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

发布:2024/10/9 14:0:1

一、单项选择题(1-10每题2分,11-15每题4分,共40分。仅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 1.下列有关糖类和脂肪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0引用:1难度:0.7
  • 2.下列关于科学方法和对应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5
  • 3.某生物小组学生从小鼠组织细胞中提取了多种细胞器,并对各种细胞器进行分析归纳。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6引用:1难度:0.5
  • 4.下列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5引用:1难度:0.5
  • 5.结构与功能关系的探索一直是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有密切的联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引用:1难度:0.7
  • 6.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田间管理经验和生活经验,如间作(同一生长期内,在同一块田地上间隔种植两种作物)、套种(一年内在同一块田地上先后种植两种作物)和轮作(在不同年份将不同作物按一定顺序轮流种植于同一块田地上)等,通过这些农业管理方式,可以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5引用:1难度:0.5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 19.S221不育株是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在水稻中发现的雄性不育突变体,研究发现该植株的雄性不育性是由位于8号染色体上的基因SDGMS引起的。中国科学家于2023年8月7日首次克隆出SDGMS基因,该基因有望使水稻杂交育种步入快速、简易的新路径。
    (1)水稻难以通过人工去雄的方法大量生产杂交种的原因是
     

    (2)选取S221不育株与任何一种可育水稻品种杂交,收集
     
    个体所结种子,种植后在
     
    (填“分蘖期”或“抽穗期”或“成熟期”,分蘖期是指禾本科作物等从分蘖节上开始发生分枝的时期)统计不育株与可育株性状分离比,结果都为1:1,且可育株自交后代没有育性分离。由此说明:S221不育株的不育性状受单个
     
    (填“显性”或者“隐性”)核基因控制。
    (3)为了在育种过程中能够及早识别出不育株和可育株,科学家欲通过基因工程将小麦蓝粒基因N导入S221幼胚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上,使其表现为蓝粒雄性不育。若要判定导入的小麦蓝粒基因N与雄性不育基因SDGMS之间的位置关系,请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思路:
     

    ①若子代中蓝粒不育:非蓝粒可育=1:1,则
     

    ②若子代中
     
    ,则基因N与基因SDGMS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不同染色体上;
    ③若子代中
     
    ,则基因N与基因SDGMS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组卷:5引用:1难度:0.5
  • 20.果蝇是进行遗传学研究的模式生物,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正常情况下,雄果蝇体细胞中含有
     
    条形态、功能不同的染色体。
    (2)科研人员培育出果蝇甲品系,其4种突变性状(多翅脉、卷曲翅、短刚毛、钝圆平衡棒)分别由一种显性突变基因控制,位置如图1所示,突变基因纯合时胚胎致死。

    ①若考虑Ⅱ号和Ⅲ号染色体,且突变基因纯合的胚胎致死,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两个突变基因位点之间不发生互换,品种甲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子代成体的基因型为
     
    ,结果表明该种果蝇能以
     
    形式稳定遗传。
    ②仅考虑Ⅱ号染色体,若该品系雄果蝇产生的精细胞类型及比例为Ab:aB:AB:ab=39:39:1:1,则有
     
    %的初级精母细胞发生了交换。
    ③为探究果蝇眼色基因(D、d)的位置,科研人员进行了如图2的杂交实验(除图中性状外,其他均为隐性性状)。根据此实验结果,判断D、d基因
     
    (填“一定”或“不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请用遗传图解表示判断过程。

    组卷:3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