了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70引用:1难度:0.9
  • 2.科学家最近在-100℃的低温下合成一种化合物X,此分子的模型如图,其中每个●代表一个碳原子,每个〇代表一个氢原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组卷:157引用:29难度:0.7
  • 3.下列做法不会使人中毒的是(  )

    组卷:82引用:4难度:0.7
  • 4.如图,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733引用:122难度:0.9
  • 5.已知①钠、镁等活泼金属能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醇的金属化合物和氢气;②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是相对的,有些金属如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金属氧化物和单质碳.则在下表各选项中,不能利用置换反应通过Y得到W的一组化合物是(  )
    A B C D
    Y CO2 Fe2O3 C2H5OH FeCl3
    W MgO Al2O3 C2H5ONa CuCl2

    组卷:105引用:5难度:0.9
  • 6.已知加热蒸干MgCl2溶液可得到MgO固体.某同学通过系列实验探究Mg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组卷:85引用:3难度:0.9
  • 7.如图所示,将密闭的相互连通的装置放在天平上,调节天平使之平衡。经过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叙述与事实相符合的是(  )

    组卷:170引用:3难度:0.7
  • 8.CO2是造成温室效应增强的主要气体,在工业上可用CO2来制备甲醇等物质.“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并利用,能有效地减少CO2气体的排放.如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其基本过程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下列有关该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组卷:97引用:2难度:0.5
  • 9.19世纪60年代,通过对当时发现的63种元素采用科学的分类方法,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组卷:116引用:8难度:0.9
  • 10.车用乙醇汽油是由乙醇与汽油按1:9的比例混合而成,下列有关推广使用乙醇汽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59引用:3难度:0.9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0分)

  • 30.工业上用CO和H2在170℃-200℃温度下,用钴做强化剂时,可以反应生成n=5~8的烷烃,这是人工合成汽油的方法之一。
    (1)写出用CnH2n+2表示的人工合成汽油的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2)如果向密闭的合成塔里通入恰好能完全反应的CO和H2,当完全反应后,合成塔内温度不变,而塔内气体压强降低到原来的
    2
    5
    ,试通过计算来说明这时有无汽油生成。
    (3)要达到上述合成汽油的要求,CO和H2的体积比的取值范围是
     

    组卷:105引用:2难度:0.5

四、附加题(10分,不计入总分)

  • 31.煤和石油是重要的能源,也是生产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如图1是煤化工产业链的一部分.

    试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柴油是由石油加工得到的重要产品,它在燃烧时往往冒黑烟,可能的原因是
     

    (2)煤经过干馏可以得到焦炉气、煤焦油和焦炭等.煤的干馏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煤的直接液化是煤和适当溶剂混合在高温和
     
    存在下与
     
    作用生成液态燃料的过程.
    (4)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会引起全球气候变暖.一种新的处理方法是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有长石(地壳中最常见的矿石,含量高达60%)成分的水溶液里,其中一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KAlSi3O8+CO2+2H2O=KHCO3+X↓+3SiO2↓,则X的化学式为
     

    (5)在煤燃烧前需对煤进行脱硫处理.煤的某种脱硫技术的原理如下所示:
    FeS2
    在微生物作用下
    O
    2
    /
    H
    2
    O
    Fe2++SO42-
    在微生物作用下
    O
    2
    /
    H
    +
    Fe3+
    这种脱硫技术称为微生物脱硫技术.该技术的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工业上主要采用氨氧化法生产硝酸,如图2是氨氧化率与氨-空气混合气中氧氨比的关系.其中直线表示反应的理论值;曲线表示生产实际情况.当氨氧化率达到100%,理论上γ{n(O2)/n(NH3)}=1.25,实际生产要将γ值维护在1.7-2.2之间,原因是
     


    温馨提示:n(O2)是可以认为是表示氧气分子堆积数目的一种物理量.n(O2)数目越大,说明氧分子堆积数目越大.

    组卷:188引用:1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