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部编五四制八年级下册《第24课 唐诗三首 石壕吏》2021年同步练习卷(3)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基础知识

  • 1.给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老
     
          幽
     

    组卷:86引用:2难度:0.8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
    (1)三男邺城
     

    (2)死者长
     

    (3)如闻泣幽咽
     

    组卷:69引用:2难度:0.8

二、诗歌鉴赏

  • 7.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自河南经乱
    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释】①辞根:草木离开根部。②九秋:秋天。
    (1)对本首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主要反映了战乱年代中家人离散的痛苦现实。
    B.本诗揭露了田园荒芜,百姓挨饿受冻的社会现实。
    C.本诗嘲讽了朝廷的腐败无能,以至于社会动荡,战争频繁。
    D.本诗表达了战争中流离失所的人们的思乡之情以及作者对他们的同情。
    (2)从修辞的角度,简述你对诗歌颈联的理解。
    (3)本诗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写出了战乱年代时人们的生活思想状况。请分析“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组卷:98引用:3难度:0.7
  • 8.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月是故乡明”是千古名句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
    (2)理解诗歌尾联的意思及表达的情感。

    组卷:181引用:12难度:0.8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